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展起来的商铺租出去 数百家商铺15个月无招牌

评论员 李长需

一条大街,清一色的灰头土脸,没门头没招牌,这生意还咋做?

门头招牌被城管部门集中拆除15个月后,1月31日,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秀水街数百家商户,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当地相关部门放开了门头招牌的审批,商户们时隔15个月后,终于获准安装新的门头招牌了。

太不容易了。15个月,一年多的时间,门头光秃秃的的,好看不好看且不说,就这么没名没姓的,顾客想买个东西,都不知道上谁家去,生意能好吗?疫情三年,商户们本已够难了;但没想到,相关部门还嫌他们的难度不够,还要人为地增加难度。

没发展起来的商铺租出去 数百家商铺15个月无招牌(1)

集中拆除本身,就有点“一刀切”的折腾思维,说什么有的招牌老旧破损,说什么有的大小不一,这理由能服众吗?老旧破损的,不能单独“对症下药”吗?大小不一的,为啥不早点统一标准?难道就是为了等着商户们花了上万元装修好之后,再去“咔嚓”一刀,给“集中整治”吗?

“一刀切”也就“一刀切”了,“切”了之后,如果能迅速拿出整改方案,也不至于怨声载道。为啥让人家一等再等,一直等了15个月?办事效率就这么无限的不可想象吗?最不可思议的是,“一刀切”所造成的数百万成本损失,还要转嫁到商户头上,让商户自行承担。这逻辑恐怕连自己说起来,都不那么理直气壮。

防疫政策优化后,各地都在拼经济;拼经济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拼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不好,最敏感的就是生意人。走到大街上,看到一条街没门头没招牌,再一问,15个月都不让安装,谁还敢相信你这里的营商环境。

这些门头招牌,是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映照出管理者的主政思维与能力。所以,在“一刀切”之前,还是要慎重地考虑一下,它衍生的负面效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