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最鲜活灵动的生命,喜欢她的人极力赞美她,嫌弃她的人极力贬低她。众口铄金中,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曹雪芹的笔下,她有血有肉,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能力的人。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1)

01表面上自私冷漠的选择,实际上是现实生活权衡后最优选择,值得认可

大多数人认为薛宝钗自私之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芒种节当天,大家都忙着饯别花神,林黛玉起来较晚,薛宝钗前去找她。中途看见宝玉进了林黛玉的房间,便独自往回返,路遇一对蝴蝶,她一路追逐至滴翠亭外,听到林红玉和丫环坠儿谈论手帕之事。为防止被人发现,便栽赃给林黛玉。此事让她饱受争议。

但从客观上来看,薛宝钗的本意绝非栽赃。

首先,从当时的情境来看,她和林黛玉的关系更亲密些。因为林黛玉未来,她自告奋勇地前往,本能之下说出林黛玉的名字,是情理之中。

其次,她从林红玉的说话声中就能判断出此人是谁,更知道林红玉的做事为人,所以随机应变。用贾母最喜欢的林黛玉暗中提醒林红玉的不雅行为,绝对是上策之选。

最后,她知道得罪林红玉一个人不可怕,但得罪了林之孝这个奴才堆里的“头”,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她以林黛玉之名惊动林红玉,不是什么栽赃,而是个人智慧的瞬间反应、本能体现。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2)


让人感到薛宝钗冷漠的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王夫的丫环金钏儿跳井自杀后,薛宝钗前来相劝,对王夫人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看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

这种劝解让大家口诛笔伐。但客观上讲,大家都是感情先入为主了。因为金钏儿之死,源于她与宝玉不分场合的调笑,在当时的社会,她要负责任的。所以,脂砚斋在薛宝钗劝解王夫人处有两句批语:

“善劝人,大见解!惜乎不知其情,虽精金美玉之言,不中奈何!”

脂砚斋认为薛宝钗的一番言语完美到近乎是“精金美玉之言”,也就是说,脂砚斋根本不认为薛宝钗为人淡漠。

作为解读红楼梦最本质,最能表达曹雪芹笔下人物的脂砚斋,其批注值得让人相信。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3)

02 一个女孩子,为了争取自己的婚姻幸福,动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值得点赞

薛宝钗选秀失败之后,走上“金玉良缘”的道路。面对贾母的阻挠,林黛玉的痴情,薛宝钗义无反顾,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的全部资源,最终成了“宝二奶奶”。

红楼梦第八回,薛宝钗身体不舒服在家里养病,贾宝玉亲自前来探望。在薛宝钗的闺房里,两人互看通灵宝玉和金锁。就在薛宝钗念出通灵宝玉上刻的字迹之后,丫环莺儿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莺儿一个丫环,不去给贾宝玉倒茶,反而细听两人之言,并说出“两人是一对儿”的话来,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金玉良缘”之说。

一个丫环的说法自然没有分量。薛宝钗很快动用了薛蟠帮忙。

王熙凤和贾宝玉受了马道婆的妖法后,众人忙乱之际,薛蟠远远看了林黛玉一眼,便酥倒在地。这一眼让薛蟠动了心思。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自己弄了一个药方,要用三百六十两银子给林黛玉配药。这个药方不好配,其中有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所用的君药是死人头上戴的珍珠。后来王熙凤证明,薛蟠配成了此药。

药方是给林黛玉治病的。薛蟠配药,只能是给林黛玉所用。后来薛姨妈说要给林黛玉与贾宝玉做媒,薛宝钗拦着不让,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薛蟠想娶林黛玉为妻。调动自己的哥哥娶走情敌,薛宝钗的做法绝对算是一个妙招。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4)

薛蟠自然不会娶到林黛玉,薛宝钗很快请动了一个重要级的人物——贾元春。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元春赏赐了端午节礼。宝玉外出喝酒回来后,袭人让人将礼物取了出来,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过这后才知道,自已的不和林黛玉一样多,而是和薛宝钗的一样多。

贾元春的做法,就是暗示薛宝钗当弟媳。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仅启用自己的丫环、哥哥,还想办法请动了贵妃贾元春,薛宝钗为了一个目标,调动整合了自己的所有资源,目标坚定,锲而不舍,这绝对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所作所为,值得尊敬!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5)

03钗黛合一的暗示,尽显曹雪芹对薛宝钗的认可,说明薛宝钗和林黛玉一样值得肯定

薛宝钗如此优秀,她与林黛玉之间究竟谁更优秀,其实只有一个答案,两人一样优秀,一样出色,因这两人本是一人。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脂砚斋开篇写道:

“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这指的就是“钗黛合一”。红楼梦里这种暗示其实不少。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判词判曲里,两人都是同时出现的,贾宝玉见到兼美“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后来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互以姐妹相称,甚至刘姥姥讲的两个故事,也都是两人同出的。

这些都表明,薛宝钗林虽是两人实质却是一人。只不过林黛玉是出世的模样,薛宝钗是入世的模样而已。

曹雪芹如何描写薛宝钗(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6)

所以,那些讨厌薛宝钗的人,实质上是没有真切认识到薛宝钗本质的人。在曹雪芹的笔下,她其实就是一个入世的“林黛玉”而已。因而一味地对她指手划脚,说三道四的人可以休矣!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文/小涵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