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

瑞士,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自然风光更是一流。阿尔卑斯山景色无敌,很多人的旅游梦想。

清风走得更深,两年前直接住到当地朋友B F(Beat and Franzi)家去了。他们夫妻地道的瑞士人,爷爷辈就这里酿啤酒。

Frauenfeld小城离苏黎世不远,都是阿尔卑斯山的北麓,山水清秀。

从苏黎世机场深夜被接回他家,迷迷糊糊就睡了。一觉睡到早晨9点多,被B F家大落地窗透进来的灿烂阳光,再加上美妙的鸟叫声叫醒。先不洗脸就迷迷糊糊走进院子,立刻被惊呆了:好一座漂亮的大房子!大家看图吧,相当高大宽敞。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

满眼绿色大房子

更迷人的是满院子的奇花异草开得正艳丽,间或还有几棵洋葱几瓣洋蒜,来自日本的大青叶,阿尔卑斯山艳丽的无名小花,这大多是Beat老先生不甚精湛的种植成果。

最有气魄的是爬墙虎,这个东西呼呼啦啦一大片,遮天蔽日把房子快淹没了,模样似乎跟中国的一样,其余的花草几乎没有认识的了。他家院子有一种黄花似乎叫蜡烛花,傍晚开,你能清晰地看见它开放的过程,几秒钟从一个花骨朵到一个大黄花,确实神奇。如果你看开得慢着急,用指头一戳就开了,十分神奇。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2)

这就是Beat先生,著名的建筑规划师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3)

从里向外看院子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4)

B F家的客厅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5)

院子里的烧烤架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6)

蜡烛花,一戳就开

这个大房子可不是B F两口子独有的,而是十几家共享,从建造到分享,颇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

话说Beat和Franzi夫妇在瑞士不是一般人,他们的朋友中也自然有些超凡的能人。这些人一起搞成了一件大事:把一座计划要被拆掉、年龄一两百岁的老厂房,变成了获得当地建筑设计类奖项的艺术品。

有关B F的人生有多么不平凡,以后有空慢慢讲,今天先讲房子。瑞士人住的房子大致分两种,一种公寓类,就是多层,一般是三五层的小楼,整个瑞士几乎见不到几座国内大城市动辄几十层上百层的超高建筑物。再一类就是独栋,就是国人说的别墅。我们去过他们的几个朋友家,独栋别墅居多,当然也都是有钱人。

吃过早饭,第一项就是参观这所大房子,导游是Beat。现在说说他的专业吧:世界名校苏黎世理工学院,专业是理科学霸才能胜任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在国内也是高大上、赚大钱的。

他首先搬出一个大册子,里面是各种图片,图纸,历史,现在。这栋房子的名字叫Eisenwerk,凭着英语词根猜,这个房子大约跟工厂有关。以后我们遇到不会的德语,时常用英语词根瞎蒙,居然蒙对了很多次。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7)

Eisenwerk改造前旧貌,就是个大工厂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8)

Eisenwerk一百多年前

这还真是一座老工厂,历史比他的爷爷年龄还大很多。记不清他说的工厂年龄有多老,反正这座工厂建成的时候,瑞士还没有电。瑞士属于阿尔卑斯山国家,纬度大约跟黑龙江差不多,面积相当于黑龙江一个县。就这么个多山少地没啥矿产资源的小地方,居然成了世界上最富的国家。

历史上瑞士也很穷,没资源,一度靠出雇佣兵谋生,至今梵蒂冈还只用瑞士卫兵。但是瑞士靠山就有有水,很多水从阿尔卑斯下来,形成成千上万个湖。

没有啥资源的瑞士人就充分地利用这些水,让山上的水冲下来,带动水轮旋转,加工机器零件,再到各种精密仪器,再后来就造手表。精细如瑞士手表,就在这些高山峡谷的山间车间里造出来。当一块不到半两重的手表可以卖几十万上百万的时候,瑞士有没有资源还重要吗?人的大脑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那么这个Eisenwerk就是一个以水为动力加工钢铁的工厂。Beat带我们围着大房子四处转,果然看到了一旁的水渠,其实那叫运河,不是用来走船的,就是用来带动水轮机转的水利动力系统。他指了下大房子西侧的一个小点房子告诉我:过去这个房子上头就有一个大水轮,跟中国南方灌溉用的大水车差不多大。不过中国人的水车是灌溉和推磨,典型的农耕文化。而瑞士的水车是造机器的。我看了下房子的铭牌:不算太老,1629年建成,不用说,是文物。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9)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0)

这是水车房,差不多有400年了

而Eisenwerk倒也不是造手表的车间,而是造螺丝钉的,属于粗拉活。来的时候有个趣事:家里一位老人听说瑞士每个村都能造手表,让给她买一块吧,小点的就行。后来我把橱窗里一个她喜欢的手表类型发个照片回去,带着价格签。然后他们在家里就数价格标签上那么多零,还得乘以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瑞士的工厂不仅仅造手表,还造很多精密的高级工业品。如今世界上的最贵的照相机,最贵的医疗设备和工业机床,很多都是瑞士造。

这个Eisenwerk老板估计因为不会造手表,造螺丝太不值钱,一代代渐渐地就败落了。到了1990年代,这个老工厂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1)

Eisenwerk的产品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2)

Eisenwerk内景旧貌

不光是中国青年人缺房子当房奴,瑞士人也缺。这样,Beat的十几个好朋友就合伙买下了这个老工厂。这里面能人很多,有建筑规划师,设计师,音乐家,画家…..大家精心设计,请人精心施工,齐心协力忙活数年后,将这个老掉牙的工厂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功能的大住宅,每家一个单元。B F家在一层,单元面积最大。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3)

木工房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4)

工具箱,比德国人规整吧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5)

古老的印刷机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6)

印刷的精品价格昂贵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7)

这印刷质量至今杠杠的,高价是有理由的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8)

音乐排练室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19)

中心小剧场,邻居们的乐园

瑞士十大顶级豪宅(走进瑞士中产阶级家庭的)(20)

公用洗衣间

Beat是学建筑的,自然是核心人物。他们设计的大房子不仅仅有一个个单元楼,同时还有一个剧场,一批艺术创作室,有木工房,印刷车间,音乐厅,洗衣房……啥都有。他们还保留了一些老机器,当做历史留念。这个老工厂的改造是如此完美,当年还获得一个政府奖项,一伙人自然很高兴。

Beat一边走一边讲,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中国人太善于拆了,这么老的工厂早就拆没了!近二三十年,各地方都在腾笼换鸟搞房地产,我们的老工厂还剩下几个?

说他们的工厂房是个共产主义的大房子,是因为这十几个朋友加邻居在这个安乐窝里相处非常融洽,完全没有国内一个大楼里邻居家的老死不相往来,相互干扰不愉快。大家一起共用公共设施,在剧场里一起唱歌,分享帆船,汽车,一起烤肉,连孩子都能代养。有一阵子,B F家就替一个邻居家代养了一阵子上小学的女儿Kimi,管她饭吃,附带做思想工作。后来Kimi成了我闺女的好朋友。

有一天我们给B F做晚饭,刚摆上室外的桌子,邻居Hans一家回来了,那就一起吃吧。大家乐呵呵边吃边谈。他们有一条放置在室外的聚餐长条桌,可以坐二十几个人,几家十几家邻居一起共享晚餐十分平常。

是不是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