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

在90年代,《编辑部的故事》轰动一时。

它只有25集,每集讲述一个单元故事,但自1991年播出后,先后获得第十二届飞天奖二等奖,第十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不说当年"万人空巷",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李冬宝、戈玲、余德利、牛大姐、刘书友、老陈,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

《人间指南》因为内容乏味面临停刊的地步。编辑部的6名员工各怀鬼胎:主编老陈自感到力不从心,想引咎辞职;手下最年轻的两位编辑李冬宝和戈玲想另谋出路;老编辑刘书友和牛大姐认为自己是最适合的主编;而中年编辑余德利则先下手为强,坐进老陈的办公室,对外自称"余主编"。由于李冬宝和戈玲没有找到新工作,于是回心转意,想出很多创意调整刊物内容,于是在这种似是而非的情况下,众人各显其能投入挽救杂志的工作中,他们迎来送往各种各样的人:有文学爱好者、失恋者、小保姆、骗子……上演出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3)

《编辑部的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但6位主演都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尤其是葛优和吕丽萍,当时都名不见经传。多年后葛优回忆道:是《编辑部的故事》让他"一夜成名"。那时候他才35岁,脑袋上还有浓密的头发。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4)

李冬宝与戈玲的"恋情"也首创了中国的"办公室恋情剧"。这个情节甚至延伸到广告界:李冬宝正在发呆,冯巩走过来说:"冬宝,又想戈玲呢?别想戈玲了。"随后拿出一根火腿肠,李冬宝吃着火腿肠道:"戈玲是谁?"成为著名的广告桥段。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5)

2013年,《新编辑部的故事》登陆各大卫视,却没有像1991年那样引起轰动,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将带您回到十多年前,探寻《编辑部的故事》创作和拍摄的台前幕后,重温经典,驻足难忘时光。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6)

《编辑部的故事》是继《渴望》之后,又一部王朔侃大山式的杰作

《编辑部的故事》与《渴望》有些关系。

1990年,《渴望》播出后引起轰动,"举国皆叹宋大成,举国皆哀刘慧芳",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年拍摄《渴望》时曾在京郊搭建了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摄影棚。闲置的摄影棚不能不利用,因此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决定再次拍摄一部电视剧。当时主要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皇城根儿》,一个是郑晓龙提议的《编辑部的故事》。最终艺术中心选择了《编辑部》,一是这部剧有创新意识,当时中国还没有"系列喜剧",二是希望表达一些想说的话。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7)

与《渴望》一样,《编辑部的故事》一开始也没有正经剧本。还是延续《渴望》编剧的路线:以王朔为主,冯小刚等人为辅,他们先到友谊宾馆召开策划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人物,先说李冬宝,又说有个跟李冬宝若即若离的女孩戈玲,古怪精灵;还有抠门的刘书友和一天到晚老想挣钱的余德利;那时候类似牛大姐这样的老太太无处不在,因此就有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之后讨论要说什么故事,每集一个话题,罗列了20几个,每人领回几个去写。除了王朔和冯小刚外,朱晓平、苏雷、李晓明、葛小刚等人也参与了策划,但最后王朔剧本用得最多,冯小刚写的剧本用了六七集。众人不断打磨。因此到拍摄的时候,剧本已经很成熟了。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8)

《编辑部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它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喜剧",能否为观众接受还未可知。总策划郑晓龙因此想邀请思想比较开放的北京广电总局老局长张永经做艺术顾问,有人听说后劝张永经道:"不要拍,免得晚节不保。"但张永经还是力排众议决定拍摄这部电视剧。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9)

《编辑部的故事》刚播出就引起了很大争议。特别是很多老年观众对王朔式的调侃接受不了,认为"哪里有个编辑部的样子,整天就知道瞎贫。"但中青年观众却很喜欢这部电视剧,众人开始议论纷纷,并模仿剧中人物说话的方式。当时在北京还出了一部《编辑部的故事》"对话集"。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0)

多年后郑晓龙回忆说:"最终是中青年观众是把这个片子带起来了。"毕竟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一旦掌握了年轻观众,这部剧不火都难!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王朔式的调侃成为年轻人的口头语。

比如《编辑部的故事》里这些经典台词:

知识分子啊,不拿钱托着,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你说这人吧,饿了,打不起精神,吃饱了,更打不起精神。

平常好人挺多的,怎么一找对象就不见了呢?

增收是为了办好咱们的刊物,广告呢,要讲究点儿艺术。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1)

这样的台词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编辑部的故事》情节简单。由于是室内剧,它的戏份主要是靠台词撑起来的,因此说话的方式很重要。这也是当时很多老年观众诟病的一点:几个人正事不干,老是坐在那里耍贫嘴。但关键的问题是:耍贫嘴也要有水平,《编辑部的故事》之所以最终获得成功,就在于编剧们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问题——"编辑部"正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群英荟萃"的地方。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2)

那时候还没有"媒体人"的概念,编杂志一方面依靠大量投稿,一方面需要编辑们去采访。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满大江南北,商品经济的大潮正在席卷全国,"编辑"这样一个群体,正在从过去很"高大上",很"神秘"的一面,逐步向"大众化"转变。从前的时候,"知识分子"要么高高在上,要么是"贬义词",两个极端的认识让"知识分子"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但90年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完全放下了高高在上"精神导师"的身段,一方面也完全放下了包袱,他们正在成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最初王朔和冯小刚、郑晓龙等人构思剧本时,因为大家都是文学编辑,就说:为什么不调侃一下自己呢?正是紧紧抓住"知识分子"这一快速的转变状态,所以剧本才能以"普通人"的视角,把"知识分子"那种还带有一点"小理想",但仍然无法脱离"贪嗔痴"世俗趣味普通人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3)

几位不高明的编辑出版了一本《人间指南》的刊物,他们与形形色色的人事打交道,给他们指点人生方向,出谋划策。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4)

有一次京郊萝卜大丰收,市民人均近一吨。为了帮助市民大量购买萝卜,他们去搜集萝卜的烹饪方法,余德利想起一位叫"萝卜王"的老人,但老人却不肯将手艺外传,编辑们软磨硬泡,才从他孙女口中得知一种"水淹七军"的萝卜汤做法,不过这汤的功效却出人意料……

知其不可而为之。

尽管他们在人生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矛盾,但知识分子那种"胸怀天下"的理想还在,这是很可爱的一点。

作为一部"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在90年代深入人心,就在于它是一部与时代同步的作品。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5)

《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6位主演,葛优和吕丽萍"一夜成名",张国立梁冠华在里面客串,于谦也扮演了一个角色,却只有一句台词

《人间指南》有6位编辑。

葛优扮演李冬宝。

吕丽萍扮演戈玲。

侯耀华扮演余德利。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6)

童正维扮演牛大姐。

张瞳扮演刘书友。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7)

吕齐扮演陈主编。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8)

6位编辑性格迥异,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缺点:李冬宝性格耿直,浑身上下充满冷幽默的细胞,他其貌不扬,但思想前卫,是杂志社很有创意的人。他迷恋戈玲,但戈玲对他不感兴趣;戈玲是个文艺女青年,个性很强,在杂志社里的老同志看来,戈玲不太靠谱,但她看准的事情也能坚持自己;余德利一副老大哥的风范,聪明圆滑有经济头脑,但在具体问题上他也有担当,有责任感;牛大姐快言快语,是杂志社里三观最正的人,但有时候未免思想保守,老是用过去的眼光看人;刘书友胆小怕事,缺少担当,凡事最善于和稀泥;陈主编最低调,不苟言笑,但在关键时候也能给出致命的一招。可以想象,6个典型人物聚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故事。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19)

葛优扮演李冬宝有点偶然。

那时候他已经演了《顽主》,在影视圈里小有名气。有不少导演找他拍戏。在王朔和冯小刚来找葛优时他已经接了张小敏的《大冲撞》,因此拒绝了冯小刚和王朔。那时候王朔脾气火爆,既然葛优不给他面子就换人!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0)

但冯小刚坚持己见,李冬宝这个人就是照葛优写的,非他莫属。但葛优实在脱不开身,便说能不能两部都拍,在拒绝后,葛优当然还是选择《大冲撞》。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1)

冯小刚一次不成找两次,两次不成找三次,游说葛优道:"反正都是得罪朋友,那你就权衡利弊吧,两害相权取其轻。上张小敏的戏,你得罪了我们,却只演一个配角;上我们的戏,得罪了张小敏,却演得是一个绝对的主角,而且保证戏一出来就炸了。"这句话说服了葛优。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2)

事实证明冯小刚的话没错,《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葛优,"李冬宝"成了他的代名词。除了"戈玲是谁"的广告桥段,后来他接拍的广告:"省优部优,葛优",也成为著名的广告桥段。

吕丽萍接拍《编辑部的故事》时也出演过多部影视剧。由于外形条件不太出众,她出演的大多是一些配角。比如在张艺谋的《老井》里演出过角色。那时候她已经31岁了,但并不为观众所熟知。当得知自己演出时髦青年戈玲时,吕丽萍也有些惊讶。但她还是很好完成这个角色的塑造。平实自然,俏皮刻薄的表演,与葛优的表演可谓相得益彰,为《编辑部的故事》加分不少。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3)

戏里戏外,观众都把李冬宝和戈玲当成了一对恋人。

两人可以说是"一夜成名"!

《编辑部的故事》也让几位青年演员崭露头角。

梁冠华、张国立都有出色的表演。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4)

梁冠华演了一个厨师。

张国立演了一个"娘娘腔",缠上李冬宝经常邀请他逛街,把李冬宝吓得够呛。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5)

最不引人注意的可能就是于谦。那时候他24岁,出演了一位警察甲。他在剧中几乎是一闪而过,台词也只有一句,就是把李冬宝和余德利当流氓抓进派出所时说了一句:"站着,别动!"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6)

谁也不会想象到,30年后于谦竟然红得发紫,比谁都能说!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7)

2013年《新编辑部的故事》为何没有成功?

经典重拍是中国电视剧的操作套路。一部电视剧口碑爆棚后,隔上几年就会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概莫能外,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拍到泛滥的程度,连《亮剑》都出了好几部续作,甚至已经安排李云龙到外太空去打外星人!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剧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收益有保证。

《编辑部的故事》也没能免俗。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8)

2013年,《新编辑部的故事》登陆各大卫视。但播出后却没有像《老编辑部的故事》那样引起轰动。观众普遍认为这部剧浮夸、娱乐化、荒腔走板,变了味……《老编辑部的故事》豆瓣评分8.9,《新编辑部的故事》却只有5.1分,为何同是一部IP,有这么好的观众基础,差距这么大?

《新编辑部的故事》延续了以前的风格。除了戈玲还是由吕丽萍扮演外,其他演员都是新面孔。《老编辑部的故事》里对于葛优与吕丽萍的恋情并没有交代结局,因此在《新编辑部的故事》里,葛优与吕丽萍终成眷属,还生了一个孩子。但这些情节并没有挽救这部电视剧。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29)

在面对观众的质疑时,导演郑晓龙说:"不要想着《甄嬛传》那么火,导演的新作就一定如何,也别等着看我滑铁卢的笑话,别人整天滑铁卢,我为什么不能滑一次?人们对新东西从来都是从怀疑到接受,当年《编辑部的故事》经历了这个过程,我相信'新编'也会如此。"

郑晓龙对《新编辑部的故事》还是很有信心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30年过去,观众记住的还是《老编辑部的故事》,对《新编辑部的故事》则几乎没有太多印象。这是为何呢?

两部《编辑部的故事》所调侃的主题都是当时的热点话题。在《老编辑部的故事》里,就涉及有小保姆进城、商品经济、电话入户、做广告等情节。《编辑部的故事》里首开中国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先河:由于当时经费紧张,剧组特意拉来了一家矿泉水企业赞助了10多万元,解决了剧组的燃眉之急,于是就出现了余德利抱着一箱矿泉水走入镜头的场景,牛大姐特意说:"这玩意儿不能多喝,喝多了打嗝。"结果播出后效果很好,这款矿泉水卖到脱销的地步。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30)

尝到甜头的剧组后来还做了服装的广告,效果也不错!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31)

新老《编辑部的故事》命运截然不同,导演郑晓龙已经给出答案:"操作的路径和流程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时代。"

与90年代不同,新世纪后,观众对新事物的接触方式都更加广阔和多元,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也更多,因此,一部电视剧再来契合社会热点话题已经不新鲜了,给人有炒冷饭的嫌疑。

但不管怎样,《编辑部的故事》还是一部经典。

结语

电视剧是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的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视剧进入快速发展期,由过去的单本剧到连续剧发展,推出了很多经典力作,比如《红楼梦》、《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这些电视剧之所以在当时引起轰动,一方面在于贴近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于有创新。

《渴望》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是中国第一部室内轻喜剧,这都有力开拓了中国电视剧的新形式。在当时的观众看来很新鲜,很带劲。这说明,一部成功的电视剧除了剧情为观众喜闻乐见外,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在任何时代,创新都是开拓艺术领域的重要手段。

编辑部的故事葛优片段(编辑部的故事幕后)(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