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三)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三)(1)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8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chù) 叱咄(chì)落枕(lào) 相形见绌(chù)

B、拮据(jū) 绮丽(qǐ) 倔强(juè) 期期艾艾(ài)

C、嗔怪(chēn)哂笑(shěn)欹斜(jī) 引吭高歌(háng)

D、连翘(qiáo)荣膺(yīng)桑梓(zǐ) 妄自菲薄(bó)

答案:D解析:A项中伫立(zhù);B项中倔强(jué);C项中欹斜(q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幕 竣工 殒落 坦荡如砥

B、赃物 懈怠 怂恿 囊莹映雪

C、荒缪 馈赠 愧怍 引喻失义

D、箴言 宽宥 恪守 正襟危坐

答案:D解析:A、陨落B、囊萤映雪C、荒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意思,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答案:C解析: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项中用来表现冰雪融化江河涨水的情况是不恰当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天气使不少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 ,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内飙升了七、八倍。

B、"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节,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年度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D"新冠肺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毒?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防?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七、八倍"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3月2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各个街头参加了抗击疫情宣传活动。

B.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C.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答案:D解析: A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B项中"发扬""产业"搭配不当,可将"发扬"改为"发展";C项中"劝阻""戒烟",把意思说反了,可将"戒烟"改为"吸烟"。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凉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朴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答案:B解析:此题是有关"温情"文段。④句首先指出"温暖的世界",引出下文,故置于首句;①⑤两句紧跟其后,指出世界的温暖,且具有总说和具体阐述的关系;②③句中的关联词"还是""尤其"是紧承"无论"而来,所以正确语序是④①⑤②③。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正因为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又叫做"折桂"。

B. 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 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左右。

答案:D解析:"更定"应该是指晚上八点左右。

8、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

B.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C.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优秀女性形象。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演绎出简•爱动人心弦的人生乐章。

D. 《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答案:B解析:祥子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准备买第二辆车的钱是被孙侦探抢走的。

二、研究性学习(本题共3小题, 6分)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某中学九年级5班开展以"爱国诗词朗诵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为营造活动气氛,老师让每个同学推荐一首自己最喜欢的爱国诗词。假如要让你推荐,你会怎么说?(2分)

10、有人说爱国诗词只在战争年代才会涌现,是当时社会的反映,现今的和平社会,不需要爱国诗词。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2分)

11、从古至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诗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诗词对很多人来说逐渐变得陌生。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关注爱国诗词,请你提出两条建议。(2分)

答案:

9、示例:我推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他忠心不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以诗明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10、示例: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爱国主义精神存在于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爱国诗词不只是战争时代的特定产物,它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11、示例一:开展与爱国诗词有关的阅读交流活动。

示例二:号召同学们阅读或观看与爱国诗词有关的书籍或电视节目。

示例三:号召同学们了解富有爱国精神的诗词作家,从他们的生平事迹中领悟爱国诗词的魅力。

三、名句默写(共10分)

12.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每空1分)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

(8)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 "

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答案:

(1)月是故乡明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溪云初起日沉阁

(4)怜君何事到天涯

(5)黑云压城城欲摧

(6)便引诗情到碧霄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四、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2分)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3.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

14.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5–19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全文

【乙】宋濂①,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廷久,未尝讦②人过。帝③间④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⑥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⑦。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讦(jié):攻击。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暗地里。⑤恶:同"勿"。⑥诮(qiào):讥讽。⑦不以姓氏:而不称其姓氏。

1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卒获有所闻 卒,终于 B、穷冬烈风 穷,极

C、未尝讦人过 过,过错 D、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造,制造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益慕圣贤之道 暮寝而思之 B、门人弟子填其室 公问其故

C、几误罪言者 后遂无问津者 D、于学无所不通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18、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2分)

19、【甲】【乙】两个语段分别是如何表现宋濂的学问之高的?(2分)

答案:15、D解析:"造"的意思是"造访"。

16、C解析:A项中两个"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件事";B项中两个"其",前者是"他的",后者可译为"其中";D项中两个"于",前者可译为"对于",后者可译为"比";C项中两个"者",都可译为"……的人"。

17、(1)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这么专一罢了。

(2)他不只是君子,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

18、①勤奋好学②诚实正直③尊重师长⑷谦虚谨慎⑤守信⑥学问高

19、甲文以宋濂受天子恩宠啊、侍奉天子左右,在四海享有盛誉来表现其学问高;乙文以宋濂受人尊重、士大夫登门乞文、外国以高价收购文集来表现学问高。

译文:宋濂,字景濂。性情诚恳谨慎,长期在宫中为官, 却从不攻击他人过失。太祖暗地里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宋濂只是列举表现优良的大臣, 并说:" 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 我了解他们, 而对那些不善之人, 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明太祖大怒, 以此询问廷臣的看法。有的人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 这是不敬, 是诽谤,是违法。"明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 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 陛下现在广开言路, 不能给他定以大罪。"不久, 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 觉得有不少值得采纳的地方。 于是便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 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 如果没有景濂, 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进言的人了。"于是太祖又当场称赞宋濂说": 我听说最上等的是圣人, 其次是贤人, 再次为君子。宋景濂为朕效力十九年, 从未说过一句假话, 也从未讥讽别人的短处, 始终如一, 他不只是君子, 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  

宋濂从年少到年老,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对于学问没有不精通的,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门造访索要诗文的人, 接踵而至。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钱收购宋濂的文集。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太史公",而不称其姓氏。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9分)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0—23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教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2分)

2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结合本文内容,按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补写两个事实论据。(2分)

答案: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2分)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提炼中心论点,要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看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论述的。论点有时就是题目,有时可能出现在文章第一段,还有可能出现在结尾。所以要通读全文,仔细分析。本文围绕题目做深入论证,因此题目即论点。

21、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相照应;(2分)第②段从文学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方面阐述,第④段从文学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阐述,二者是递进关系,不可调换。(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文章结构及论证的逻辑关系的能力。第①段"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从这句话中提炼出的信息是,作者将从"个人品行"和"民族意志"两个方面阐释"中国文学"的作用。第②段、第④段的内容与这句话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2、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具体论证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的能力。首先判断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如"字提示后面是举例,因此是举例论证。结合上下文可知,本段是总分总关系,因此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本段的第一句话,最终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

23、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写出两个即可,每个1分,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补写论据与仿写句式的能力。围绕"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这个中心句选择事实论据,形式是"名句 典范人物"。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等,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

(二)现代文阅读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

活 着

沙 爽

⑴ 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⑵ 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⑶ 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⑷ 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⑸ 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暌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⑹ 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⑺ 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⑻ 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⑼ 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⑽ 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⑾ 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

⑿ 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⒀ 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注释】①暌违:kuíwéi,分离,不在一起。

②血清素和多巴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人的感觉有关,会影响人的情绪。

24.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1分)

25.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3分)

26.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3分)

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

27.阅读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

28.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3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

24.夹竹桃。

25.⑴从夹竹桃来说,不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能够呈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⑵从祖母来说,祖母一直极力呵护着"我",希望"我"像夹竹桃一样好好地活下去。

⑶从"我"来说,由夹竹桃身上受到生命的启发,同时,更充满对祖母关爱"我"活下去的感激、怀念之情。(本题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气的极端炎热状态,交代了夹竹桃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夹竹桃的出现作铺垫。(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27.运用动作、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和母亲对邻里与亲朋欣然接收夹竹桃时的激动与喜悦(1分),表现了祖母和母亲对夹竹桃的偏爱(1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28.答题说明:寄语,寄托希望的话语。能够围绕文章话题、参照两则材料形式仿写,主题明确,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即可。示例:不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坎坷,还是伸出险境,都要顽强的活下去。

六、写作(50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与家人共享的温馨,与朋友相处的愉悦,与美景融合的惬意,与书籍为伴的充实……

请以"美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