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

不少人说2022年“无秋”,虽然,秋分即到,但不少地方却依然炎热如夏。农村老人说,“大热之后有大寒”,今年迎来罕见冷冬的概率极大。

那么,今年到底会不会是百年一遇的冷冬呢?依靠农村谚语来预判,仅仅是大概率的判断,结果并不一定正确。但是,2022年冬天可能来得格外早,有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秋分未到,新疆的伊犁和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就已经迎来入秋后的第一场雪,时间较往年提前了不少。

2022年冬天果真会来得格外早吗?马上就到秋分节气了,下面,咱们看看农村谚语是怎么说的。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1)

一、2022年是“无秋年”吗?

对于秋天的确定标准,除了在节气上以立秋作为起点之外,还有气象学上传统的平均气温测定的方法。当平均气温连续多日高于22℃时,则为夏季。当连续多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则为冬季。平均气温在10~22℃,则为春天和秋天。

今年,从初秋到中秋,大多数地区的气温较往年偏高,甚至多地出现30℃以上的高温,秋行夏令,使得今年秋天缺失了秋天。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2)

在农村谚语中,“处暑不出伏,全年无春秋”,反映了今年秋季炎热的基本特征。

大家都知道,以前我们都听说过“秋后有一伏,还有秋老虎”这样一句老话,今年不一样了,立秋之后有中伏8天和末伏10天,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

据气象台发布的数据表明,立秋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往年偏高,有的地方甚至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通过秋季的上半场来看,不少地方秋行夏令,妥妥坐实了“无秋之年”。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3)

二、2022年冬天来得格外早吗?

谈到2022年冬天来得早,其实也符合对今年“无秋”的判断。如果说,秋季的上半场主要以炎热为主,表现出夏季特征。那么,今年秋季的下半场,很可能提早迎来严寒,秋行冬令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句农村谚语。

中秋秋分前,多半是非年。

这是一句农村中常见的谚语,说的是中秋佳节如果出现在秋分节气前面,则今年有可能为是非年。当然,这里的是非,多半指的是极端天气引发的灾荒。

今年中秋在秋分前,而且今年的秋社也在秋分之前,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4)

那么,都会出现哪些极端天气呢?

听我细细说,大家知道中秋节,又称“月夕”或“月节”,是一年中月球离我们最近的时候,对地球的影响最大。因为月亮属阴,而阴生寒,又易生雨,所以,秋分未到,还未到平阴阳的时候,冷空气就早早来了,会导致冬天提前到来。

通过气象观测,也确实证实了这一预测。秋分前夕,寒潮天气已提早上阵,新疆伊犁和黑龙江大兴安岭降下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雪,较往年提前了10多天。

另外,据超级计算机公布的卫星云图显示,今年的寒潮活动时间早,而且大范围降温的趋势比较明显,10月份,大家要注意防范低温天气,警惕一夜入冬。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5)

秋分是中秋向深秋转换的时节,农村谚语如何判断冬天会来得早呢?大家不妨观察两点。

(1)秋分见霜,立冬见冰。

我们知道,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大,经过白露出生的露水,在秋分继续成长,但仍不足以成霜。因为秋分之后还有寒露,寒露之后才是霜降,霜降见霜才是正常的天气。倘若秋分之时就已经落了霜,则说明今年气温冷得早,冬天也会来得早。到了立冬时节,甚至会见到冰。

今年秋分未到,河北的张家口一带,便出现了霜降现象,反映了今年气候的极端性。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6)

(2)秋分西风霜来早

秋分时节,下雨是丰收好兆头,因为秋分对应着春分,春分有雨,因春雨贵如油,是丰收的好兆头。另外,秋分吹西风,则霜来得早,也说明冷空气来得早,今年冬天也可能来得格外早,朋友们不妨观察一下。

2022立冬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冷得早有可能)(7)

朋友们,2022年“无秋”,一半是夏天,一半是冬天,佐证了极端天气正成为常态的残酷现实。未来,冬天和夏天可能越来越长,而春天和秋天正在慢慢消失。

朋友们,您对此怎么看?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我们一起热切交流!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创作挑战赛##农村##秋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