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人的清欢是安静也是自由(是一个人的清欢)

独处是一人的清欢是安静也是自由(是一个人的清欢)(1)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作者丨诗滢子墨

红尘喧嚣,秋光渐老,蓦然回首,光阴日渐清浅,生命愈加厚重。多少往事已随流水,多少岁月已轻描淡写。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清静淡雅的日子,喜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独来独往,修心养性,皈依简朴,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试着读懂自己的梦。

独处是一人的清欢是安静也是自由(是一个人的清欢)(2)

在这个纷扰喧嚣的世界,有时真的需要有自己独处的空间。一个人独处时,灵与肉都是自由的,可以放飞心灵,什么都可以想;可以回归本性,什么都可以不想。就如林徽因所言:“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里,静美随之而来,喧嚣随之而去;灵魂自由舞蹈,羁绊随之减少。喜欢独处的人,贫穷也富有,寂寞也温柔。

1、独处,能获取最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独处时,沏一壶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闲;捧一卷诗书,幽帘清寂在仙居。可喜悦,可悲伤,忽而心境开阔,忽而淡然于心,是享受,也是充实。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是王土祯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王维清幽宁静的悠闲生活。

独处,是安顿身心的一种能力。不管环境如何荒芜,我们都要学会净化自己的内心,并从中获得安宁。要习惯独处,懂得独处,在独处中思考,在独处中升华,在独处中默默提升自己。

《安顿一个人的时光》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个人,背上简单的行囊,带上自己的灵魂去旅行,带上自己的心灵去放歌。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欣赏一个又一个身边的风景,抛开尘世的纷扰,远离市井的喧嚣,让孤独的内心得到极致的释放。可大喊,可发呆,可流泪,可傻笑,让身心放空,让灵魂放逐,亦自由,亦快乐!

独处是一人的清欢是安静也是自由(是一个人的清欢)(3)

2、独处,能找回最真实的自我

作家马德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也就是说,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找回来。”

一百多年前,哲学家梭罗带着一把斧头,远离尘嚣,在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只身一人隐居了两年。

两年时间里,梭罗自耕自食、朴实自然,无欲无求,沉浸在一个空灵飘逸的世界。

他曾写道:“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里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至今我尚未找到能有独处那样亲切的伙伴,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独处是一人的清欢是安静也是自由(是一个人的清欢)(4)

独处,让生命豁达,让人生淡然,让生活成为美丽的真实。

就像平凡不意味着平庸,独处也不代表着孤独。独处不是封闭自己,也不是脱离社会群体,更不是逃避这个世界,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

独处是一种自由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能力,让灵魂变得宁静,让内心变得丰盈。

独处是一种人生状态,更是一种智慧的沉淀,与心灵对话,与自己交流。

独处是一种静美,更是一种人生的修炼,独处时,安然自得,远离喧嚣,淡然自若。

人生,几多纷杂,几许喧哗。在独处中得到安静,在安静中得到修复,在修复中思索人生,在思索中重新解读生活,从而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与世界握手言和。

3、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古人讲:“君之慎独而思无邪。”意思是,越是在隐蔽、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自己独处的状态下,君子越是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做到表里如一。

独处就像是一把尺子,能丈量出一个人的格局与智慧。在独处中,收获一颗从容淡雅的心境,不喜于形,不怒于色,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在自己的世界里,且听风吟,静待花开,活得安静而惬意。

在红尘中优雅漫步,在岁月中淡淡芬芳。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边云卷云舒。清淡自持,静守简单的安稳与幸福。

愿你,在每一个时间的缝隙里,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清欢,静静地细数似水流年,不惊不扰,从容处世,将平淡的日子过到有滋有味,将平凡的人生过到无怨无悔!

来源丨木兰书香(ID:zhongqiu196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