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快慢与肥胖有关系吗(进食时间昼夜节律)

吃饭的快慢与肥胖有关系吗(进食时间昼夜节律)(1)

在减肥领域当中,能量守恒其实是被滥用(或者是误用)的一个概念。很多网络营养师斩钉截铁的强调一点:不管其他任何因素,只要吃的足够少动得足够多,你就一定能瘦。而这句话让无数爱美的男男女女趋之若鹜,饮食app记录吃进嘴里的每一口东西已经成为与呼吸一样本能的事情。

体重控制住了吗?几天内似乎有,但更多的麻烦似乎又找上来,对热量的焦虑、对记录数据的强迫、对不同食物营养的不加分辨,最终导致精神的崩溃、越到晚上越克制不住的饥饿感,对低血糖带来的濒死感的恐惧最终让他们跪倒在疯狂星期四的特价活动中,用热量炸弹夜宵终结了阶段性节食,而暴食带来的体重上涨又将他们带回到了起点。

吃饭的快慢与肥胖有关系吗(进食时间昼夜节律)(2)

不带感情色彩的来讲,饮食之于人类只不过就是汽油或者电之于汽车,充满了燃料的车辆能够高速奔驰在路上,而充足的能量能够满足人一天的工作和训练需求。但身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能时时刻刻都在进行高效率的能量消耗,就像前两天的文章所写的内容一样,在晚间和睡眠阶段,身体的主要目的是储存能量。而在白天,由于我们的视觉感受器(眼睛)能感受到阳光带来的刺激,并将光信号传递给昼夜节律控制器(视交叉上核),由此能够有效调动各器官的工作、并激活身体的各项代谢通路,让身体处于高效利用能量物质的状态。

昼夜节律或者说生物钟与新陈代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动物实验当中,视交叉上核受损的动物完全丧失每日进食的节律【1】。而完好的昼夜节律功能也被证明对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作用【2】。与葡萄糖和脂肪代谢有关的基因直接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而肝脏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也显示了昼夜节律的特性(即夜间燃烧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白天休息时间则存储长链脂肪酸。而接受恒定光照的小鼠其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都受到了破坏,这显示了干扰昼夜节律对代谢的不良影响。

吃饭的快慢与肥胖有关系吗(进食时间昼夜节律)(3)

理想状态下,我们的进食、活动、休息等都应该与体内的昼夜节律相一致。然而当今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很难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就不用说天天996通勤加班的苦逼生活了。而大城市无处不在的超大功率广告照明也在不停的干扰我们的生物钟,使其更加紊乱【3】。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夜晚照明的增加会提高人们患肥胖、二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症的风险。正常情况下,由我们的中枢系统(视交叉上核)感知光刺激、并进一步引起内脏的应答(例如胰腺和肝脏等器官的分泌活动),而破坏了昼夜节律之后,脏器的活动就无法受到中枢节律的调节,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会加剧代谢紊乱症状的发展【4】。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高脂肪饮食本身有可能会干扰昼夜节律、继而诱发各种代谢紊乱症的出现【5】。研究显示,给小鼠喂食高脂肪含量饮食(40%脂肪)6周后发现,在没有增加每日热量的情况下,这些小鼠不仅变胖了,还患上了高血脂和高血糖。研究人员猜测这有可能是因为控制生物钟的中枢系统对宏观营养素种类具有敏感性,高脂肪饮食可以通过对其的直接影响来干扰昼夜节律【6】。高脂肪饮食还会扰乱肝脏的正常节律,这可能会影响β氧化、直接导致脂代谢受损【7】。此外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对视交叉上核(生物钟控制中枢)对光的感应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再一次提示了脂肪与生物钟调节的相互作用。

吃饭的快慢与肥胖有关系吗(进食时间昼夜节律)(4)

昼夜节律打乱对于糖代谢也有不良影响,由于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需要稳定的血糖水平,因此在日间昼夜节律会调控体内糖代谢过程,使血糖稳定在5mM水平。而这种稳定与食物摄入无关【8】。试想一下如果日夜颠倒或者熬夜、睡眠减少,我们的生物钟将不得不调动代谢器官强行延长血糖稳态,长此以往胰岛素抵抗就会慢慢出现,继而葡萄糖代谢出现紊乱,这又是肥胖的开始。

昼夜节律对身体的影响不仅仅在物质代谢方面,还有对广泛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影响。昼夜节律就像一个开关,白天打开它,系统进入工作模式、高效运转,而晚上关闭它,系统进入待机模式,休息修复调整疗愈。如果开关坏了,系统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就会造成极大的混乱。我们讨论减肥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诱发肥胖更深层次的原因。调整作息、规律睡眠,从根本上解决生物钟的紊乱,再加上合理的饮食结构(不吃高脂肪饮食),才是可以让减肥的效果事半功倍的。

参考资料

1、Nagai K, Nishio T, Nakagawa H, Nakamura S, Fukuda Y. Effect of bilateral lesions of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i on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food-intake. Brain Res 142: 384-9, 1978.

2、la Fleur SE, Kalsbeek A, Wortel J, Fekkes ML, Buijs R. A daily rhythm in glucose tolerance: a role for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Diabetes 50: 1237-43, 2001.

3、Hastings MH, Reddy AB, Maywood ES. A clockwork web: circadian timing in brain and periphery, in health and disease. Nat Rev Neurosci 4: 649-61, 2003.

4、Salgado-Delgado RC, Saderi N, Basualdo Mdel C, Guerrero-Vargas NN, Escobar C, Buijs RM. Shift work or food intake during the rest phase promotes metabolic disruption and desynchrony of liver genes in male rats. PLoS One 8: e60052, 2013

5、Hatori M, Vollmers C, Zarrinpar A, DiTacchio L, Bushong EA, Gill S, Leblanc M, Chaix A, Joens M, Fitzpatrick JA, Ellisman MH, Panda S. Time-restricted feeding without reducing caloric intake prevents metabolic diseases in mice fed a high-fat diet. Cell Metab 15: 848-60, 2012.

6、Kohsaka A, Laposky AD, Ramsey KM, Estrada C, Joshu C, Kobayashi Y, Turek FW, Bass J. High-fat diet disrupts behavioral and molecular circadian rhythms in mice. Cell Metab 6: 414-21, 2007.

7、Barnea M, Madar Z, Froy O. High-fat diet delays and fasting advances the circadian expression of adiponectin signaling components in mouse liver. Endocrinology 150: 161-8, 2009.

8、Marty N, Dallaporta M, Thorens B. Brain glucose sensing, counterregulation, and energy homeostasis. Physiology (Bethesda) 22: 241-51, 20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