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

10月20号,武汉1家公司员工爆料,说是在会议室放水时发现其中1瓶矿泉水里,居然有大量的白色虫卵跟黑色杂质!

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1)

据该员工说,这水是刚从箱子里拿出来,瓶盖也没开封过,一看生产日期是6月30号;发现这情况后,公司紧急召回同批用水300余箱,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目前共有2瓶里面有虫卵。

到了21号,农夫山泉正面回应:农夫山泉过程是连续生产,所有水源都是严格过滤、杀菌,连水瓶子也是经过严格杀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可能进入虫卵。

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2)

目前,农夫山泉已向公安机关报警。

要我说,干的漂亮!换我我也报警,为什么?因为这摆明了就是讹人 造谣。

说水里面有虫卵,我们这边就有很多检测机构,你闭眼选一家带好样本送去检测一番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这种事甚至都不用我们检测,哪怕稍微想想就知道水里面有虫这根本不可能。

先给读者们提个醒,下面这段话可能有点味道;一般来说,这个蛆虫是陆地昆虫,该卵虫是用屁股来呼吸,这是方便它可以一边用头进食,还能一边用屁股呼吸。

可它是虫类不是鱼类啊~你把它丢到水里,它屁股就不能呼吸了,就只能被淹死。

况且这种苍蝇卵发育时间都只需要8-24小时,它就会变成一只苍蝇了,而怎么会说生产了3个月的农夫山泉里居然还有这种虫卵?

这不科学啊。

抛开这些常识,有人认为水里面有虫卵,这也是对现代工业生产线的蔑视。

就这么说,单说现在大厂生产食品类产品,比如矿泉水、方便面、罐头这种,基本都是现代流水线式,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安全问题。

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3)

就事论事,在水加工过程中,甚至可过滤掉原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就像武汉这个员工爆料说是这水里面有杂质,这种肉眼可见的杂质是不可能有的。

因为现在这个瓶子都是用吹瓶机,把塑料颗粒或者说做好的瓶胚,通过特殊工艺,给生成成瓶子。

说人话就是用磨具 吹热气,一下就吹成瓶子了;整个过程都是在100摄氏度左右,都快接近沸点了,而虫卵只要高于42摄氏度就会死亡,所以瓶子里也根本不会有虫卵。

就算有也给弄成灰了。

咱们再退一万步,就算污染源有问题,水源有问题,某个环节若真有毛病,那这生产线出来的也绝对是成批成批的才对,不可能说买了300箱,只有2瓶有问题。

所以啊,不管怎么看,3个月前买的矿泉水里有蛆虫,这是绝不可能的。

其实民众一直都对食品安全有很深的顾虑。

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4)

早在之前抖音上,我还看过一个视频;是个宝妈倒了杯美年达在玻璃杯里,放张纸巾进去,再放了根筷子搅来搅去,搅了一会芬达颜色就变淡了,这会宝妈再把纸巾抽出来,纸巾就是橘黄色了。

宝妈结论是:美年达不能喝,因为里面有大量色素!

然后我看了看评论,

大部分都是“震惊体”:

啊!原来是这样!以后再也不喝了!

我这就回去把这些饮料都扔了

我不会再让我家小孩来喝了

等等~~

但其实呢?此类碳酸饮料具体的褪色原理在百度上一搜就知道,这种就是一个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

任何一款汽水逢水逢Ho都必会“掉色”。

况且碳酸饮料在夏天或者你大量有氧运动或者你低血糖时喝,这是非常及时的充能饮料,能及时补充体能,这真比喝热水管用。

说到这,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我今天举的2个例子都是水,也都跟我们生活相关,问题也大致相同,但为什么每次出现这种什么水里面有虫,什么汽水掉色里面有色素这种言论,还是很有很多人会相信?

咱们好好冷静想想。

不管农夫山泉、美年达还是啥其他类食品,但凡你叫得出名号的有品牌的,基本都是世界级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这种。

那么为啥不去相信企业花重金聘请的检测机构、质检、相关安全员,却相信一些什么拍视频的还有什么恶意投诉的?

农夫矿泉水出现蛆虫(农夫山泉饮用水有大量蛆虫)(5)

说白了,还是我们的一个“检测意识”太初级,反应在问题表象上就是:不相信一些大企业其相关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反而去相信一些没有理论和证书支撑的博主。

其实,你过日子的每一个细节,小到你用的笔,大到你买的房子,你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是经过相关质量检测的。

如果你真的发现一瓶矿泉水里面有虫子,那一定是销售、运输或其他领域出现了灰色问题,但绝不会是在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

诸位只需记得,就算你吃的喝的这些产品真在生产环节出了问题,那一定是群体现象,不是你个体现象。

就像矿泉水里有虫子,假设生产环节有纰漏,那一定不止这2-3瓶;汽水里面有色素,何至于今天被一个博主曝光出来?那么多科研人员、检测人员吃了这么多年干饭?

有时这种事真不用检测,

单用逻辑一逆推就行了。

所以,我今天说这2个事是想说明,请各位相信我们的相关检测流程,一个产品能到你手里,已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比如,随便一支水笔的检测费用大约就是3K左右,这只是一支水笔~你买台车,这车的室内气味消除和相关检测,差不多就得12W左右。

一边是小到3K大到12W甚至更多的检测费,一边是道听途说,张口就来,乍一听,大部分人都会相信第2种;但请你回过神后,仔细想想,问题到底在哪?

如果懒得分析,就请诸位记住1条就好:只要大厂出品真出了相关事故安全问题,那绝不是1个2个。

因为我在检测行业虚度过几年,我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你嘴里的一口饼干,一口饮用水,熬了多少个日夜。

我相信他们的专业性一定能胜过其他视频博主,我希望你你也相信。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