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四批教师培训班 案例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湖南第四批教师培训班 案例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十四五”期间,教师培训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由于我国教师队伍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差异性大、需求更新快,精准培训是深入推进教师培训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教师培训“专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所在。由冯晓英、林世员编著,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培训发展报告(2021)》显示,精准培训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尤其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充分证明,信息技术可以支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效果的精准培训。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化为精准培训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手段,将深入推进精准培训,助力教师培训改革跑出加速度,从而实现提质增效、赋能教师发展的目标。

案例二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师精准培养的“湖南模式”

教师培训是个生态系统,要从体制机制、团队建设、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着眼构建区域教师培训生态,跳出为项目做项目的圈子。

湖南第四批教师培训班 案例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2)

专业培训者是培训持续开展的助推者、深入实施的践行者,是培训内容形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是项目演进、绩效实现的专业队伍。为加强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鉴于此,湖南省教育厅于2016年发文,在国内率先启动省级教师培训师培养工程。

该项目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具体探索实施。中心以“国培计划”高端研修项目为载体,五年内分四个批次举办研修班,采用“集中培训 网络研修”的混合式研修方式,对400名培养对象进行了专业化、系统性培训,打造了一支有格局、有底蕴、专业化的省级教师培训师队伍。

“双育”理念下的“T-P-S-P”模型

“建培训湘军,做专业培训,兴湖南教育”,这是湖南省教师培训师培养工程的愿景。目前,该项目正以“双育”培养为模式,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省新时代教师培训事业发展。

所谓“双育”是指“育己”和“育他”两方面。“双育”既是核心理念,也是培养模式。据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师德建设与师资培养科科长黄佑生介绍,项目是将培训对象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化改造、提炼,形成表达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经验等,并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改进经验,在理论的视角下进行解释、纠偏、呈现和表达,促进有形的经验学理化,这是“育己”的过程,也是为“育他”做好输出准备。同时,项目指导培养对象锻造外部转化能力,将完成了系统化改造的经验或成果,以恰当的实践方式进行有效输出,基于不同个体的学习场域和学习习惯,开展项目设计、课程开发、讲授传播、效果评估等专业活动,以指导、帮助、服务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育他”的能力。

在此理念下,湖南省探索和构建了教师培训师精准培养“T-P-S-P”模型。该模型包括目标引领(Target)、成果导向(Production)、系统培育(System)、实战练兵(Practice)四个部分。

一是目标引领。构建了教师培训师发展的目标体系——师德示范的旗手、学科育人的高手、教师培训的能手。

二是成果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产出教师专业培训新机制、精准培训新模式等及服务教师自主发展的培训资源等,以成果产出倒逼培养对象的学习、反思、实践、提升,实现培训师个人发展与全省培训事业发展的共生共赢。为此,中心还构建了“诊断测评—任务挑战—系统学习—实战操练—考核反馈—成果试用”的“助产式”六段训育流程。

三是系统培育。构建“一体设计,融合实施,生态重建,动态调整”的培养模型。坚持整体观,项目各个核心要素之间保持一致性;坚持融合观,培养主体、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融合设计与实施;坚持生态观,从遴选到训后使用,构建全新的培养生态;坚持动态观,根据上一次研修产出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下一批次研修设计与实施。

四是实战练兵。应用五星教学法理论,坚持“学做用合一”思想,在实战中内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推动“单兵训练”,创造性开设同题异构模式,即培养对象与专家就同一专题展开同台授课,围绕主体内容进行不同视角的分享和碰撞,实现互教互学和共同成长。推动“小组练兵”,开展行动学习,小组团队基于问题解决,共同进行课程研发、焦点研讨、公益送培、送教下乡等,在实践中共建共享、同行同升。推动“大团队练兵”,独创培训师驻点实践研修模式,组织大批教师培训师深入县市区及学校、幼儿园指导区域培训,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培训师个人学习成长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双赢。

改革创新中的培训与需求精准对接

精准培训是提质增效的基础。精准培训是通过项目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系列过程,实现培训与需求的精准对接。黄佑生分享了湖南省教师培训师培养高端研修项目的四个创新做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从建构培训师的目标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到设计系统流程,再到搭建“双育”练兵场,中心都持续解决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专业性薄弱等问题,为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做出了示范。

二是建构“一德两专,三位一体”精准培养课程体系。“一德”,即师德为先,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两专”,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聚焦关键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指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互融合支撑,综合开课,进行整体性学习。课程实施需要充分挖掘各种培养样态的优势。

三是开展基于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考核评价。根据发展目标和关键成果产出指标,研制培训课程、培训方案等考核标准。实战研磨后,对标考核标准,对培养对象实行分阶段考核。建立淘汰机制,实行动态调整。

四是打造以应用为导向的实践平台。坚持在使用中培养、评价、成长,通过创建传导式培训模式、开展驻点实践研修等方式为培养对象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湖南的教师培训师实践探索被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誉为“湖南经验”“湖南范式”“湖南模式”。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桂英及湖南省教育厅分管厅长王玉清进行批示。两个实践案例获评教育部项目办、省教育厅“国培十年”优秀实践案例。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8月刊(总第84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