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三不九忌十误(质量管理的三检)

三检制度,即为三级检验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运用自检互检(一级)、班级检验(二级)、专职检验(三级)而最终确定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质量管理三不九忌十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质量管理三不九忌十误(质量管理的三检)

质量管理三不九忌十误

前言

三检制度,即为三级检验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运用自检互检(一级)、班级检验(二级)、专职检验(三级)而最终确定。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

三检制度和三不原则是品质理念中最基本的内容,在平时的品质管理活动中一定要渗透到最基层员工!

1 三不原则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基本要求为: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2 三检原则:自检 互检 专检

三检制,就是操作者的自检、操作者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 从采购工作开始: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与工作法,不接受不良品。

2. 按技术标准与工艺要求生产:

技术部门在产前一定要提出技术标准与工艺要求,以及相关的图纸,并且要组织全员学习。只有技术人员知道的技术标准是没有意义的标准。错误的图纸是最可怕的不良品。

3. 产品检验支持标准落实:

是说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但是计件管理、定额管理,若没有生产过程品质检验管理工作,品质标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负责任的检验人员是造成不良品流送的主要原因。

4. 生产过程工序互检:

上道责任工序对下道责任工序负责——不生产不良品。下道责任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监督——不接受不良品。

例:

A员工装配门锁,互检门限位

B员工装配锁住,互检逆变电源

C员工装配逆变电源,互检门锁、锁住

D员工装配雨刮上线,互检雨刮分装

E员工装配直通,互检雨刮上线

F员工装配工具箱盖板,互检直通

5. 最后包装检验:

不流送不良品出厂。若为了暂时利益将不良品流送出厂,那么实际上是在砸企业的饭碗。

关于三检的创新方法

1)“我讲你听,我做你看;你讲我听,你做我看”

针对需要培训的员工,首先一对一讲解三检步骤及标识标记方法,接着按照三检步骤及标记方法进行示范,然后听装配工讲解自己对三检步骤及标识标记方法的认识理解,再看装配工按照三检步骤及标记方法进行作业的情况,最后统一认识,规范标准。

2) 检验员在交接班前后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全覆盖三检检查,保证交接班期间的装配质量状态。

3) 对于新进入岗位的员工,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落实三检工作,徒弟装配完成后,由师傅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标记标识。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