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格式示例(古诗词学习笔记)

古诗绝句格式示例(古诗词学习笔记)(1)

古诗词学习笔记(八十一)绝句的布局(一)

(学习资料节选自山的女儿 醉月诗苑)

绝句是古典诗歌中最常写、最易学、最难精的诗体。难就在于字数少(20或28字),要想说大话、唱高调、炫耀才学、卖弄词藻、铺排典故、大发议论都不行。这20个字(或28个字)就象20位(28位)贤人,每字都有一定的位置,都要发挥特别的作用,一个字也不能浪费。要写好绝句,“必须情感深挚,兴会淋漓,神与境会,境从句显,景溢目前,意在言外,节短而韵长,语近而情遥,神味渊永,兴象玲珑,令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

怎样写绝句?最基本的是要考虑如何布局。如何开头和如何结尾?现在先讲布局。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八法:

一、起承转合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中四句的具体运用。“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绝句从总体上讲,通常可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部分往往起引带、铺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但关键在第三句,第三句得力,则末句易之。

王楷苏《骚坛八略》云:“在第三句着力,须为第四句留下转身之地。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放箭也”。

杨载《诗法家数》云: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筒,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

古诗绝句格式示例(古诗词学习笔记)(2)

二、并列对合法:

绝句中的四句,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这样的布局叫“并列对合法”,这种方法工整而优美。

杜甫是最杰出的律诗大师,精于对偶,能够将这种形式极其成功地运用到绝句中来,而不见板滞。

他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百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问,沙上凫雏傍母眠。”

就是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的并列法。并列法是用两组对仗句。

古诗绝句格式示例(古诗词学习笔记)(3)

三、承对合用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起承法,后两句用对仗法或前两句用对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这样的布局法叫“承接对仗合用法”。用承接法时,有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用对仗法时,一般要用一组对仗句。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前两句承接法,后两句对仗。

潘天寿《梦渡黄河》:

时艰有忆田横士,诗绝弥怀敕勒歌。

为访幽燕屠狗辈,夜深风雪渡黄河。”

前两句对仗,后两句承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