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精神(王小波打鸡血)

...1...

自从听说“鸡”这个词除了是一种动物之外,还有其他不可言明的意义,就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

不过,近些年随着”鸡娃“、“打鸡血”流行概念的深入人心,对“鸡”之词的反感渐渐淡了。

民间教育界对那些热衷让孩子超前学习、超能学习的爸妈的行为常称之为“娃”。

每逢寒暑假,妈妈群里的问候语不再是“早上好”,取而代之的是:

“昨天鸡了什么?”

“今天怎么鸡?”

尤其是在寒暑假刚开始时,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亢奋、激动、计划满满。

当然,“打鸡血”这词不只用在“鸡娃”的妈妈们身上,工作、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比如经常在街头看到看的不同行业的晨会,二三十人穿着统一的制服一边大声喊着口号,一边跳着有点“群魔乱舞”的韵律操,尤以地产、理发、餐饮服务业为重。美其名曰“正能量”,通俗点就是“打鸡血”了。

王小波 精神(王小波打鸡血)(1)

...2...

近日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发现他竟真的看到过打鸡血的场面:

某个凌晨回家,在胡同口的一家小医院门前,有好多人挎着个篮子排队,篮子里盛着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他们在等医院把鸡血抽出来,打进他们的血管里。据说打过鸡血之后,人会变得精神百倍,返老还童。

这段文字出现在“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新年的展望应该不是胡诌。只是,真的有人把鸡血打进自己的血管里吗?

问了下度娘,原来确有其事!而且真的有人排队打鸡血!

不过那只是事上个世纪的那场大运动中社会疯魔之下的畸形产物罢了。

...3...

何为打鸡血,因为听得多了,明白其意,但却一直好奇来由。今天读书,竟然无意之中解惑了。这大概算是阅读的好处之一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