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


现代人的病大部分是由于各种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过度耗损阳气,致体内寒湿而凝、堵,进而肿瘤、癌症生,比如年轻女性宫寒、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失眠、颈椎腰腿痛等亚健康状态,甚至肥胖。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灸法、针法、推经点穴法、刺血法、刮法、罐法等等)成为无药治病之术的根本大法。“不懂艾灸,不会使用艾灸疗法,怎么解除病痛,怎么能救人性命?”如肿瘤、伤寒、疽疮、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慢支、三高、贫血症、哮喘、大三阳、银屑病、癫痫等诸多中药、西药难以见效症,使用艾灸疗法是最好的调理方法。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1)


有的人艾灸后,突然腹泻了,突然感到很疲劳,突然觉得腿部像过电一样,突然盆腔暖暖的,或者出了很多水泡,还有起红点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把大家最近在艾灸过程中出现的的5种艾灸反应及处理方法总结一下,明天会再给大家介绍艾灸的另外4种艾灸的排病反应,希望能帮到大家。


1、灸后病重

解释: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时间或者灸量不够,或者身体太过虚弱所致。因为如果正气太过虚损,正气比较弱,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脏腑器官是没有办法与病邪做斗争,在艾火的温热刺激下,通过经络腧穴的传递,调整人体气机,一旦阳气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气增强,有能力与病邪抗争,这个时候才会出现灸感。

应对方案:当邪气排到体表时,可以在局部进行刮痧或者点刺放血让邪气及时排出来。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2)


2、返病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好了,可能很多年都没有犯了,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已经好了。但有可能病根还没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们也叫“勾病”,这就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病根。

应对方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3)


3、艾灸上火

解释: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 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艾灸上火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灸的时间过长、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应对方案:可艾灸涌泉穴,同时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还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4)

4、热感、走窜感

艾灸穿透性比较强,具有透热、导热和传热的特点,会随着经络进行感传,有非常好的通窜功能。当出现走窜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人经络比较畅通,所以灸几次这种感觉就会慢慢出现。

艾灸的通窜感还表现在“找病”上,什么意思呢?当艾灸的热力渗透到相应的病灶,阳气充足了,身体自然会进行调整。比如说艾灸中脘穴,胃部会者肝区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又检查不出来具体的疾病,其实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在起作用。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5)


5、灸后出汗

解释: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人们居住在空调房中,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疾病丛生。

现代人吃的化学物质比较多,比如说人工添加剂、抗生素、药品残留等都会无形中损害自己的阳气。通过出汗可以促进毒素排除。

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6)


艾灸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阳虚比较严重的人,施灸的前几天很少出汗,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

应对方案:

1)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

2)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注意事项: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7)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大全(5种艾灸反应及应对方案)(8)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药香斋主,明天会再给大家艾灸最常见的另外4种排病反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