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好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呢)

最近闻听易中天教授被爱新觉罗投诉,原因是点评乾隆时说的历史不当。封建帝王,其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有错么?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错。

如果都来计较这些,某天某人在非议李世民某事时,姓李的不是都要出来指责?隔了十八代、一百代的也出来?

个人觉得易中天教授作为一名历史文化学者,在视频中对乾隆的点评并没有错,反而是爱新觉罗的这位后裔出来声称易中天教授的评论有失公允。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好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呢)(1)

乾隆皇帝有开疆之功,这不容置疑,但他也有让中国错失发展之过。视频中易中天先生还说到了明朝海禁的事情,是不是朱元璋的后裔们也要出来反对一下?

事件缘于一次演讲,易中天先生当时好像是说过这样的话:

……当西方现代文明在文艺复兴以后勃然兴起之时,中华文明衰弱了。什么原因?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明清两代不再开放。明代就已经开始闭关锁国,清代更是变本加厉,正是当时朝廷有诏令片帆不得入海,一艘船都不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的人以里通外国通敌罪论处。东南沿海地区是两宋文明宝贵的、辉煌的、精华的部分,居然被明清两代的统治者搞出了一个数十里宽的无人区。完全断绝了中华文明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机会。结果是什么呢?错失大航海,错失现代化,其实中国原来的航海技术原来是相当先进的。

1974年,在泉州出土了宋代的海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海船的规模和哥伦布的旗舰不相上下,但是禁海令一下,一切免谈。就连见证了中国航海人勇敢和智慧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也全部被烧毁。谁烧的?不知道。学术界有争议,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其中之一就是刚才朱先生演讲的提到的那位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统治中国六十多年,我个人认为,没干什么好事,他是一个XX蛋,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要歌颂他。当然这个航海资料到底是谁烧的,不知道。但是明清两代闭关锁国,尤其是清朝达到极致,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明代有些时期开放了,清代基本上就是封闭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开放则中华民族兴,封闭则中华民族衰。也许这就是我们在讨论如何走进新开放时代必须时刻牢记的经验和教训。

开放、创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关联密切。唐宋之所以兴盛,除了当时的隋朝GDP领跑世界,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也得益于海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朝的兴盛曾引得万国来访;宋朝的对外贸易闻名天下……唐宋的统治者对于海外贸易采用的是开放包容的政策。正是有了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才吸收和融合到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引进许多优良种子与生产技术。

明初朱元璋出于沿海的安全问题(倭寇屡犯沿海),于是下令重启海禁,并下诏“片板不得入海”——这被后来的史家认为是“史上最严禁海令”。有人觉得,正是由于明初这项既定国策,导致曾经给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带来高度繁荣、生机、活力和利益的国际贸易迅速萎缩,以至于中国从此落后于西方,终至晚清的挨打受辱。

而有人也认为禁海并不等于闭关锁国,朱元璋的禁海令更多只是军事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才是罪魁祸首。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由于指南针得到了科学应用,他下西洋时正是我国航海技术达到顶峰之时。可惜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只是为了宣扬国威,朝贡贸易,而并非一般贸易。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也不过是因为明宣宗登基五年了,也不见有人来朝贡所以才安排了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好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呢)(2)

也有人认为郑和有其它目的,但下西洋的初衷一定不在于一般的贸易。尽管如此,他却因七次下西洋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众所周知的《郑和海图》于是也成了一份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可惜的是,《郑和海图》被烧毁,有一传闻说是乾隆干的,但历史上并没有确切记载,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顺治时期,更严的“禁海令”颁布了,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的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这也是浑蛋做法!

乾隆“被骂”王X蛋到底冤不冤呢?我觉得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乾隆被骂王X蛋并不冤!不过,措辞可以委婉点,毕竟也是粗言。

我有许多懂历史的同学,在群里也有高材生一致同意这种看法。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好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呢)(3)

施行闭关锁国的是哪个皇帝呢?是乾隆,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就是他。他自个把大清国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同时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乾隆统治时期也曾号称盛世(康乾盛世),却其实开始处于由盛转衰的十字路口。当时基本上是在消耗康熙朝及雍正朝积累的老本。乾隆的统治期间,还屡现贪污巨案(和绅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他六下江南之行极尽享受铺张之能事,劳民又伤财。

乾隆最大的错误是在对于世界的认识上缺乏战略眼光,当时许多世界上先进的东西(技术)都遭到了闭关自守的清政府的一口回绝。

此后的中国,确切地说嘉庆帝后,国库入不敷出,开始与世界的距离已经渐行渐远——而乾隆的闭关自守让这段距离越来越大,最终白白失去了搭上“工业革命”末班车的机会。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好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呢)(4)

更令人痛恨的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百年苦难的祸源正式开启了!从这一点来说,这样骂一下乾隆确实没什么不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虽也曾起了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固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