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

(文/于晓敏)“516行动”获取了准确可靠的情报,为争夺边境骑线点作战赢得了主动。情报价值受到军、师首长的充分肯定。然而,这次行动也付出了痛心的代价,小分队两名人员牺牲(阳戈和鲁大望被记为烈士),一名人员失踪。确认了阳戈的牺牲,失踪者就是杜朝阳。无人知道阳戈与杜朝阳怎样阻击的情形,两人一名牺牲一名失踪,仅从抢回的牺牲者的遗体看,他们经历了一番惊人的浴血奋战;他们的阻击也是成功的,使舒智强一行顺利与第三战斗小组会合,交接了获取的情报和俘虏。

但上级机关出于谨慎,还是通报了撤销失踪者杜朝阳一等战功的命令。

这基于什么原因?仅仅因为杜朝阳是失踪者吗?

针对杜朝阳失踪问题,上上下下议论纷纷。

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1)

有人推断杜朝阳可能牺牲在大家没有发现的地方;有人猜测杜朝阳可能是受伤后被敌俘虏(就当时敌众我寡的实际情况,被俘的可能性很大);有人吞吞吐吐,最后还是说上构不成结论的一句半句,说杜朝阳在三个月前开战那天凌晨哭个不停,“516行动”前对被俘问题的态度表现的也不鲜明……后面的意思,那就随人想象吧。

但这些终归是猜测、推断和想象,可以说明问题的线索有两个:

首先,舒智强率队寻找阳戈和杜朝阳的当时,虽未找到杜朝阳,但发现了杜朝阳所携带的军帽、帆布绑带和小型步话机。军帽和帆布绑带落在同一地方,步话机在不远处。这就非常容易给人呈现这样一种可能——杜朝阳在被俘时,竭尽全力挣扎而使这些东西脱落了……

最重要的线索是在不多日后给出的。Y方与我方交涉尽快遣返被小分队先后捕获的三个Y国军官。我方此时也向Y方提出我一名人员至今从Y国未归的情况,要求给出答复。Y方一天后的答复是:承认当时曾抓到一中方人员,但那人未经受审就很快失踪了。

就此,有两个关键词引起我方重视——“抓到”“失踪”。虽然“抓到”这个词不够规范,但提示了失踪者的“经历”。

机关就低不就高,就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来对待,提出先撤销杜朝阳一等战功的意见。而这个意见也是有理由建立的——

在作战期间,某部就曾出现过将被俘人员误认为牺牲烈士的事例,甚至使军委一项将要命名“英雄模范”的行动紧急叫停。解放军总政治部还因此严令参战部队今后“注意核实英雄模范事迹”,慎防再摆“乌龙”。

甚至还有人这样考虑:杜朝阳是懂Y国语言的特种兵,也许被俘后,对方永远不会对外公布他的下落。他将经过训练后,成为Y国的秘密特工。

敌我交换二、三月份交战期间的俘虏事宜,将于五月二十日以后开始分批次遣返。杜朝阳的失踪是在近期,音讯可能到达的时间晚,下落有待浮现。我方俘虏敌方武装人员一千三百多名,敌方俘虏我方人员两百三十多名。大家都不希望杜朝阳再填在我方两百多名俘虏名单中。

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2)

关于杜朝阳作为失踪人员的定位,这个时候发生了争议,杜朝阳成了一个“悬空”人物。这话怎么讲呢?杜朝阳的编制是在军区特战团,但执行任务是脱离了特战团而由S师红军团组织指挥和保障的,人是在你红军团不见踪迹的。就是说无论是特战团还是红军团都有理由拒绝杜朝阳作为失踪人员的所属性。都知道,在结束不久的自卫还击作战中,S师无一被俘、无一失踪。军区特战团除了整建制抽出特一连参加作战,其余都未参战。S师无一被俘、无一失踪的荣耀,包括特一连人员在内。这么一说,两个团队,哪个愿意承担杜朝阳的失踪呢?其实杜朝阳的隶属还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担心“乌龙”。杜朝阳的失踪,成了部队上特殊中的特殊。就因为杜朝阳的“特殊”原因,致使在七月份军委关于将作战期间失踪人员划定为烈士的规定出台后,杜朝阳也未被划入烈士之列。但这并不表明部队把他视为一枚丢弃的棋子,而只要查无下落,这个事件就成了一块没有驱走的暗淡。而之于一个家庭,却是特殊中的非常特殊,这种暗淡等同于无边的黑暗。

阳戈的牺牲,对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战争幸存者们震动很大,两个多月没有战事,没有人牺牲,在那么多天激烈的反击战中都活着回来了,他们这出去一天就没了。尤其听说阳戈遗体的形态,认识他的人记起他感人至深的音容笑貌,记起他儒雅和英气兼容一身的气质,记起他战场上的英勇机智,记起他的青年博学,他让人深深惋惜。红军团的许多官兵都见过阳戈,把他视为军区特战团的形象标志,也可以说是整个G大军区的形象标志,羡慕他、赞美他。一时间,获取重要情报的喜悦和失去阳戈和鲁大望的痛惜在官兵中交织和发酵。

“唉,打仗死人正常,我方两亡一失踪,获得了重要情报,并打死打伤不下五十个敌人,与他们一比十几的比例伤亡,也算赚了。”有人安慰着说。

“这没有可比性。这次侦察,得不偿失,无论情报有多少价值,我们终归会打败对手的。像阳戈这样少有的人,拿一千个敌人的命也抵不了。”有人这样反驳。

还有埋怨的:“带队的舒智强是很优秀,但他春风得意,有些骄傲了,指挥上有差池。”

……

有些议论,就来自师、团机关。师、团首长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积极的,与其大家私下议论,不如组织一次“战例分析会”,大家都好好悟一悟。

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3)

燕明衢师长亲自坐镇,红军团团长、政委主持,各营、连一名干部代表,师、团机关各科、股一名干部代表,担负“516行动”任务的十名官兵列会。A5军作训处正副处长、侦察处正副处长被请到会场,还特请了来红军团调研的两名军校教员出席。

团长说:“在战例分析之前,我首先向大家检讨,这次出境侦察作战,是由我们红军团组织指挥和保障的,我在这里不多说什么了,我只请求组织对我处分。我开场白就三点,也是燕师长的意见:剖析战例,在实践的摸索中探讨侦察作战方式;检讨利弊得失,总结经验;讨论各抒己见,据实论理,不设框框。先由特战团副参谋长舒智强介绍侦察作战经过。”

舒智强打开了投影仪,将“516行动”地域的地图投到银幕上,红笔勾出的是出境侦察的往返路线,蓝笔勾出的是敌军追击路线,黑圈是侦察获取敌人情报的目标点。舒智强指着图上标出的几个三角节点说:“从小分队潜伏出发地直抵敌师部,图上为十二公里,我们凭经验按实际十五公里计算时间和体能消耗。依据渗入路线的地形地貌,我们分成三个作战小组,第一小组六人,由特一连连长阳戈带队,潜入敌师部抵近侦察,相机捕获敌军官或获取机密文件;第二小组八人,由我带队,选在瓦河拐弯处的左侧高地,作为第一小组的接应和掩护;第三小组八人,由特一连安马副连长带队,负责对一、二小组的接应、支援以及对后方的联络任务,接应地点选在我边境向南的突出部,连接团指挥所的有线通信和探明无雷线路,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可即时向团指挥所报告,直至请求预备分队支援,并呼唤炮兵群火力援助。我们在十七日早晨……”

舒智强介绍的仔细,大家听的仔细。

团政委在舒智强介绍完此次出境侦察的全过程后,提议大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开始讨论。最先发言的竟是红军团尖刀营营长赵子毓,他说:

“境外行动路线的选择无可挑剔,小分队隐蔽执行任务,不可能带着排雷兵出动的,完全避开了地雷阵,很不易。”

“我也说两句。”师作训科王科长的语气挺客气,“说到行动检讨,我认为三个作战小组的距离稍远了一点儿,是不是容易造成支援接应不及时?如分成四个小组可能就好一些吧。”

“我来说一下。”师侦察科李科长紧接着开腔,“很显然,第二小组驰援第一小组两次都不够及时,延误了最佳接应时间,一步错过步步错过,造成了最终的损失。不是你们的速度都不快,是你们对天气、地理、水文等自然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估计的不够全面,下了一夜大雨,肯定引起溪河暴涨,道路湿滑,你们事先没有考虑针对措施。”李科长说到这里又补充一句,“当然,我对舒智强副参谋长整个的组织指挥和英勇行动是充分肯定的。”

“有个问题,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军校来调研的吉教官扶一扶眼镜框,语气平和地说道,“通常执行侦察捕俘行动的编制分组是按侦察组、捕俘组、火力组配置的。出发是按侦察组、捕俘组、火力组的去往顺序,捕俘后按捕俘组在前,侦察组跟上,火力组断后的顺序回返。这次行动的模式很新,我在琢磨这个问题。”

“我是个炮筒,今天放一炮。”炮兵营张营长说,“我认为第一小组的人员安排少了。我也很纳闷,刚才舒副参谋长介绍说,第一小组回撤的路线是安全的,我想,敌人从师部来追也需要时间,作为特种兵,即便有敌人追,在丛林里敌人也是跑不过他们的,何况第二小组与第三小组会合很快,你们也很快去接应第一小组了,怎么感觉牺牲的阳戈和失踪的杜朝阳遇到了天兵一样,喷火器那玩意儿敌军使用也不多见,从哪儿这么快杀出的敌人呢,显然你们事先没有发现,没有防范,作为指挥员,是不缜密的。”

“对,这点很关键。”有人附和道。

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4)

“请允许我补充一下。”舒智强诚恳地说,“在这次行动前,我们注意到这个方向,曾多次潜伏过去观察,一直没有发现驻军。捕获的俘虏交代,这个来自总部的配备有喷火器的独立特务连,是当天早上要经过那里。这个变化我们没有估计到,确有失误。”

“这次侦察行动总体上很有价值,积累了一次经验。我考虑,小分队在下雨的情况下没有中断行动,对虎穴取子的潜伏有利,但加大了回返的难度。小分队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都是高尚的,都应该记功。但我这几天心里有些堵,我与阳戈和鲁大望是战友,也许因为我同他们感情太深了,都那么年轻,那么干练,就这么走了,想必舒智强副参谋长的心情比我还沉痛……”红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丁一钊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坐在丁一钊身边的赵子毓眼圈也红了,连连点着头。

“我也有同感。”A5军作训处汪潮风处长接过话头说,“前几天,军长和政委找我谈训练和人才的事,其间谈得最多的话题是说经过这次自卫还击作战,锻炼考验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优秀干部,这是最为宝贵的财富。特别提到希望从军区请求像舒智强和阳戈这样难得的同志到我们军来任职,这个愿望非常强烈。我与阳戈在战前、战中、战后有过多次接触,认定他是尖子中的尖子,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位年轻人对我触动很大,小小年纪,读过很多书,对很多问题思考深入,心地阳光,踏实厚重,人也帅气。论年纪,我都快赶上他的长辈了,但许多方面自叹弗如。我有时想,阳戈将来必是将才。听到他牺牲的消息,我流泪了……”

丁一钊和汪潮风的发言,拨动了大家的情感,引起了共鸣。大家纷纷议论和插话,会议开得像是对阳戈的追思会。

燕明衢师长做总结,肯定这次侦察作战是一次胜仗,但表明经验和教训同在。他交代舒智强和丁一钊负责写出总结报告,先经团党委讨论修订后逐级上报。一向沉稳的燕明衢这次有些动容,他看了一眼会场,深叹了一口气说:“汪处长的发言是真情实感,触痛了我的心结。这次行动,除获得有重大价值的情报外,在敌我伤亡对比上,我方的胜利是显著的。但正像有些同志讲的:数量不能概括一切。两名烈士和失踪的战士都是难得的战斗骨干,特别是阳戈同志的牺牲,是个重大损失。打仗是要死人的,每一个战士的生死都是无价的。但如果想远些,想到我军即将迎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才问题上需深谋远略,我深感对阳戈这次行动的使用上,是欠思量的,没有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会发生。阳戈同志不是不可以牺牲,但不是在一个战术行动上去牺牲。能完成这次任务的人很多,而能胜任较大规模作战指挥的以及和平时期部队建设的人才,却不是很多。阳戈已在反击战中多次展现出他的不凡指挥能力,他的学养也是许多同辈人不可比的。真是天妒英才啊!”他停顿话语,喉咙吞咽一口继续说,“阳戈的过早牺牲,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批准了这次侦察作战方案,将阳戈连长放在最危险的位置。这不是组织纪律原则上的不当,而是一个领导爱才惜才意识的缺失。总结报告中,要写上我的检讨。舒智强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责任。”

舒智强站起来,沉重地说:“师长说的这个责任,主要在我本人。我的主要问题,只想到让阳戈上一组,完成任务万无一失,人员安排上的重大失误,最不愿当俘虏的人牺牲了。参与侦察作战的所有同志都应立功和表扬,作为指挥者,我请求降职。”

会议结束时,大家都过来与舒智强握握手。

会后第三天吃过晚饭,舒智强约了丁一钊,提出一起去师野战医院看看华翎。丁一钊说:“你早该去看看她,这女孩救了你一命哪!”

“是啊,我的血管流着她的血,我这一辈子对她都感恩不尽。也不光为这个,让我揪心的,听说那天她在阳戈遗体旁惊吓又悲伤,当场昏过去了,两天才醒。不知现在怎样了。这些天我忙着做总结,没顾上去看看她哪。”舒智强很内疚地说。

丁一钊想起了什么,说:“咱们不能空手去呀,我这里正好有一包上好的大白兔奶糖,入口即化,女孩子都喜欢吃糖,咱们带去,你再弄一束花吧,啊!”

“这好办。”舒智强大步流星地来到一家农院,塞给户主两块钱要买月季花。月季花当时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至多一分钱一支。两块钱的月季花是个什么概念?户主执意不收,被舒智强挡了回去。这院子里的月季花正开得争先恐后,摇曳生姿。女主人带着月季花一样的笑脸,采了一捧月季花,拔掉芒刺,扎成花束递给舒智强。

舒智强与丁一钊一阵风似的到了师医院。女兵们看见他俩时,竟然好几个人的脸上泛了红。大英雄谁不知道?看他们两个板板整整的着装,竟带着花带着糖,美男子的这般情形出场,说不清什么感觉。哦,大白兔和月季花,够浪漫耀人的!一个女孩也许不敢靠前,可她们是一群啊,她们嘻嘻哈哈围了过来。丁一钊笑着说:“哎,三八节早过了,五一节也过了,今天可不是来慰问你们女同胞的,是来看病号的,华翎在吗?”一个灵活的小女兵蹦蹦跳跳地叫出了华翎。

华翎先向两位首长敬礼,泪水紧接着滑落下来。众人都默然。一个岁数稍大的女兵挽着华翎,招呼两位首长到院内一株大榕树下的条凳上坐。几个女兵还弄来了茶水。华翎把大白兔奶糖分给女兵们,悠悠地说:“姐妹去玩吧,首长有话对我说哩。”

舒智强怔怔地看着华翎,怜爱地说:“翎儿妹妹,你怎么瘦了好多?”丁一钊也说:“像生了场大病,哎……”

华翎咬着嘴唇,不由自主地捧起了那束月季花,眼泪又无声地流出来,一颗一颗落在花朵上。

太阳已经落山,虚弱的白昼光里,同时感到夜的暗淡。红色月季花被光线罩上了一层紫色。华翎低垂眼帘,眼泪洗过的密密睫毛像闪光的雨幕。大白兔糖纸上的兔子在傍晚的微风中安静下来,包裹在一枚枚糖纸里面的乳香柔柔的奶糖华翎一颗都没有吃。一种深长思念的忧伤在没有全黑的傍晚流动于榕树下。舒智强突然感觉心如刀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是丁一钊打破了沉寂,他用一种特别理解的口吻说:“小华妹妹,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刚过二八年华,本不该经历这些,可你经历了,而且表现非凡,所以你是与众不同的姑娘。阳戈、朝阳两位你亲哥一样的人离你而去了,但还有智强我们俩,还有许多战友呢。我和智强都大你十来岁,是大哥哥了,常言道‘长兄如父’,你看我们够格吗?”

华翎破涕为笑:“为父你们不够格,大哥哥是名副其实的了。”她抬起目光轻声说,“我总是不肯相信阳戈他会死的,我时时觉得他还在哩。我不能理解他和朝阳怎么一下子就消失了呢。”

对越反击战有哪些突击队(边境反击战敌后行动胜利)(5)

红军团党委讨论修订了舒智强和丁一钊负责写出的“516行动”侦察作战的总结报告,逐级上报到军区党委。首长们表现出少有的重视程度,参谋长亲自加写了按语,用通报转发全战区团以上单位。通报充分肯定了侦察行动取得的胜利,肯定了战例剖析和检讨的态度,表彰了舒智强等有功人员。同意燕明衢、舒智强所做的自我批评,并批准舒智强请求免去特战团副参谋长职务,改任他为特战团一营副营长并代理营长(原一营营长改任团副参谋长)。

这件事的全过程对部队的影响很大,引起了很多青年军官的思考。舒智强虽然被降职一级,却带来了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宁,他觉得只有降职处分,才能对失去阳戈这样杰出的青年军官承担责任,才能给广大官兵一个交代。他回到特战团后,还接到了燕明衢师长的电话,燕师长鼓励他不要泄劲儿,要明了这是组织对他的磨砺,不是夭折他,要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担当感。

舒智强在特战团一营代理营长的任上生龙活虎,严谨踏实。原先对他不服气的人、嫉妒他的人,反而觉得对舒智强处分过重了。又有了这样议论:“打了胜仗,还受降职处分,这不合理。”更多人感受到党组织的原则性和对干部的爱护,这件事办得好,在部队中形成了有利于人才竞相成长的良好生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