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丧礼中的“点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民间丧葬风俗中,有很多仪式。从倒头咽气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入土,都有大大小小的仪式:小殓、大殓、举哀、停柩、伴宿、吊孝、超度、出殡、下葬等等,儒家称之为“丧礼”。

在所有丧仪中,有一项古人最为看重,过去必不可少,但在现代却几乎消失了——这就是“点主”。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1)

(丧事)

点主,在1949年后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其实,他是儒家礼仪在丧葬活动中的反映,除去迷信的成分,还是非常有文化的。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有聊聊点主。

何谓“点主”?要说明这个问题,得先说“主”。主是什么?就是在下葬前,为亡人作的供祭祀的灵牌。一般用木料制作,故又称“木主”,民间俗称“亡人牌”(见下图)。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2)

为亡人制作木主,称为“作主”。如今指办事决策的常用词语“作主”,即此由而来。

作主的历史很长,据记载,周文王当年攻伐商纣王时,车上便载着周武文的木主,以示灭商决心。可见作主风俗之悠久。

先秦时,君王、诸侯死后均要作主,制牌位。《春秋谷梁传·文公二年》记载:“丁丑,作僖公主。”说的是就是为已故鲁僖公制作牌位的事。

作主风俗是怎么开形成的?当然是祭祀亡人的需要。人死后会变成鬼,尸体要埋到地下,这便是土葬中的所谓“入土为安”。鬼有魂,鬼魂依木不依墓,即古人所说的——“形归于土,而后依神于木”。所以后来人们都流行为亡人制作木主,意在让其鬼魂有寄托之所。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3)

(亡人牌)

亡人牌一般是长方形,安插于横木座上,如"且”字状,外面还有盒套。

为什么要做成“且”字形状?这又涉及到了原始父系社会性崇拜中的男根文化,“且”字的发明,就是依男性生殖器官而来,它是常用字“祖”的本字。现在大家常见的竖在墓前的墓碑,为什么也多是长方形,也是因“且”而来,实为特大号亡人牌。

现在的各式纪念碑,其滥觞同样源于木主。

先秦时天子木主长一尺二寸,诸侯长一尺,而后来民间木主也基本此般大小。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4)

(墓碑)

民间亡人牌上书写亡人姓讳、身份等,如父丧,写: “故父X公讳XX老大人之神主位”。生前如果当过官,还有官职、封谥等。亡人牌制作好后以,要请字得漂亮的人,将姓讳什么的名号书写于其上,称为“题主”。

但在题主时切记,“主”字最上面的的一点不要写,要写成“王”字。此时的亡人牌仅是一个木牌,尚无灵性,要等“点主”,即“王”字上的“、”点上后才成“主”,才有灵性,才叫“灵牌”。

点主,是丧礼中的重要环节。何时何处点主,各地并不统一,有的在作斋时进行,称为“堂上点主”,有的在下葬时进行,称为“墓前点主”。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5)

(出殡)

但不论怎么点,都有一定的程序,大同小异。

点主仪式至少有两人,一是主持人,又称领祭人、执事者, 一点执行人。执行人一定要有威望,是族中尊者长辈或是地方文化头面人物,他们得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一般人没有这资格的。此即民国《合川县志·风俗》所谓:“作木主,请亲友善书题之,曰‘题主’;刺孝家指血,请贵者和朱点神主字,曰‘点主’。”

合川即今重庆合川区,其志载风俗与中国过去大多数地方“点主”风俗差不多。“主”上一点,要用红色,过去有的地方要孝子刺破手指滴血为墨点主,后来简单,用红墨水。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6)

(下葬后)

上述是过去底层民间的点主风俗,如果是官宦豪族这类大贵大富之家,办丧事点主官,要请三位,一位主点,执笔,称为”点主官“; 两位陪点,称为“襄主官”。

主点官,最理想的是科甲出身,当过翰林、主考或学政等的人,过去最受欢迎,吃香,因为中榜当官的学子,都是他们用笔圈“点”出来。请他们来点主,自然是图个吉利,寓意亡人子孙飞黄腾达。

点主官,如果中过状元,那当然最好,差的也要是举人。在过去,如果科举及第,问鼎过三甲,光点主红包,就是一大笔财富收入。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7)

(刘春霖墨宝)

如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清朝末科状元刘春霖,一直到民国时,都是达官贵人家丧事的座上宾。

当年上海大资本家、英籍犹太人哈同死后,便以重金从北京聘请了前清三鼎甲执笔点主,点主官是刘春霖,两位襄主官分别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榜眼夏寿田,和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 探花(同科状元是张謇)郑沅。这个点主阵容,堪称民国最牛,成为中国传统丧事点主仪式之绝唱!

而刘春霖死时,丧家重金请的点主官是清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长的著名书法家傅增湘,两位襄主官分别是曾任北洋政府甘肃省省长书法家潘龄皋,和郭小禄,他们都是前清翰林出身。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8)

(刘春霖)

点主官都是有文化身份有地位的人,但必须是文官,如果是武官,特别是司法部门官员,请点主官时是一定要回避,不能考虑。为什么?他们他们都是打仗杀人、勾判死犯的,身上有血光杀气,不吉利,这类人地位再高,再有权,都不能请。

点主官在题笔点主时,一般会先说:“古帝以来有三王,王字加点有主张。今日神主由我点,后代儿孙得荣昌。”

点主一般要点三下,边点边说“喜话”——“一点福、二点禄、三点子孙万万福!”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9)

(现代下葬)

实际点主过程是较为烦琐的,有一套程序。有的地方在题主时,为了讨点主时的吉利,写到亡人“年”、”月”、日“、”时“时,均要缺笔,待点主官补点。

还有两个重要的细节要注意——

一是,在正式提笔前,要往毛笔头上吹三口气,谓之“受生气”,这样点主后才有“灵气”。

二是,点主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将笔搁下来,只有这样,亡人牌才有“神力”。

丧葬习俗是不是迷信(这项丧葬仪式过去必不可少)(10)

(下葬落棺)

(注,部分图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