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后萧燕燕介绍(一代女杰萧燕燕带我们从燕云台走进风云大辽)

近期由唐嫣主演的叙述辽国承天太后传奇一生的电视剧《燕云台》在网络上可谓红极一时,这位堪称契丹版的武媚娘有着怎样叱咤风云的不凡人生?今天我们就来闲谈一番,了解一下契丹辽国和这位风华绝代的盖世女英豪。

契丹、奚、室韦、靺鞨四族在唐时并称东胡,也是唐王朝东北部边陲极力防患的四大部族,契丹和奚部族对唐朝构成的威胁尤为突出,所以从唐高宗至唐玄宗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军队屡屡对契丹和奚族进行清剿,后来的安禄山被任命为河北三镇节度使,就是为了专门对付契丹和奚族,奚族最终被彻底消灭了,在更北方的室韦后来成了蒙古族,而靺鞨后来变成了女真族,还建立了金国,也算是清朝满族人的远祖。最后契丹人因为中原发生安史之乱,唐军无暇东顾而逃过一劫,并在辽河辽东一代繁衍壮大,甚至接受唐朝的册封参与了平叛的战争。因此它的封建文明程度受此影响而逐渐超越其他部族,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辽太后萧燕燕介绍(一代女杰萧燕燕带我们从燕云台走进风云大辽)(1)

唐朝灭亡之时,契丹人也基本形成了一个半奴隶制半封建化的国家,并逐步朝完全封建化发展,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受汉臣韩延徽等人的影响,决心称帝立国,甚至自称耶律氏为汉朝刘氏苗裔,以显示自己超越部族统治的野心,耶律阿保机为拉拢回鹘汗国,并消除西面的隐患,便娶了回鹘女述律氏为妻,并立为皇后,又为了使述律氏参与契丹国政,辅其成就大业,又将述律氏改为汉人大姓萧氏(契丹萧氏的来由应该和隋炀帝萧皇后流落漠北有关,而隋炀帝的萧后又出自南梁萧氏皇族,可谓门第名望都相当之高),不过后来金国灭辽之后,耶律、萧氏两姓为躲避金人的毁灭性打击,又改成了女真姓,分别是移刺氏和石抹氏,金国末年时,这两姓的秘密也因天下大乱而不再讳莫如深,变成了公开于众的秘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契丹辽国,全国只有两个姓氏,一个是皇族耶律氏,另一个便是后族萧氏,平民百姓除汉人外几乎都没有正式的姓氏。名臣猛将多被赐以皇族姓氏或后族姓氏,每个时期赐姓的变化也能看出契丹国内耶律氏和萧氏两股势力的此消彼长。契丹立国发迹于辽东辽河畔,所以后来以"辽"为国号,契丹语中辽有“坚如镔铁”之意,不过后来的女真人立国号为金,似乎有取“金更坚胜于铁"之意,是有意贬斥辽国终究如铁锈斑斑,不堪一击吧!

辽太后萧燕燕介绍(一代女杰萧燕燕带我们从燕云台走进风云大辽)(2)

却说辽国太祖阿保机死后,次子太宗即位,他的哥哥东丹王耶律培便逃到了中原,改名为李赞华,太宗追击李赞华,领兵入侵了中原,后来死在征途之中,当年大臣们慑于述律太后的威名,才同意废东丹王而立太宗,现如今太宗死,大臣们便将东丹王的长子立为皇帝,是为世宗(古时世宗这个庙号常用于世系变更,非直系嫡传或父子相传的即位之君一般都会被称世宗,如汉武帝、明嘉靖帝、清雍正帝,而世祖则用于除世系变更外,更有开创新局或中兴颓势之主,像汉光武帝、魏文帝、清顺治帝)。却说辽世宗即位,可世宗的奶奶独臂神后述律老太后很是不服,她是想把皇后继续传给他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结果双方起了争战,独臂神后兵败只得承认世宗皇位,可世宗自小就是在惊惶中长大,所以毫无安全感,而且生性多疑,最后导致拥立他的功臣们惧怕被诛,而突然将其弑杀。

世宗死后,大臣们又为了缓解各方势力的矛盾,再一次拥立了太宗系的皇子,即辽世宗长子,史称辽穆宗。穆宗即位后,也一直生活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惶惶不可终日,只好整天酗酒昏睡,竟被称之为“睡王”,穆宗不但好酒嗜睡,而且还残忍好杀,动不动就亲自手刃身边的侍从,杀完后又继续倒头酣睡,完全不当一回事。没多久,穆宗身边剩余的侍从为求一线生机,忍无可忍把这个性情乖戾、喜怒无常的君王杀死在睡梦中。穆宗死后,朝臣们又因皇位问题发生了争执,最后穆宗的弟弟,也就是太宗次子耶律贤被其妻萧绰家族鼎力扶持,登上了皇帝之位,是为辽景宗,也就是《燕云台》中女主角萧燕燕(萧绰)的丈夫。

辽景宗即位后,辽国皇室的争端才渐渐平息,皇位的传承也渐渐趋于平稳,取而代之的便是以帝后为首的耶律氏和萧氏两大家族的权势之争。辽景宗死后萧绰垂帘听政,主管辽国政权,并发动了对北宋的南侵战争,最终彻底打掉了宋朝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痴心妄想,还签订了“澶渊之盟”,逼迫宋朝每年向辽国交付30万的岁币作为避免辽军南侵的保护费,且又将宋朝皇帝认作了侄儿,逢年过节、生辰寿诞还得接礼受拜,这位让朝中域外都谈之色变的太后萧燕燕,又受群臣拥戴,上尊号为承天太后,真是对外风光无限,对内权倾一时。

辽太后萧燕燕介绍(一代女杰萧燕燕带我们从燕云台走进风云大辽)(3)

却说萧太后把持朝政,个人生活也不免寂寞,身边便多了一个体己贴心的男宠——汉人大臣晋王韩延寿,也就是《燕云台》中的韩德让,她和韩德让的关系在辽国早就公之于众,毫无避讳。萧太后之子皇帝辽圣宗也并未对此反感,反而对韩德让的忠心和贤能相当满意,这或许是契丹风俗和汉人伦常大为迥异之处,不过在九十年代出品的电影《辽国萧太后》和当前热播的《燕云台》中描述的韩德让,都讲他和萧绰年轻便相识,一直青梅竹马,就像戏说中讲慈禧和荣禄那样,其实这都是不符合实史的。当年慕青主演的《辽国萧太后》也是相当的好看,特别是在大雪纷飞的雪原取景,来烘托地处北国的大辽那磅礴苍凉的风貌,以喻示着这位为英杰女性最终也像北国的山川一样坚忍而顽强。

萧太后在各种戏剧说当中也一直都是宋朝忠义杨家将的劲敌,敌我双方对彼此都是又敬又畏又怜又不可相容,这也不得不堪称为一段传奇。话说回来,韩德让和萧太后在辽国的关系也被视为正常夫妻,在契丹风俗当中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与萧太后共榻同座的景象,却把注重纲常礼法的宋人惊得瞠目结舌,无法理解。借用现代时兴的一句话来说“真爱是往往无法理解的。”这应该是一句比较中肯的诠释,后来萧太后与韩德让还合葬在了一个陵墓中,韩德让也是唯一一个入葬大辽皇族陵寝的汉臣,可见这份真情终究赢得了它应得的殊荣和应有的归宿。

闲话燕云十六州之得失终极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