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

铁锤查理 法兰克人民的锤子,欧洲的救星

中世纪影响欧洲格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不是国王的国王 法兰克的卫冕之王

帮助欧洲进入了有功封王 无功不受禄的新时代

组建了当时欧洲最强的军队

上帝在法兰克的代言人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1)

好汉不问过往,英雄不问出处

查理这个人呢,出身不是特别好,他是他爹的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啊,从古至今各朝各代,就没有一个过得好的。因为啥啊 ,因为他这个名份不正。人家有正儿八经生的儿子,凭什么轮到你这个私生子。

但是查理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混得好还被法兰克人民称为他们的铁锤。

他的儿子就是欧洲赫赫有名的矮子丕平,这个‬丕平最出名‬的‬事‬就是‬丕平献‬土‬。他‬把‬自己的‬土地‬献给了‬教皇‬ ,给‬教皇‬成立‬教皇国‬。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2)

宫官世家

查理他家往上很多代都是宫官,类似于世袭制。宫官这个职务呢,本来就是帮皇帝管管钱处理处理私事的,叫宫廷总管 。但是这玩意和咱们古代那些宦官又不一样,宫官属于威力加强版的宦官。因为宦官不能生孩子就不可能存在世袭制, 而宫官却是世袭制的。老当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而且还是世袭制的,这要是某一代皇帝不学无术 ,宫官夺取权利不是很容易的吗。这权利夺过来容易,要想还回去那可就难了。

所以居此职位的人在七世纪已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到八世纪则更成为实际的王国统治者了。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3)

但是古代统治者也不是傻子,就怕后世子孙不争气。所以宫官不设一个,设多个希望能形成互相制衡之势,皇帝能在中间平衡。但是你要是摊上一个完蛋皇帝,这都白扯。

所以等到查理出生的时候,各个宫相和一些独立的国家为了争夺地盘,把这个国家弄的已经是“四分五裂、干戈扰攘”。

铁锤查理

查理他爹是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他们家与纽斯特里亚宫相为争夺全法兰克的领导权,不断进行战争。他爹丕平二世于687年击败纽斯特里亚宫相的军队,集两宫相的大权于一身。他任命两个儿子分别为两国的宫相。714年,丕平二世死,其妻普莱克特鲁德把持大权,因为查理是私生子就将其投进了监狱。不久,纽斯特里亚发生叛乱,查理逃出监狱,召集一些奥斯特拉西亚的军队,镇压了纽斯特里亚的叛乱,将宫相大权集于己身。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4)

当时的法兰克王国,除了内部贵族叛乱之外,还有外族入侵的威胁:萨克森人攻入莱茵地区的法兰克尼亚;阿瓦尔人进入巴伐利亚;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之后渡海来到西班牙,成为法兰克王国最危险的敌人。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5)

面对这样的局势,想要保卫自己的国家。就需要一支强大的部队 所以查理就模仿古罗马军团组建了一支自己的部队。但是他这个部队的人员构成都是一些农民 ,要知道在当时的欧洲 打仗那是贵族的事。

但是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不管任何一支军队,只要赏罚分明、 军饷足、 上升渠道清晰、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打仗,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就不会差。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6)

查理靠着这支部队平定了各地的叛乱,重新统一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和阿奎丹等地。在此期间,查理·马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阿拉伯人在711年征服西班牙后,720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夺取纳尔榜地区,继续北进,攻入法兰克王国的阿奎丹。阿拉伯名将阿布德拉赫曼统率的骑兵,粉碎了当地贵族的抵抗,长驱直入,直抵波亚迭。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7)

查理闻讯,率领一支由奥斯特拉西亚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组成的军队来到都尔。732年10月,两军在今法国境内罗亚尔河之南、都尔与波亚迭之间的原野上发生激战。阿拉伯人虽然是一支久经战斗的军队,但因沿途劫掠财物甚多,士卒无心恋战,结果被法兰克人击退,悄然退走。查理打算趁胜攻取纳尔榜也未成功。都尔之役(或称普瓦提埃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它不仅捍卫了法兰克王国的独立,也阻止了阿拉伯人向西欧的继续深入。查理由于这一战功,名声大振,获得了“马特尔”(意为锤子)的称号。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8)

南征北讨,建立帝国

查理·马特尔在这次战争之后,继续镇压了法兰克王国南部的叛乱,在北方又屡次打败萨克森人和弗里斯人的进攻。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把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东起威塞尔河,西抵大西洋,西南接比利牛斯山,北至北海,使法兰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实际上他已经把法兰克王国的最高统治权操在自己手中了。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9)

这仗也打完了,部队的官兵们也积累了大量军功, 是时候该分分土地了。他就提出了 “采邑制” 这种‬分‬地‬的‬方法。‬就是‬把土地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

起初,采邑制的分封是及身而止,如果封主或受封者有一方死亡,封主和附庸关系即告终止。封主或其继承人如果愿意继续从前的关系,或者受封者之子要继承采邑,都必须重新履行受封仪式,结成新的主从关系。这些规定后来逐渐废弛,到九世纪时,采邑变为世袭领地,但仍以服骑兵役为条件。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10)

这样的话刚开始是挺好的,但是时间长了慢慢不就变成了一个个诸侯国了吗?人就不听你中央政府的了,这是查理怎么也没想到的漏洞。

无冕之王 教皇的代言人

737年,法兰克国王去世,查理·马特没有设立新的国王,自己直接以宫相的名义管理国家。在此期间,他为了缓和与罗马教会的关系,积极支持传教活动,取得了教会的支持。740年,格雷戈里三世封他罗马贵族称号,还把尊贵的圣彼得坟墓的钥匙送给他。查理还答应帮助教皇反对伦巴德人,却不幸于741年逝世,没能实现。

宝石商人查理的小时候(人物传查理马特)(11)

查理·马特享年53岁。他虽然至死也没有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但他已经为他的家族统治法兰克王国奠定了基础。他死后按照传统,把国土平分给两个儿子,卡洛曼和丕平三世。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丕平三世终于登上法兰克王国国王的宝座,建立了加洛林王朝。

纵观查理的一生,一个私生子居然能走到这步,真是一位传奇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