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

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 暑假篇

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而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

三年级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1)

01

“年”的来历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叫“年”。那么,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 吞食牲 (chù),伤害人命。为了躲 (bì )“年”,每年腊月三十那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赶着鸡鸭,躲进深山,等第二天再回来。

有一年除夕,乡亲们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拐杖,精神矍铄,气宇不凡。他来到村东头的老婆婆家。好心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赶紧和大伙儿一起上山躲避“年”。白胡子老头儿摆摆手,说:“我不怕'年'。你让我在这儿住一夜,我一定会把它撵走的。”没有办法,老婆婆只好留下他,自己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耀武扬威地闯进了村子。它走到老婆婆家时,发现门板上贴着大红纸,屋里所有的灯都亮着。它害怕得浑身战栗起来。突然,院子里传来劈劈啪啪的响声,吓得它一连退了好几步。这时,大门开了,白胡子老头儿穿着一身红袍,哈哈大笑着走了出来。“年”大惊失色,仓皇逃跑了。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来时,发现 村子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一起拥进了老婆婆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头儿用了什么法术,把“年”赶跑了。老头儿笑了笑说:“我也没用什么法术。我只是知道,'年'这东西,最怕红色、亮光和响声,所以我在门上贴了大红纸,在屋里点上红蜡烛,身穿大红袍,在它来的时候放鞭炮,这样'年'就吓跑了。明年你们用同样的办法,就会把它赶跑的。”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整夜不 (x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最后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

阅读理解训练题: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上正确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

 气宇不凡:

 耀武扬威:

3.“年”到底是种怎样可怕的怪兽?

4.白胡子老人到底想出什么办法居然把如此可怕的怪兽吓跑了呢?

5.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6.你的家乡有哪些传统,又有哪些故事和这些传统有关系呢?

三年级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2)

02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 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 (zhì)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 (bì)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 (qū)寒,暖暖身子。”

阅读理解训练题: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2.找出文章中带有“没有……而是……”的句子读一读,并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

3.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

4.读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从“赶紧”这个词语,你感受到总理什么样的心情。

5.你觉得总理又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在场的群众,你会怎么做?

三年级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推荐(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3)

03

“神童”的秘诀

陈毅刚五岁半,就开始在一家私塾读书。他小小年纪,成绩却总是名 (liè)前茅,同学们都称他“神童”。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锅里冒出了 (hú)味儿。妈妈刚好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煳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煳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读书专心,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 (fú)号是什么意思?”

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黑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人们称赞你是'神童',说你 (cōnɡ)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 (qín)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阅读理解训练题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汉字。

2. 陈毅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 ),打半圈圈的是( ),打黑点的是(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3. 你觉得陈毅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好在什么地方呢?

4. “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什么?多学多问指什么?

5. 说说题目上的神童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

6.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