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

从25岁到现在,李立群从事表演行业已逾四十个年头,面对外界冠以的“老戏骨”名号,李立群笑着用“可以炖汤的那种”来自我打趣。早年间加盟台湾华视,演过电视剧,也在综艺节目里做过谐星,历经几年打磨一举问鼎“金钟视帝”;33岁在“华视一哥”的位置激流勇退,一头扎进剧场潜心舞台艺术,与赖声川、李国修成立“表演工作坊”,打造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等诸多舞台经典,至今备受喜爱尊崇;1995年,李立群毅然只身北上,《春光灿烂猪八戒》、《大秦帝国》、《一触即发》、《温州一家人》,此后的二十余年,李立群几乎都活跃在内地电视荧屏,用“老戏骨”的底蕴为每一部作品烹制出独到风味。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1)

最近,在北京卫视热播的都市情感暖心大戏《幸福一家人》中,李立群饰演了一位兢兢业业经营面坊的“单亲老爸”房永福,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换来孩子们的冷落与疏离。在最近的剧情中,一场父亲发起的“不孝诉讼”,成为全剧点睛之笔,剧情直击现代社会的情感痛点。“对不起,是爸爸没本事”,房永福向儿女剖白的一句台词,被李立群用内敛式的情感爆发细腻诠释,被截成视频片段在网络疯狂传播,登上微博热搜,激起无数感动与共鸣。

《幸福一家人》在北京卫视开播以来,收视始终稳居全国卫视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冠军。近日,李立群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独家专访,与记者聊起了《幸福一家人》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硬着陆”巧遇“好剧本” 李立群谈《幸福一家人》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从艺四十年有余,李立群在电影、电视、舞台剧、综艺节目中广泛涉猎,他坦言自己现在对各种题材、形式都不再有那么大的好奇。年近古稀,对于选剧与工作,李立群都看得更加通透和随缘。被问及此次接演《幸福一家人》的原因,李立群不改一贯的幽默,笑着回答道,“酬劳给的合适,时间也不冲突,就过来喽。”李立群用“硬着陆”来形容此次的合作,即还未看过全部剧本就已进组,但随着拍摄深入,他开始暗暗觉得“运气真是不错”。“这部戏拍到1/3时发现,这个剧本相当好,这种好就体现在它的‘接地气’上。拍摄过程中,我们(房家)全家人都觉得越演越舒服,那观众看起来也会越来越舒服。”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2)

在电视作品爆发增长的时代,观众的评价标准也不断提高,在主创阵容、故事题材、制作水平之外,与现实的贴合程度与反哺意义也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李立群看来,最能体现《幸福一家人》“接地气”的一点,就是它的“与时俱进”。“现在我们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快到了,未来高龄人口会越来越多,老人需要孩子们的照顾,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很多时候会疏于照顾家里的老人,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幸福一家人》将中国人家长里短的故事平铺开来,每个家庭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平凡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被搬上电视,才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它、正视它、解决它。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3)

李立群认为,《幸福一家人》的最大亮点在于“教育”。亲子代际沟通困难、事业家庭情感冲突、花样人生与空巢父母的矛盾现实……《幸福一家人》将当今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状况汇集一堂。“这是一部和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缘的戏。”李立群认真讲述道,就最直观的问题而言,晚辈应如何照顾长辈看似是某种条条框框的教条,但其实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拍戏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育人,但自古以来孝顺、家庭伦理都是需要被不断教育和提醒的。这是我们要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大家要共同去学习、面对和解决。教育不应只是来自于家庭,也是学校、社会、我们每个人的任务,影视创作者同样也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这也成为《幸福一家人》让李立群深切感受到的艺术价值。

“不孝诉讼”不是走投无路 方生方死间孕育“代沟智慧”

剧中,李立群饰演的父亲房永福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孩子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却被孩子们以各种“忙碌”的借口忽视伤害,最终狠心向儿女提起诉讼,用严厉的方式为他们上了最后一堂“爱的教育”课。看到这样的剧情,网上有不少观众唏嘘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像房永福这样的老爸哪去找?”“姐弟仨太过分,只为自己考虑,一味只知道索取”“爸爸就应该好好教训小孩一顿,这样的年轻人现在一抓一大把。”其实,人们感叹的,不仅是剧中父亲那句“永远把我当空气看”的无奈与辛酸,更是被患癌父亲用一场“不孝诉讼”尽为父之道的选择深深触动,对其背后暗藏的现实苦楚感同身受。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4)

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极端的选择,李立群却觉得房永福看似走投无路的举动其实充满了智慧。“当一件事情要‘完蛋’了,但又处在方生方死和方死方生之间,突然间你就会产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叫智慧。”将儿女告上法庭在中国社会并不常见,但在生命晚年之际遇到伦理纠结,房永福勇于做出这样的抉择,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吊诡的存在,在戏剧中却恰恰真实动人。正是因为父亲的选择,才使得几个鸡飞狗跳、不愿妥协的孩子,开始变得凝聚团结、懂得感恩。李立群对这样的智慧津津乐道,不仅将其形象地比作“消防员救火时的临场反应”,更认为这是一种舍与得的“大道”,“每一次森林大火,消防队长到了现场下的命令一定是不一样的,他一定要懂得先割舍次要的,然后保全重要的。房永福虽然只是个老百姓,但这是他不输给大人物的一件事情。”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5)

房永福在剧中将身患癌症的事实向孩子们隐瞒,李立群认为这不仅是这位老人的智慧,也是巨大的勇气,是为下一代留下的丰硕精神财富。“他没有瞎耗,耗到老的时候倚老卖老或者自怨自艾;他临到走时还在写遗书,写要怎样做到更好。这个爸爸其实是非常懂得爱,又知道怎样爱新生的一代,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代沟。”李立群将“代沟”化归到中性词的范畴,看作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剧中房永福总是一边揉面一边嘀咕,似乎要将生活中的琐事都给面团细细诉说,戏外的李立群,也是一个喜欢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有趣老头儿,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成为家庭中两代人难以回避的代沟问题。“我会一大早起来跟自己讲话,做事前也要先嘀嘀咕咕一阵,跟个‘神经病’一样。”或许这种行为在年轻人眼中难以接受,却成为了老一辈纾解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李立群也庆幸他的孩子们始终也在包容自己,使得生活中两代人的沟通可以高效解决。

不挑戏、不等戏、好好演戏 在“妥协的艺术”上焕发光芒

1995年背井离乡、只身北上,李立群将自己比作“出海打渔的”,夫人才是家中绝对的领导。不论是财政大权还是教育子女,负责点头的掌舵人一定是妻子,自己是举手表示支持的一方。拍戏闲暇之余,李立群会回到距离台北有四十分钟车程的山区家中,享受悠然自得的休息时光。“拍戏的工作量很大,回到家可以纯粹休息,每天睡完觉浇一浇花,了不起再射射箭,然后跟老婆一起出去吃个饭,有力气的话就自己做一点。”拍戏形成的生理秩序让他经常到半夜四点多才睡得着,恰逢刚刚起床的爱人,两人经常相视上演这样的对话,“你还没睡啊?”“空气真好。”有时连言语都不需要,两人便能读懂对方心境。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6)

《那一年我们说相声》、《推销员之死》、《一夫二主》……在舞台剧表演上颇有建树的李立群,在采访过程中再提起舞台剧,却是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尽量不演了。而不想再接演的原因却让人格外感慨,“我失去演舞台剧的理由了。”向来重视家庭的李立群,此前返台演话剧就是因为要陪妈妈,“妈妈年纪大了,不能去住台湾老人院,我就在台湾找一个话剧,连排带演四个月,我就有理由在台湾待四个月陪我妈妈。妈妈走了之后,我就离开了。”曾因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冬之旅》的邀约复出,如今李立群依旧义气洒脱,“如果他还想演,我就陪着他演!但确实对其他的舞台剧已经不再好奇了。真要演的话,如果能碰得到好导演,我愿意演一个《李尔王》。”

北京文艺节目李立群(北京卫视幸福一家人李立群催泪演绎)(7)

舞台是表演的养分,是对已消耗表演能力的一种凝聚。对待舞台是这样的态度,而多年来在电视剧领域步履不停的创作,李立群则一直强调这是一种“妥协的艺术”。但妥协并不是胡乱妥协,而是市场环境下必然的产物,时间、制作成本,都是一定要衡量进来的要素。“电影可能用一年、两年拍出来90分钟,电视剧三十集戏的体量却要用三个月就完成,客观条件存在,是一定会导致相应的结果。”但李立群表示,无论电视剧的特质如何,他都格外感谢电视,这是让他跟广大观众用表演神交的最广阔平台,是每一份都来之不易的缘分。“作为演员,只要尽全力地表达角色,即使真的被剧本挡掉很多,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会分辨出孰优孰劣。所以只要肯用功,演员基本的光芒还是会表露出来。”不挑戏、不等戏,好好演戏,成为李立群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自我标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