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

经常有人问笔者,快门速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很多都是从平面摄影过来的用户,都是使用相机习惯了,到了使用摄像机的时候觉得角度这个词很奇怪,但是用起来感觉和快门速度差不多。今天笔者就用手里的佳能EOS C70摄影机和1DX Mark II来讲解一下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其实

这个并不是必须了解的摄像知识,只是不懂的影友难免好奇这件事……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2)

先来说说什么是快门,笔者小的时候家中曾有一部全自动胶卷相机,那时都称之为傻瓜相机,也就是在那时第一次知道快门,但快门的定义笔者也是操作了很多次手动相机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3)

快门的意思就是每个帧图像曝光的时间,在我们一般的数码相机上看到的,快门速度像是1/500、1/20这都是以秒为计算单位,而为了凝结清晰画面,譬如要捕捉快速的瞬间画面,快门一般不会超过1秒。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4)

不过偶尔也会用到长时间曝光,为了拍摄出星轨的画面,或者想要拍摄运动的行车轨迹照片,这时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到1/10”、1/4”,甚至有的时候使用B门长时间曝光之类的慢门拍摄。那为什么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摄影师都会使用“快门角度”或者快门开角这样奇怪的称呼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快门速度”和“快门角度”的不同之处。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5)

常见的快门速度:简单理解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6)

常见的快门速度除了易于理解,其标示的就是绝对的曝光时间,还有一点就是“不受帧率限制”。在拍摄影片时,假设快门是1/4,影片格式的帧率是30FPS一样可以录影,只不过影片的每一秒,至少每7个画面,都会是重复的图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所谓的建议快门速度公式“安全快门秒数=1/(帧率X2)”的规则,如果是30FPS,那最佳的快门速度就是1/60”。如果换了帧率,那快门就要一起改变,比如帧率是25FPS,那快门就要在另外设置成1/50”,这样才会在影片的流畅度和动态模糊上得到最佳的效果。

但是话说回来,这终究只是“建议”,有些单反相机的设置会设定快门最慢不能超过1帧的时长,严格来说快门和帧率仍然是脱钩的,并且互不影响。简单说完了快门速度,接下来说一下快门角度。

快门角度:需要搭配“帧率”计算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7)

快门角度也不用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常见的快门角度有108°、270°、90°、45°,那这些角度代表多长快门速度呢?这就要看视频帧率的设置了,相对于快门速度来说,快门角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8)

这些就要从很早的胶片摄影机说起。一般相机通常都是采用幕帘的快门,但是早期的摄影机的快门制造则是旋转的叶片,因为要快速捕捉大量图像,所以曝光时靠快速旋转的叶片来实现的,而当叶片完全关闭时是一个完整的圆形。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9)

拍摄时,快门叶片每旋转一圈就是一帧,而该叶片会有缺角开口让光线进入,开口的角度(大小)就会决定曝光的时间长度,正是现在所谓的“快门角度”,角度越大,底片曝光的时间越长。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0)

这就是为什么快门角度无法和帧率脱离关系,他们就是一体的,不像现在的数码摄影机,CMOS管好自己的曝光图像,再交给编码器自己去决定如何分配给各个帧。

所以,以25FPS的影片来说,每拍摄一秒就会转动25圈(换25张底片),而每一帧的时间平均时1/25秒,180°的快门角度就是叶片打开了一半,使得每一帧都有一半的时间在曝光,于是可以计算出快门秒数:(1/25)/2=0.02秒,换算成快门速度来说就是1/50秒。另外一种更快的计算方法:(帧率X360)/开口角度=快门秒数。聪明的你应该已经发现:180°的快门角度,其实就是前面有提到过的“安全快门=1/(帧率X2)”,英文角度180Rule法则。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1)

以上图片显示范围四种常见的快门角度,下方的白色条状图片则显示每一幀在每种快门角度下的曝光时长。以30FPS的影片来说:

  • 快门角度180°就是开了一半的角,(30×360)/180=60,快门速度是1/60秒;

  • 快门角度270°就是开了四分之三的角,(30×360)/270=40,快门速度是1/40秒;

  • 快门角度90°就是开了四分之一的角,(30×360)/90=120,快门速度是1/120秒;

  • 快门角度45°就是只开了八分之一的角,(30×360)/45=240,快门速度是1/240秒。

所以使用快门角度的好处就是:当你变换不一样的帧率格式拍摄时,它会自动帮助你采用合适的快门速度,来进行拍摄。

为什么没有360°

胶片时代,电影拍摄并不容易,基本上都遵循180°法则,快门最长恐怕也只能开到270°,有些是因为机械构造设计没有幕帘的缘故,在快速的帧频时,叶片仍需给与更换中的底片遮挡避免错误的曝光,所以无法全开。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2)

如今数字摄影机已经改采用电子感光晶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电子快门,虽然不再需要快门叶片,但是在高阶摄影机上,仍保留了快门角度的设定计算与显示方式。因为不再受叶片局限,所以也能设为360°这种全开角度的曝光,也就是每帧的时间多长,快门也多长,例如30FPS搭配1/30的快门速度。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3)

不过,虽然在快门角度全开的状态下,对画面的曝光很有帮助,但也会让动态画面更加模糊,哪怕仅仅拍摄一个对话场景,全开都不见得会是提升光线的首选方案,这就是为何仍建议遵循180°法则。

胶片拍摄,快门不能用速度设定?

早期拍片时,帧率都是一开始就固定的,你只能以快门叶片的开口角度来决定每一帧的曝光时间,也就是说因为旋转叶片这种机械设计,快门和胶片的滚动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4)

再者,在底片时代每一次的曝光都是有成本的,不像现在电子科技发达,电子感光元件一秒曝光100格图像,结果编码器只拿了里面30格去用,谁会去在意有70格图像被浪费?换个角度想,现在的相机技术,绝对是早期的电影工作者难以想象的方便,所以生在这个时代的摄影师,至少在设备成本方面大家是幸福的。

写在最后的话

当你充分了解以上两种快门的功能,基本上对你而言,不管用什么单位计算,能达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快门速度让你更能准确且自由的调整超高或超慢的快门,尤其是现在很多高帧率影片的拍摄制作以及延时影片的拍摄。而快门角度则让你不论在什么样的拍摄帧率下,都能维持180°法则,保持一致的最佳的拍摄状态。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5)

最后就是一句话,从相机开始拍摄视频的建议选择ISO快门速度,从专业摄像机过来的朋友就选择快门角度。

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快门角度和快门速度)(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