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1)

做書按:一本书的选纸往往要考虑颜色、平滑度和厚度,它关乎书的整体质感和阅读体验。轻型纸薄,摸着粗糙,但价格便宜,翻起来舒适;铜版纸光洁,涂层厚所以摸起来平滑,成书偏重,大多用来印艺术类的书。

读者通常会嫌弃轻型纸翻着翻着就掉毛,很喜欢的书看久了会坏,把责任推给出版社为什么不用好一点的纸。但对编辑而言,如果不是做公益就必须考虑成本,他们更关心怎么实现读者阅读的最大可能,只能在色彩还原度和文字不反光之间做单选题。

不同品类的书需求不同,所以用纸从来就没有所谓“最贵就是最好的”这一说。在纸价飞涨的今天,编辑下调定价相当于自杀,所有读者也必须相信,不是出版社不愿意,只是为了呈现某种效果和手感,编辑必须学会舍弃。就像未读的萍萍老师在037期「做書者说」总结的一样:

“选纸就像找对象一样,没有好不好那一说,只有适不适合。大家在选纸的时候,不要想着说它贵它就好,那不一定,还是要为自己的书选到最适合它的纸,当然前提是在你的成本可以hold住的情况下去选,在这个范围内去选最适合它的纸。”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2)

01

读者嫌弃轻型纸太差

编辑却鄙视铜版纸会反光

萍萍:未读出社科类、文学类大部分用的都是轻型纸,我经常会在电商、豆瓣上遇到好心读者提醒,你这纸用的太差了,特别糙、好像会掉毛,摸上去一点都不平,我们其实都挺无语的。就比如《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么重的书其实还挺轻的,如果要换成纯质的话可能就是一块砖,对很多人来说拿起来看都是一个门槛,那不如直接买电子版。

付禹霖:我觉得轻型纸从字面解释的话就是轻,吐槽最多的就是说,翻书感觉在下雪。如果你赶巧用了一个国产轻型(纸张纤维度比较短),它这个切口方真的会掉渣,你要是下边穿着黑色裤子,真的有可能感觉像下雪。像近几年出版用的轻型纸包括瑞典轻型,不太存在这个问题,它的平滑度够高。一般松厚度越高的纸张比较膨,所以会存在掉粉的情况。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3)

郝佳:还有被我们鄙视过的铜版纸,我自己做过一本书叫《食物信息图》。这个系列另外几本在别的工作室,老板说一套书一定要齐齐整整,所以就都选了铜版。

整本书看起来会有反光的质感,我自己特别讨厌在看文字的时候晃眼睛,这是选纸的失败,我自己鄙视我自己的书。真的,我觉得这个选纸特别不合适。

原版是用胶版印的,那里面有很多像信息图那种纯图文,颜色很艳丽,当时也是纠结铜版的色泽还原度可能会更好,最后还是妥协了选择铜版。但其实印完之后,里面有一些文字需要很努力地看,我现在非常不喜欢这种需要很努力去看的书。铜版纸不是我自己非常爱用的纸,除非在做很特殊的画册、以及像家居书的图文书时,我都会避免用铜版纸。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4)

《食物信息图》中的铜版纸(会反光)

©️ 未读

付禹霖:我觉得就这个书而言,它的图确实没有必要非用铜版不可,很多纸可以达到这个程度的色彩还原,还能保证文字的阅读体验。

02

没有所谓“最好的纸”

萍萍:前期在选择铜或者胶的时候,对图用在不同纸上色彩还原度能还原多少,一定要先有自己心理预期。就比如说郝佳这本书,她现在这个图放在铜版纸上是这样的效果,他会觉得反光、影响阅读,但是如果放在胶版纸上,她有可能会说,为什么它看起来这么发乌。

付禹霖:说到用铜版纸,应该在几年前,有出版方就强调铜版纸是最好的纸,导致经常有热心网友、热心读者说,还是铜版纸好,你这个是什么纸,还是铜版纸最好。我在读者群、评论里都能见到,或是当面有一些前辈直接跟我说,铜版纸特别好,你为什么不用铜版纸呢。

其实我们自己的艺术书几乎很少用铜版纸,因为我们可以在接受的价格区间内去选更好、更舒适的纸,没有必要人云亦云地选铜版纸,还把它夸得天花乱坠。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5)

我之前买艺术书,真的一页一页都是很厚的铜版纸,色彩还原度应该还不错,前提是出版方真的会去尽量追色,有可能虽然纸挺好的,色彩还原度挺好,但是图文、文档不好,印出来也偏的要绿不绿、要青不青,整本书还特别沉,阅读感官其实并不好。

郝佳:艺术书包括一些艺术储存类的书也没有必要一定用铜版,还是有其他纸可以选。

萍萍:我自己觉得铜版纸还有一个bug,它特别容易粘墨,经常见到有一些用了铜版纸的书,边或者这页印的图会蹭花。

付禹霖:这个跟印刷厂印的有关系,跟纸的品牌好坏也有关系。不能错怪铜版纸。

萍萍:我们基本上遇到问题比较大就是这两种纸。

付禹霖:但是铜版纸会有一个可选择性是什么呢?就比如说你是异型开本,铜版一般不管是经销商或者是纸商,都可以备一些卷筒纸,根据你的异型开本去裁特规,但其他纸张裁特规的话,你的定量就有一个最基础的定量,上来就是十吨、十五吨或者二十吨,一般不是超级畅销书的话是不太够定的,所以如果要用异型开本也是可以选铜版纸的。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6)

其实有没有图,会最大程度上决定一本书的选纸。这里要给铜版纸打个bug,像相册对照片本身细节的要求非常多,这个时候我们只有铜版纸可以选,因为它的细节还原是最好的。

萍萍:它俩还原度也挺好的,主要看你想要亮一点还是哑一点。

郝佳:嗯,就比如黑白照片,可能选哑粉就好一点,它们是选择亮面还是麻面的差别。其他图文书的话,如果不是对细节要求那么高,可以考虑根据内容选质感不一样的纸,毕竟纸书拿在手里,多少会希望跟它有点交流嘛。

03

到底是要色彩还原度

还是要手感不让人“抗拒”

郝佳:之前我们带来四本家居书,四本的用纸完全不一样。首先它们都是家居书,但是内容配比不一样,《家的模样》文字比较多,当时选了没有涂层的纸,就没有其他三本书色彩还原度那么好。这本书是叶怡兰老师的书,有很多文字的分享。

因为叶怡兰本身是一个中国美学家,所以这本书在选纸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有一种非常质朴、有家的温暖感觉的纸,当时选的纸相对偏黄、没有涂层,这样大家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有反光、看起来很费劲。虽然比不过铜版纸,但是作为没有涂层的内文用纸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7)

另外那本粉色的家居书是用有涂层的轻型纸印的。大家之前可能会说轻型特别糙、不适合印图,文字多的书普遍会选轻型,但是我们有两本家居书用了轻型去印图。这个就是刚才萍萍说到特定的一种纸,山东一个纸厂专门给轻型做涂布的处理。它既轻又有涂层,色彩还原度蛮好的。这个是我们挺惊喜的发现,印出来色泽艳丽,因为有涂层所以整本书翻起来很轻,不像大的家居书特别压手,其实算是当时非常用心的一种选纸。

另外这本,包括刚才传下去的《这样的家更好住》,这两本书的用纸还蛮贵的,是很标准的带涂布的纸,不是定制的。我个人觉得在这种书里面用铜版纸很土,我更能接受用铜版纸做大开本的画册,图文还原质量非常高,那这两本书在我看来没有达到画册、画集、作品集的要求,但是它的纸又稍微有一点点纹理,看起来会很舒服,这是我们家居书三种主要用纸,其实差距还蛮大的。

萍萍:家居书这个品类,可能说的稍微恶心点,会想要一点温度。这是刚刚郝同学说她不选铜版纸的理由,我个人的感官就是想要有点温度,想要它的手感离我更近一点,不要那么抗拒,因为铜版纸在我看来挺抗拒人的。

付禹霖:就郝佳刚才说的,我们特定的用纸就是轻型和微涂。我特意翻了一下,因为轻型、微涂是用普通的轻型纸,我们刚才说都比较粗糙嘛,微涂其实是在它的表面涂了一点点涂层,但是又不是特别多,它涂完之后达不到铜版纸那种光滑的程度,但印四色也能很好地还原。

但这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像这种球面的纸张有一些颗粒感,印刷出来特别是对于灯或是圆形有一些立体感,像这种图案印在铜版纸上看不出比较立体的感觉。现在很多家居类的书色调选这种,图画册的摄影集还不至于,这种图会更好地还原。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8)

萍萍:差别就有点像看高清屏还是普通电视机的感觉,高清屏看了之后会觉得它清楚的太失真,铜版纸有的时候会给人那样的感觉。所以不必要的时候就不需要用它。

郝佳:然后就是像这两本文字书,我们未读大部分文字书、纯文字书都会选用轻型纸。

付禹霖:科普有可能不多。刚才说到有没有图,因为我们一直在说彩色的图,其实还有黑白的图,有一些经管书有图表,这种就没必要说非要用铜版,你可以用常规市面上比较好选的纯质胶版,这些都属于带涂层、但是平滑度又非常好的一种纸,而且市场里也比较好采购。

萍萍:再补充一个就是,其实我们也拿正常的瑞典轻型印图。

付禹霖:整个出版行业用它来印纯文字的我估计未读是最多的,基本上大家都是用它来做四色,因为它的平滑度比国产轻型的平滑度要高很多。

萍萍:如果书中的图片只是辅助的话,用瑞典轻型来印图其实也OK,国产轻型大家慎重考虑。

付禹霖:也可以用,不要把国产轻型pass掉,它的轻型分很多种品牌,你们的印务同事可能会给一些更专业的意见。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9)

超值会员服务

成为做書VIP会员

立省264.50元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10)

成为做書至尊九宝会员

立省542.50元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11)

会员福利详情请点击

轻型纸和纯质纸哪个更适合书籍(常常被读者吐槽)(12)

▽ 点击阅读原文,来「做書杂货铺」转悠转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