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1)

冰雕连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2)

遗书

长津湖战役中,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3)

遗书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4)

军事地图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5)

周全第

2020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词条客户端发表文章《“向祖国报到!”这个军礼,泪目!》,讲述了冰雕连的幸存者、第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周全弟的感人故事。当年,未满16岁的周全弟卧雪三天三夜,因严重冻伤失去四肢。他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冻伤未能上场杀敌。

抗美援朝冰雕连的来历(铭记历史冰雕连)(6)

周全第

面对镜头,周全弟用断臂敬了一个军礼,向祖国报到。70 年后的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挖掘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汲取战略决策的精髓和智慧,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