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言中谚语的艺术特点(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粤方言中谚语的艺术特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粤方言中谚语的艺术特点(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粤方言中谚语的艺术特点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俟”[ŋai3]之本义指等、靠,今粤语仍如是说。《礼记•玉藻》云:“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礼记•昏义》曰:“夙兴,妇沐浴以俟见。”《左传•襄公八年》载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俟”皆谓等待。又,“俟”字或作“竢”、“捱”。《说文》:“待,竢也。”《晋语四•胥臣论教诲之力》云:“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竢。”粤方言谓苦等(熬)亦曰“俟”、“捱”,如苦度日曰“捱(俟)世界”、“捱(俟)日辰”,遭罪曰“捱(俟)整”。

再,《礼记•射义》云:“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赋辞曰:“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俟死”谓至死,“俟罪”即获罪。还有,粤语谓等亦曰“听”,如谓等你曰“听你”,故“俟”有听(从)义。《礼记•杂记下》云:“寡君固前辞不教。寡君敢不敬须以俟命!”《史记•鲁周公世家》曰:“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俟命”即听命,意谓等候发落。另外,广州话谓“俟”[ŋai3]指叫;桂东南土白话谓“俟”[øai3]指骂。

参见篇目:《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注音用宽式国际音标,声调用数码表示,近汉语拼音之四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