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1)

王树山书法原文顾宪成撰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2)

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3)

自古以来,一些读书人有个陋习:“两耳不闻窗外亊,一心只读圣贤书”。而顾宪成等主持东林书院,读书不忘救国,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亊。在讲学之余,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措陈时弊,锐意图新。而这副对联正是充分表现了顾宪成等东林党人的抱负与心声。也正因为如此,数百年来,这副对联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走出小家为大家,步出书斋奔天下。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4)

这副对联,不仅寄意述怀,立意高远,而且,就艺术性而言,全联音调回环铿锵,节奏急促和谐,堪称上之上品。就对联分类而言,这副联语属于自勉联、互勉联、装饰联一族。这类联语,不同于时间性很强的春联、喜联、挽联,不能过于趋时,而要有概括性和哲理性。东林书面院顾宪成此联,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5)

这类对联的写法,与一般对联的写法相同。但为了增強艺术性和感染力,常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状景抒情。这副名联正是如是。如上联之中,“风声雨声读书声”,用了反复;“声声入耳”用了迭字;“读书声”与“声声入耳”之间,用了顶针。下联,亦是如此巧妙。

王树山古诗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名联励学子)(6)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王树山书法 请书友鉴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