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

冲完澡,懒懒躺下,茶香氤氲,天猫精灵放着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外边春雨似有若无,淅淅沥沥,天穹下已是灯火万家。

这些天是秦岭白鹃梅的盛花期,最佳观赏点皇峪寺人满为患,那里白鹃梅漫山遍野,很远就能看到连绵的白色花海。任兄说不去这人挤人的地方,还有别处能看白鹃梅,开车接了我和阿力、小李、杨帆来到小五台。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

去年冬季最冷的时候来过这里,山体草木枯黄的没有一丝生机,忘带锅的我们吃冰馒头,喝冰水,冻成了冰棍,今天山里满是新芽的嫩绿色。阿力爱养花,说这里的绿都绿到他心里去了,他家养的植物没有这种绿。我说这绿让人心疼,像新生的婴儿一样。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3)

刚一上路就感觉今天状态不佳,我估计是和有阵子没爬山有关,也许还和最近恢复晚饭长了不少肉有关。刚走到三元观就很累,一只黑狗背对着我陪我休息了十分钟,然后不屑的离开。再走,还没走到猴面树就又被迫坐下歇了三四次,心脏砰砰急跳,腿酸的抬不起,嗓子火辣辣,喝了半瓶冰水都压不下去。我觉得我今天可能真的爬不动了,我在心里说:老郑呀,哥今天要学你了!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4)

老郑本名郑洪刚,大我两岁,是我刚毕业就认识的同事,当时我们是两个怀揣理想兜揣空气的西漂白丁,现在是二十年的朋友。一起爬山时,心宽体胖的老郑经常会半途放弃,安逸走下山,安逸找农家乐,安逸喝一瓶啤酒,吃一盘凉菜,享受美味和惬意。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5)

同伴已远,我有些不甘,强迫自己快走,脚步越来越踉跄,心跳越来越快,头上身上的汗像瀑布一般淌下,我能感觉到自己脸色苍白,终于在东岳庙和玉皇顶赶上他们。玉皇顶依然关着门,后边的红丝殿依然开着门。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6)

红丝殿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建筑,去年在这里遇到的守庙老太太回家了,现在西厢房住进来的是个南方僧人。

僧人白白净净,脸上微笑随和,目光睿智。他自称是广西人,持楞严咒,看外貌似乎曾是学霸一般的人,不知道不到三十岁的他为什么会选择出家这条路,我没问,他也没说。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7)

任兄带着去冬的疑问,问他殿内供奉的蓝皮肤、红头发的红丝菩萨究竟是是哪位菩萨,为什么查不到这位菩萨资料。僧人回答很快:“我也不知道。”我说我感觉像西藏密宗里的神。他愣了一下,摸摸剃的发亮的头说:“对,这里面供奉的的确是密宗佛像。”那就对了,藏传佛教里的大威德金刚和吉祥天母都是这般模样。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8)

走在殿外,大家说这个僧人已经带了佛相,怕是离得道不远了。我不知隔墙僧人听到后是否开心,一旦这些话扰动了心境,怕是他的境界立马就得降下来了。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9)

白衣殿也关着门,门前坐满游客,热闹的像农村大集。两只黑狗在人群里乱转,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但就是没人给他们食物,平常它们没少吃游客给的火腿肠,连馒头都看不上。今天人多,反而没有人理会他们,一只狗委屈气恼的呲着牙对着游客狂吠,但叫归叫,尾巴还是竖起来摇个不停,像吸引大人关注的小孩子撒娇哭闹一样。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0)

离开白衣殿,走过宇宙广场,到了五道梁峰顶。因为有杨帆,今天不用吃凉馒头夹咸菜,他利落的架了锅说:“今天吃火锅。”这一瞬,我想起了阿译长官给兵油子们说今天吃猪肉炖粉条时的神气劲。作为只带了嘴来的人,我主动担负起掰白菜叶子的繁杂重任,等会抢菜吃的时候会理直气壮一点。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1)

对于杨帆爬山,我总笑说他是为了给大家做饭才来爬山的,这次阿力和小李也开玩笑对他提出了新要求:下次带上更多的菜,提前和好面到现场做拉面。任兄为他打抱不平:“杨帆,你下次找个独轮车装上菜推上山。”我们大笑复大笑,笑的过路游客都跟着笑。火锅烧开了,一个女孩吸着鼻子说:“好香啊,你们真会享受。”我们就都看杨帆,他得意的挤了挤眼睛。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2)

五道梁的白鹃梅开的不少,在花丛中行走能闻到淡淡的清香。白鹃梅的美不仅是远看的花海,把镜头凑近到某一朵花的时候,会更诧异于如此之美,洁白娇艳。像是家人、朋友或者情人,陷于人海时也就普普通通,但是距离拉近后会发现作为个体的这个人是那么的漂亮、可爱、亲切,或者讨厌。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3)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4)

返程时候白衣殿依然关着门,再大度的居士都会厌烦这门庭若市的喧闹。白衣殿背后有五大菩萨殿,供奉着五位菩萨,殿前的石栏杆上晾着守庙僧刚写完的狂草,殿门两侧贴着他的书法大作,我虽不懂字,却也知道这笔字还需要不少时日的练习。戴眼镜的年轻僧人正和一个女子聊着家长里短,他外貌与年龄和海洋略有些像,应该也是关中到甘肃一带的人。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5)

天上落下比雾还细的雨滴,不远处的游客一阵骚动,纷纷喊着下山,我也准备走了。僧人慢慢踱回木桌前,女子走到木桌另一头,以一种非常舒适的姿势靠墙卧坐。

一声悲怆幽远的埙声拽住了我将下山的脚步。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6)

年轻的僧人在吹埙,埙声如泣似诉,带着深山的寂寥和回音,带着他内心的落寞和孤单,和此时的细雨一起浸染了我的心。孔尚任《桃花扇》的一段文字在我脑中清晰起来: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7)

我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曲折攀登之路,不禁苦笑,这世间的人们都在争名夺利,可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罢了,荒废了上天赐予的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却还是前赴后继、争抢着奔入欲望苦海,何苦呢?又何必呢?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8)

任兄、阿力都在默不作声的倾听,显然也是心有所感。小李也在细听,他说这曲子真好听。最近沉浸在甜蜜爱情里的杨帆早已跑下陡立的石阶,在远处转悠。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19)

凄凄诉诉的埙声有了不少破音,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知音,就是僧人分心或者后边的曲调还不熟悉。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0)

吹埙的僧人,是有才华又渴望被认可却蜗居小庙的不甘灵魂。听埙的女子,是皮囊平凡普通内心拥有鲜花和柔情浪漫的灵魂。闹腾的游客,是身陷世俗苦海而不自知的灵魂。抛开物质,单就灵魂来看,他和她,算是幸福的。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1)

下山时候遇到村里的老太太摆摊,我说下雨了,快收拾收拾回家了。老太太笑着说:“就剩一点东西了,卖完再回家。”她家老汉兴冲冲的又拿着一大包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香椿小跑回来说:“帮忙绑,卖完,咱回屋吃饭。”任兄十元钱买了两把香椿和一捆小葱,老夫妻乐得合不住嘴,手脚麻利的装袋,不停说:“今天天气好,游客多得很。”

天气好?我抬头看天,阴云笼罩,冷飕飕的山风也刮了起来。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2)

下山土路被雨润湿,脚底连连打滑,该买新鞋了。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3)

完成于2021年4月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溯史行吟遇二僧)(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