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

麻烦多多点赞~转发~关注,

好好学习,继续加油!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 特种设备基础知识 (2-3分)

第二节 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1-2分)【本文分享上半部分】

第三节 锅炉安全技术(2-3分)

第四节 气瓶安全技术 (3-4分)

第五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3-4分)

第六节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2-3分)

第七节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4-5分)

第八节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2-3分)

第九节 客运索道安全技术(1-2分)

第十节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1-2分)


第二节 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一、锅炉事故

(一)锅炉事故特点

(二)锅炉事故发生原因

(1)超压运行。

(2)超温运行。

(3)锅炉水位异常。

(4)水质管理不善。

(5)水循环被破坏。

(6)违章操作。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1)

(三)锅炉事故应急措施

(1)司炉人员立即判断和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发生重大事故和爆炸事故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2)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时,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3)发生锅炉重大事故时,要停止供给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熄灭和清除炉膛内的燃料,严禁向炉膛浇水灭火,用黄砂或湿煤灰将火压灭;打开炉门、灰门,烟风道闸门等,以冷却炉子;切断锅炉与蒸汽总管的联系,打开锅筒上放空排放或安全阀以及过热器出口集箱和疏水阀;向锅炉内进水、放水,加速锅炉的冷却;但是严重缺水事故时,切勿向炉内进水。

(四)锅炉事故及预防

1.锅炉爆炸事故

(1)水蒸气爆炸。

(2)超压爆炸。

(3)缺陷导致爆炸。

(4)严重缺水爆炸。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2)

2.缺水事故

(1)锅炉缺水的后果

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缺水事故。

1)缺水表象

锅炉缺水时,水位表内发白发亮。低水位警报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2)后果

严重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烧塌,胀口渗漏,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如锅炉缺水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锅炉爆炸。

(2)常见的锅炉缺水原因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擅离职守。

2)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

3)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

4)给水设备故障。

5)操作人员排污后忘记关闭排污阀或排污阀泄露。

6)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爆破漏水。

(3)锅炉缺水的处理

发现锅炉缺水时,应首先判断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然后酌情予以不同的处理。

通过“叫水”判断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

轻微缺水:立即向锅炉上水;水位仍不能恢复正常,应立即停炉检查。

严重缺水:必须紧急停炉。

在未判定缺水程度或者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严禁给锅炉上水,以免造成锅炉爆炸事故。

“叫水”操作:

1)打开水位表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和水连管。

2)关闭水位表的汽连管旋塞,关闭放水旋塞。

3)如果此时水位表中有水位出现,则为轻微

缺水。如果没有水位出现,属于严重缺水。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3)

3.满水事故

(1)满水事故的后果

1)表象

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称为锅炉满水。锅炉满水时,水位表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 结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2)后果

严重满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会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因此其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损害以至破坏过热器。

(2)常见的满水原因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者运行人员擅离职守,放弃了对水位及其他仪表的监视。

2) 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

3) 水位报警器及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又未能及时发现。

(3)处理措施

1)发现锅炉满水后,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水位表有无故障。

2)确认满水后,应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及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

3)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及各疏水阀。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4)

4.汽水共腾

(1)汽水共腾的后果

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

发生汽水共腾时

1)水位表内也出现泡沬,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

2)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3)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汽水共腾与满水一样,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及水击振动,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

(2)形成汽水共腾原因

1)锅水品质太差(悬浮物、盐量太高、粘度太高)。

2)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当水位高、负荷增加过快、压力降低过速时,会使水面汽化加剧,造成水面波动及蒸汽带水。

(3)汽水共腾的处理

1)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

2)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

3)全开连续排污阀,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

5. 锅炉爆管

(1)爆管后果

炉管爆破指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在运行中爆破,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管子爆破及烟管爆破。炉管爆破时,往往能听到爆破声,随之水位降低,蒸汽及给水压力下降,炉膛或烟道中有汽水喷出的声响,负压减小,燃烧不稳定,给水流量明显地大于蒸汽流量。

(2)爆管处理

炉管爆破时,通常必须紧急停炉修理。

6.省煤器损坏

(1)省煤器损坏的后果

1)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2)严重时,锅炉水位下降,过热蒸汽温度上升。

3)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响,烟道潮湿或漏水,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阻力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大。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5)

(2)省煤器损坏原因

1)烟速过高或烟气含灰量过大,飞灰磨损严重。

2)给水品质差,特别是未除氧,管子严重腐蚀。

3)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低于其酸露点,在省煤器出口段烟气侧产生酸性腐蚀。

4)材质缺陷或制造安装时的缺陷导致破裂。

5)水击或炉膛、烟道爆炸、剧烈振动损坏等。

(3)省煤器损坏处理

省煤器损坏时,如能通过直接上水管给锅炉上水,并使烟气经旁通烟道流出,则可不停炉进行省煤器修理,否则必须停炉进行修理。

7. 过热器损坏

(1)过热器损坏的后果

过热器损坏主要指过热器爆管。

1)事故发生后,蒸汽流量明显下降,且不正常的小于给水流量。

2)过热蒸汽温度上升,压力下降。

3)过热器附近有明显声响,炉膛负压减小,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降低。过热器损坏通常需要停炉修理。

(2)过热器损坏的原因

1)锅炉满水、汽水共腾或汽水分离效果差而造成过热器内进水结垢,导致过热爆管。

2)受热偏差或流量偏差使个别过热器管子超温而爆管。

3)启动、停炉时对过热器保护不善而导致过热爆管。

4)工况变动(负荷变化、给水温度变化、燃料变化等)使过热蒸汽温度上升,造成金属超温爆管。

5)材质缺陷或材质错用(如在需要用合金钢的过热器上错用了碳素钢)。

6)制造或安装时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焊接缺陷。

7)管内异物堵塞。

8)被烟气中的飞灰严重磨损。

9)吹灰不当,损坏管壁等。

(3)过热器损坏处理

过热器损坏通常需要停炉修理。

8.水击事故

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并在管道中传播的现象,叫水击。

(1)水击事故的后果

发生水击时管道承受的压力骤然升高,发生猛烈振动并发出巨大声响,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2)水击事故原因

易于产生水击的部位有:给水管道、省煤器、过热器、锅筒等。

1)给水管道水击:由于阀门关闭或开启过快。

2)省煤器水击:一是大量蒸汽与水接触冷凝,产生低压区。二是阀门的突然开闭。

3)过热器管道水击:由于蒸汽管道内出现水,造成蒸汽冷凝,形成压力降低区。

4)锅筒水击: 上锅筒大量低温进水造成蒸汽凝结,使压力降低而导致水击;下锅筒进汽速度太快,蒸汽迅速冷凝形成低压区,造成水击。

(3)水击事故预防措施

1)给水管道和省煤器管道的阀门启闭不应过于频繁,开闭速度要缓慢。

2)对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要严格控制,使之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0℃。

3)防止满水和汽水共腾事故,暖管之前应彻底疏水。

4)上锅筒进水速度缓慢,下锅筒进汽速度缓慢。

9.炉膛爆炸事故

(1)炉膛爆炸事故结果

正压爆炸:炉膛爆炸是指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性混合物瞬间同时爆燃,从而使炉膛烟气侧压力突然升高,超过了设计允许值而造成水冷壁、刚性梁及炉顶、炉墙破坏的现象。

负压爆炸:即在送风机突然停转时,引风机继续运转,烟气侧压力急降,造成炉膛、刚性梁及炉墙破坏的现象。

炉膛爆炸(外爆)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燃料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

二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

三是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2)引起炉膛爆炸的主要原因

一是设计上的安全缺陷和结构强度缺陷。

二是操作人员的误判断、误操作等,此类事故占炉膛爆炸事故总数的90%以上。

(3)炉膛爆炸的预防措施

1)为防止炉膛爆炸事故的发生,应根据锅炉的容量和大小,装设可靠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联锁、报警、跳闸系统及点火程序,熄火程序控制系统。同时,尽量提高炉膛及刚性梁的抗爆能力。

2)在启动锅炉点火时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点火。

严禁采用“爆燃法”,点火失败后,应先通风吹扫5-10min,然后才能重新点火。

10.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1)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事故结果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主要发生在燃油锅炉上。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常将空气预热器、省煤器破坏。

(2)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事故原因

1)可燃物在尾部烟道积存。

2)可燃物达到着火的温度。

3)保持一定空气的含量。

(3)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的预防

1)防止尾部烟道二次燃烧,要提高燃烧效率,尽可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减少锅炉的启停次数。

2)加强尾部受热面的吹灰。

3)保证烟道各种门孔及烟气挡板的密封良好。

4)应在燃油锅炉的尾部烟道上装设灭火装置。

11.锅炉结渣

锅炉结渣,指灰渣在高温下黏结于受热面、炉墙、炉排之上并越积越多的现象。由于煤粉炉炉膛温度较高,煤粉燃烧后细灰呈飞腾状态,更易在受热面结渣。

(1)锅炉结渣结果

1)结渣使受热面吸热能力减弱,降低锅炉的出力和效率。

2)局部水冷壁管结渣会影响和破坏水循环,甚至造成水循环故障。

3)结渣会造成过热蒸汽温度的变化,使过热器金属超温。

4)严重的结渣会妨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被迫停炉。

(2)产生结渣的原因

主要是煤的灰渣熔点低,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等。

(3)预防结渣措施

1)应在设计上要控制炉膛燃烧热负荷,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使之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控制水冷壁间距不要太大,而要把炉膛出口处受热面管间距拉开。

2)在运行上要避免超负荷运行。控制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和火焰冲墙。

3)要控制送煤量,均匀送煤,及时调整燃料层和煤层厚度。

4)清渣应在负荷较低、燃烧稳定时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防护和安全。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6)

二、压力容器事故

(一)压力容器事故特点

(1)超压、过热、腐蚀、磨损均有可能导致爆炸、撕裂等事故。

(2)设备本身被毁,且波及周围设备、建筑和人群。

(3)重大爆炸事故,有毒介质大量外溢会造成人畜中毒,可燃介质泄漏会引发重大的火灾和二次爆炸事故。

(二)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原因

(1)结构不合理、材质不合格、焊接质量差、受压元件强度不够以及其他设计制造方面原因。

(2)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

(3)运行中超压、超负荷、超温,违反纪律、违章作业、超期检验,操作人员不懂技术等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发生。

(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

1.超压超温应急措施

(1)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

(2)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

(3)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

(4)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5)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2.介质泄漏应急措施

(1)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2)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3)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四)压力容器事故及预防

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危害

(1)压力容器爆炸

物理爆炸: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以高速释放内在能量。

化学爆炸:介质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生产高压、高温。

化学爆炸危害程度往往比物理爆炸更为严重。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7)

(2)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

1)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

2)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3)介质伤害。主要是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蒸汽的烫伤。

4)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5)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危害。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开关盖频繁,在容器泄压未尽前或带压下打开端盖,以及端盖未完全闭合就升压,极易造成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上讲义课件)(8)

2. 压力容器泄漏事故及危害

压力容器泄漏的危害:

(1)有毒介质伤害。

(2)爆炸及燃烧危害。

(3)高温灼烫伤。

3.压力容器事故的预防

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发生下列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运行:

1)超温、超压、超负荷时,采取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

2)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等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撞击等直接威胁容器安全运行的情况。

6)充装过量。

7)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

8)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好好学习,耐心用心恒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油各位

帮忙转发,点赞,关注,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