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

【人物档案】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1)

方立,知名学者,书法和书法理论爱好者。笔名:凡文、方碧文、龙泉山人等。1951年6月出生于浙江淳安县龙泉庄,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0年5月入党,1971年6月提干。1990年5月,调入中央政策研究室任政治组(局)筹建负责人、信息组(局)副组(局)长兼两组(局)党支部书记,研究室机关党委委员。1996年后分别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研究局、政治研究局、国际研究局局长,2003年9月至2013年4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任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中国思想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文化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等。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国家新疆智库委员会委员等。

从1989年8月至2013年4月,长期参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文稿起草、中央文件起草、宪法修改以及理论和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等工作。参与负责筹备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80余次。

专著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1992年)、《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社会主义》(1998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0年)、《古丝绸之路的当今对话》(2006年)、《中国书法研究导论》(2019年)以及歌词《中国,强起来》(2018年)等。主编有《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2020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解放军报等刊物发表文章400余篇200余万字。发表书法论文《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的哲学思考(上、中、下)》、《漫谈书法和养生》等约25万余字,发表篆隶楷行草书法作品200余幅,书法作品多次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等辞书。2017年1月当选《神州》杂志封面人物。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2)

2021年11月,方立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老师培训班上授课

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

——漫谈书法和养生(之七)

文/方立

同天有五音六律、地有五候五味五色五声、人有五脏六腑、食有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乐有五音相通或相应,中国汉字和书法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篆隶楷草行为代表的五大书体,这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也具有修身养性的物质功用。五种书体具有书文合一的情意美、书画同源的造型美、书乐同归的节奏美、书舞同势的线形美、书家风格的个性美,不同书体各尽其美。篆书之美在于圆通、隶书之美在于方峻、楷书之美在于端雅、行书之美在于流婉、草书之美在于振迅。线条美是单相美,字体美是个体美,章法美是整体美。老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之美就是自然之美,万物之理就是自然之美的准确认知和表达。美美与共,美乐与共,美健与共。书法线是感情线、心灵线。同音乐一样,书法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得书法之道如同得自然之道,帮助人们同宇宙天地建立和合关系,促进健康长寿。

五体书写形式是不是与生俱来就利于调节人体生物钟节律、促进练习者身心健康呢?这样联系和比较,有些牵强附会。但是,确实有人这样总结五种书体对养生的作用: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3)

方立作品:篆书《千字文》60cm×430cm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形体匀圆整齐,是秦官方公布的标准字体。小篆是文字之源、书法之祖,具有龙德之美。对称、平衡、等距、重心等,无不体现出小篆对阴阳变化、万物之理等自然规律的把握,通过象形、会意、指事等造字方法,表达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表达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只有心气沉稳者方能入定,心浮气躁者难达高雅境界。故书法有“篆籀之气为贵,书不通篆,难以高古”之说。书写小篆需要意在笔先、预想字形,如对至尊。欧阳询在《传授诀》云,“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具备。”这样的气沉丹田、潜气内运,自然符合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小篆严正安稳、行笔缓慢,具有静气凝神功用,尤其适合焦虑、紧张和躁动患者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练习。在诸书体中,最具养生功能的非小篆莫属。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4)

方立作品:隶书《千字文》60cm×360cm

隶由篆简化而成,始于秦,盛于汉魏,形体横向舒展、纵向紧凑。隶书书体从容,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激患者的情绪有帮助。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5)

方立作品:楷书《千字文》60cm×360cm

楷由隶发展而来,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老庄哲学的“致虚极,守静笃”,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都是视为修身养性、清心寡欲的途径。楷书字体端正工整,结构紧密,笔法严谨,练习楷书能够促进这样境界的形成,适合于焦虑、紧张、恐惧症、冠心病、高血压、心率紊乱患者的心理调节。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6)

方立作品:行书《千字文》60cm×360cm

行书介于楷和草之间,较楷简便,较草易认,写得规矩的叫行楷,写得放纵的叫行草,始于汉末并一直通用至今。行书字体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可以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适合于忧郁症、有强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脑血栓患者练习。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7)

方立作品:草书《千字文》60cm×360cm

草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形体简朴、布局整齐。今草是章草与楷书相结合发展而来的,偏旁互相假借、笔势牵连相通。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形成的,字形变化繁多、笔势连绵回绕。草书体态放纵,大起大落,一气呵成,尤其适合精神压抑、忧郁患者练习。

周星莲《临池管见》说:“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陈绎曾等人也都提到喜怒哀乐对书法创作的影响。颜真卿《争座位帖》的矜持和《祭侄稿》的哀怨,都从字里行间反映了书者的心境。千百年来,书家总喜欢用不同书体表达不同心境。哀则迟,愤则疾,乐则畅,静则缓。草书狂放,适合悲愤,不适合哀伤;正楷端庄,适合娴静,不适合愤怒;行书畅开,适合舒展,不适合奔放;隶书静穆,适合庄重,不适合轻松;篆书古雅,适合装饰,不适合实用。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8)

方立草书作品:刘方平诗《月夜》34cm×68cm

各种书体对养生的功用是相对的相通的,不能绝对化理解。但是,任何一种书体的书法都强调,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一章之法美在布局。起止得宜则无画不秀,结构有道则无字不佳,布局合理则无章不美。同一切艺术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规律一样,书法艺术的正体和草体、碑和帖、规范性和随意性、共性和个性、金石气和书卷气、北方和南方、官方和民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无论何种书体的书法,基本表现形态都是点线的运用,是简单的点画组成了千变万化的书法,不同的审美观以及不同的技法决定不同的书风流派。这既包含了书法美的特殊规律,又包含了包括养生美在内的所有艺术美的一般规律。形神双修的书法练习,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符合人的养生同自然的动静、阴阳五行生克关系相适应的要求。唐朝和尚皎然曾经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这是讲书法排忧解闷、开拓胸襟、昂扬向上的作用。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清代名医吴师机《理论骈文》说,看花解闷,听曲解忧,有胜于服药者也。伟人毛泽东说:学习书法能修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

书法中最重要的书体是哪种(寿从笔端来的五种书体)(9)

方立草书作品:杜牧诗《秋夕》34cm×68c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