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

作者:溪月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6月初,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频上热搜,让我们看到了一部服化道各方面都挺不错的好剧。帧帧如画,诗意细腻,还原了北宋时期烟火气十足的宋朝百姓生活。

剧中钱塘的小桥、湖畔,东京的河流、夜市......满满的市井烟火气,让镜头前的我们好似一下穿越到了宋时的江南和京都。

宋朝,是一个追求生活品味的朝代。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记载:“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由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点出了宋代文人的风雅逸致。

《梦华录》给我们展示了不少宋人的雅致生活,今天我们品一品他们点茶和焚香的美学。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2)

点 茶

宋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巅峰,点茶最日常,最生活,也最风雅。

点茶是宋人在煎茶基础上独创的饮茶法。将茶饼压碾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沿盏壁注水,随点随击,盏中汤花初现。然后直注茶面四周,急注急止,同时执筅右手加力击拂,汤花颜色渐开。再次点入沸水,击拂如前。

分茶就是点茶的代名词。如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词:“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梦华录》中的赵盼儿在剧中开茶铺,看家本领就是茶艺,她是位点茶高手。故事开篇就展现了她一套行云流水的倒茶功夫,她的茶百戏也引得众人围观。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3)

初到东京,她看见人们仍用“煎茶法”对待细嫩的双井白芽茶时,便亲自上手点茶。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4)

除了点茶,斗茶也是宋人必不可少的社交游戏。斗茶也称茗战、点试、斗试、斗碾等,其中又以“茶百戏”最为精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5)

“茶百戏”又称水丹青、分茶,最神奇之处在于仅以茶汤上的泡沫为画纸,用小勺形状的工具为画笔,小勺蘸水,以水为墨在茶汤上作画,就能使茶汤表面幻变出栩栩如生的图案。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刘禹锡曾描述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斗茶以汤色、水痕和茶味为茶技高超的标准。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宋代茶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地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他本人就是大宋点茶高手,把这一技艺玩得出神入化。

《梦华录》的16集,就用长达20多分钟的镜头展示了宋代斗茶的名场面。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6)

此前也有影视剧对点茶的制作工艺给予过细致呈现,比如《知否》和《鹤唳华亭》。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7)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8)

《梦华录》还提到了很多茶的种类,出现的龙凤茶、青凤髓,都是宋朝人饮茶日常。此外宋人对茶器也颇为讲究,比如点茶时最好使用建盏,茶盏多用淡雅的青瓷等。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9)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0)

在宋代,饮茶之风遍及各地,上至朝廷群臣,下至市井小民,可谓是无茶不欢,均盛行以上好茗茶宴请宾客。文人雅士,更是将斗茶、品茶视为人生中一大乐趣。

苏轼是爱茶诗人的典型代表,“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便是他对清欢人生的茶味表达。黄庭坚《满庭芳》“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一语更是道出点茶、斗茶的魅力。

宋人喝茶的时候,还喜欢搭配果子,即各种蜜饯、点心、面果,茶果,即宋时茶点。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1)

《梦华录》里,从“钱塘赵氏茶铺”到“东京赵氏茶坊”,又升级到“东京半遮面”,除了茶水本身的绝味,琵琶技艺的卓越,另一个亮点则是孙三娘所做的“果子”,如梨条桃圈、蜜饯雕花和碧涧豆儿糕等都惊艳亮相。

到东京后,茶坊三姐妹还给这些茶点取了“笑春风”“晚更红”“春水生”“桃夭”等美名,从名称、口味到造型,均让前来的文人墨客赞不绝口。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炉。”苏轼与好友在清雅的雨天品茗赏画,一盏清茶,一幅名画,便可得享半日清欢。对宋人来说,日子再忙碌,有茶为伴,闲趣无穷也。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2)

焚 香

中国香道文化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爱香成癖,宋代更将此幽静风雅之气推向极致。

焚香能教人平心静气,怡情养性。香的清雅之气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安抚情绪,静心凝神,增添雅致。

焚香是文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雅事。他们的书房、客厅、卧室、茶桌、处处都有一缕清雅的香味在弥散。雅客聚集之时,抚琴赏花,吟诗作画,谈诗论道,都有氤氲缭绕的香气为伴。

宋朝市井中也有香道,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街市上有“香铺”、“香人”,还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酒楼里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宋人爱香,家居空间之中,无处不焚香。

历代帝王、文人墨客都有爱香的癖好,以至于有人感慨道“无香何以相聚”。宋代许多诗人都是熏香爱好者。黄庭坚说“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可见香在他心目中有数不尽的清趣。

《梦华录》中,几乎每个屋中都会出现香薰炉,展现了宋人爱焚香的场景。

欧阳旭的桌前,就摆着一只香炉,给这个读书人增添了不少雅致。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3)

杜长风去找他时,桌案上的一袅香烟。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4)

赵盼儿第二次来找他时,他的焚香也飘散在室内。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5)

夜晚,顾千帆的南衙案台上也有焚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6)

白日里,齐牧与千帆在河边遇到,坐下私聊时,桌子上也有焚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7)

千帆病时,床头也焚着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8)

千帆在茶楼遇到雷敬时,雷敬的茶桌上也有焚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19)

萧相公寿宴时,柯相和萧相的宴桌上,也有焚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20)

宋人焚香,更重意境。“清远深长”的香味乃品评之标准。崇尚简约清淡的宋人烧香,并不追求香味的浓烈,更心仪香气的幽长耐久、淡雅清逸。

香气悠然里,或静坐观书、或对坐清谈、或品茗听雨、都是最极致的享受。

宋画里就画有不少焚香的场景,南宋马远的《竹涧焚香图》,画的正是文人雅士闲居独处时的焚香。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21)

南宋刘松年的《秋窗读易图》上,我们看到读书人的案头放置着小巧的香炉。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中,香几上也放着一只香炉。

宋诗更是描绘了文人焚香的习惯,读书、闲居、烹茶、雅集、欣赏音乐、宴客的时候,他们都会烧一炉合香。

陆游“世事无端自纠纷,放翁隐几对炉熏”说的是读书时焚香;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是说消暑时焚香;

范成大“煮茗烧香了岁时,静中光景笑中嬉”是说烹茶时焚香;

陈必复“约客有时同把酒,横琴无事自烧香”是说抚琴时焚香;

苏轼“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是在闲居时焚香……

宋朝女性的闺房中,焚香也是必不可少的。李清照也爱香,她那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中的“瑞脑”即是一种香品,“金兽”即香炉。

宋人焚香用的是人工调制的合成香料,叫“合香”。许多宋朝士大夫都喜欢亲手调香,并将调香当成一种雅趣。比如苏轼、黄庭坚、陆游,不但喜欢烧香,而且是调香制香的高手。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22)

香文化的兴盛也带动了焚香器具的发展,一只好看的香炉,能为居室增色不少。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书房、阁中随处可见精致巧思的各式香炉,雅致曼妙,充满了美感,插花与香炉一起构成的摆设,时常能相映成趣。

《清平乐》中,宋仁宗在福宁殿会见大臣、批劄子时,或燕居之时,通常都有一炉袅袅香烟相伴。

宋朝人生活中的美学(看宋朝优雅的生活美学)(23)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匆匆奔波于每日负累的路上,似乎早已丢失了中国人骨子里那份诗意与雅致。不过相信焚香、点茶这些雅事定然有人在坚守,如若不能,借着剧目重温本身亦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吧!

-作者-

溪月弯弯,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