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可不可以吃鸡蛋(每天吃20多个鸡蛋诱发肾病)

近日,网络上涌现了多条令人痛心的新闻,这些新闻中有几个关键词,健身、蛋白质、肾衰竭,出现的都是一些年轻人......

来自安徽的22岁青年小周,十分热爱“撸铁”。原先体质非常瘦弱的他,通过健身变得非常壮实,在健身期间他每天都会吃20多个鸡蛋,然后再冲泡上两杯蛋白粉。

看着自己越来越丰满的肌肉,小周非常满意,然而他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近一个月来小周的尿量越来越少,身体也感到非常疲乏无力

开始以为是疲劳所致,去医院一查发现已经肾衰竭中期了。医生告知小周,长期大量摄入蛋白是诱发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慢性肾病可不可以吃鸡蛋(每天吃20多个鸡蛋诱发肾病)(1)

杭州的26岁青年小磊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同样身为健身达人的他对于自己的饮食十分苛刻,日常饮食一直保持老三样——鸡胸肉、鸡蛋、蛋白粉,偶尔会吃上一些牛肉。

长期大量摄入蛋白质让小磊的肾脏不堪重负,小磊出现了蛋白尿、腰酸的症状,好在发现及时还处于肾衰竭早期,经过治疗小磊已经康复出院了。

而来自山东的小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肾衰竭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了,目前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小东悔不当初,痛诉自己不该为了增肌而长期大量摄入蛋白,然而为时已晚,一切都来不及了。

因为大量摄入蛋白而导致肾损伤的例子不在少数,对于不健身的人群而言,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健身就要大量吃鸡蛋补充蛋白质?

为什么健身的人都大量吃鸡蛋?

蛋白质可以帮助健身人士补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同时提高体内的肌肉含量,对于健身人士而言,想要增肌就必须要补充足量的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健身人士的蛋白质来源是饮食,也有些人士会选择食用蛋白粉或额外的蛋白质补剂来进行补充。

长期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容易导致肾脏负担过重,引起肾功能损伤,继而诱发肾炎——肾衰竭发生。

慢性肾病可不可以吃鸡蛋(每天吃20多个鸡蛋诱发肾病)(2)

鸡蛋是很多健身人士首选的食物之一,因为鸡蛋内含有丰富优质蛋白,一颗鸡蛋内大约含有7-8g蛋白质

部分健身人士一天会吃20个鸡蛋,这样做会导致身体摄入过量蛋白质,大量的蛋白质在体内堆积无法及时消化代谢,蓄积在肾脏内的蛋白质无法排出,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形成蛋白尿等,对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建议普通人群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为1千克体重0.8~1.0g的量,一天大约摄入1~2个鸡蛋即可。而一些有锻炼的健身人士,则可以根据自己锻炼的强度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给健康带来不利威胁。

很多人对于蛋白质了解不多,它其实也有好坏之分,具体怎么分?一起往下看。

蛋白质有高低之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蛋白质对于身体而言的重要性。蛋白质是身体所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可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发育和修复,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简单来说,就是人离了蛋白质就活不成了。

其次,还需要了解蛋白质其实是有高低质量之分,高蛋白一般来源于肉类、鱼类、蛋奶类制品中,而低蛋白则包括坚果、米饭、面食以及马铃薯等。

慢性肾病可不可以吃鸡蛋(每天吃20多个鸡蛋诱发肾病)(3)

之所以将蛋白质分为高、低质量两种,是因为食物内所含有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不同。高质量蛋白食物内所含有的氨基酸模式和人体非常相似,食用后可以快速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而低蛋白食物内可以被身体所利用的蛋白质含量就比较少了,想要补充蛋白质不能光吃低质量蛋白食物。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而言,可以摄入高质量蛋白食物,但是也要注意控制量。而一些本身肾功能不好的人群,则要避免摄入过多高质量蛋白食物,尽可能避免给肾脏带来过大负担,加重本身的情况,日常饮食需要以低蛋白的为主。

那么,蛋白质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接下来就来教你方法。

蛋白质怎么吃才健康?

上文提到,正常人每日摄入蛋白质的含量应保持在每千克体重0.8~1.0g蛋白质,也就是说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蛋白质大约在40g左右。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进行换算,得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的饮食量。

对于罹患肾病的患者而言,就不能这么算了,一般是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量保持在每千克体重0.6g以下,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摄入蛋白质量应保持在30g以下。

当然,这个数值只是个参考指标,具体还是需要以专业医生的建议为主。

慢性肾病可不可以吃鸡蛋(每天吃20多个鸡蛋诱发肾病)(4)

肾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蛋白质摄入以外,还需要限制高盐、高钠、高钾以及高磷饮食的摄入,大量摄入富含这些元素的食物,同样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让病情持续恶化。

此外,罹患肾病的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适当参加运动以及保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些都有助于病情恢复。

蛋白质虽然是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但也绝非越多越好,凡事过犹而不及!适量的才是最好的。#健康科普大赛#

参考资料:

[1]《吃太多蛋白质会伤「肾」吗?怎么吃能帮你预防肾病?》.知乎-营养师顾中一.2021.9.24

[2]《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分“优劣”?》.新华网.2020.6.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