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连横技巧(二楷书短横中横)

第一讲是关于长横的写法,这一讲是关于楷书短横、中横的写法。

然后, 就可以谈谈不同的横在实战中的具体用法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实战是指楷书的实战,行草隶篆等等暂时不涉及。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贪多嚼不烂——凡事总要有个过程。

先上短横、中横的图,长横一并列入供对比,与诸君共勉:

楷书连横技巧(二楷书短横中横)(1)

短横斜度最大,中间不要上凸,有时甚至有微微下凹

楷书连横技巧(二楷书短横中横)(2)

中横写法与长横类似,上斜角度比长横略大比短横略小,中间上凸比长横更轻微。

楷书连横技巧(二楷书短横中横)(3)

长横

三种横的写法,总的来讲就是左低右高(扛肩);简单点说就是,横越长上斜角度越小,反之则越大;复杂点说,就还涉及到起笔位置的判断,起笔的微妙角度,行笔力度角度弧度的控制,收笔的时机把握、笔尖移动距离和力度等。单独练横也不行,还得选字练习,在这些例字中观察横的变化无常!以后如果学到其它笔画,同样可在例字中观察。孤立地观察个体,和在一个有机整体中观察个体,是不一样的。我们观察得越仔细,收获就越大,感悟也越深。这个过程,书家们称之为读帖(可理解为把字帖上的字当小说读)。既然要读帖,自然还要准备一本心仪的字帖了,古代的当然好,不过都是繁体,当代的一些名家也不错的,反正我感觉比我们强太多——关键是自己喜欢就成。

下面请看相关视频演示及常见的书写误区:

点击了解更多,观看高清竹山涂鸦短横中横视频,欢迎诸君加关交流,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