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断句原文及拼音(爱上古诗文郑伯克段于鄢)

现在的你,还能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吗?如果不能,只能说明你太浮躁了,又或者想得太多了。

言归正传,自从去年四月伊始,断断续续地看《古文观止》,惭愧,还没看完,而看过的如果不经常去回顾也会忘得差不多。当然了,也会有些篇目是记得比较清晰的,例如这篇《郑伯克段于鄢》。说起来,这篇文章最早接触还是上高中的时候。

郑伯克段于鄢断句原文及拼音(爱上古诗文郑伯克段于鄢)(1)

文章原出自《左传·隐公元年》,编选于《古文观止·卷一》。

且看文章所述何事?

当初郑武公娶了一个申国女子,即武姜,“武”为郑武公的谥号,“姜”为其娘家姓。姜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即后来的庄公,但因为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惊吓到姜氏,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姜氏厌恶寤生,而喜爱另一个儿子,即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做世子但是武公没有答应。在文中,作者用三言两语便交代清楚了郑伯克段于鄢之所以发生的背景。

郑伯克段于鄢断句原文及拼音(爱上古诗文郑伯克段于鄢)(2)

等到庄公即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以制这个地方为领地,也就是虎牢关。庄公不答应,而是给之京邑。这时候有大夫祭仲出来劝谏庄公,说这不符合先王之制,然而庄公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后来公叔段命西部和北部边邑“贰于己”,且将势力范围延伸到其他地方,这时候依旧有臣子劝谏可是庄公就是不制止。

等到公叔段羽翼丰满,厉兵秣马,将要与姜氏里应外合谋反之际,庄公才下令讨伐。公叔段谋反本就不得民心,结果失败逃到鄢地,庄公讨伐诸鄢,不得已逃到共邑。

郑伯克段于鄢断句原文及拼音(爱上古诗文郑伯克段于鄢)(3)

读到这里,我认为庄公真的是很有心机,也可以说是有谋略吧,不愧为一代枭雄,一代诸侯霸主。眼见弟弟犯错的时候,他没有制止,也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是让弟弟一步步铤而走险,在我看来,这不是宠溺弟弟,而是有意为之。或许,庄公虽然即位,但是自认为不一定就很稳定,毕竟母亲不向着自己,所以只好等到弟弟和母亲真正谋反的时候才能将之一网打尽!

正如文中对“郑伯克段于鄢”的解释,称之为郑伯,是讥讽他,公叔段不尊敬兄长,所以不称“弟”,用“克”字,是因为就像两个国君在交战。要不怎么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呢,字字珠玑,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可见一斑。

郑伯克段于鄢断句原文及拼音(爱上古诗文郑伯克段于鄢)(4)

庄公处理弟弟的叛乱后,将母亲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是后来后悔了。这时候大夫颍考叔面见庄公,很睿智地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即“掘地及泉,隧而相见”,最终母子关系恢复。不得不说,颍考叔是一个孝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非常机智的臣子,悄然间就给领导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令人佩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