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书绝非偶然(每天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每天听书绝非偶然(每天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1)

如果只看书名,你可能很难在第一时间确定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事实上,此书讨论的问题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它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一旦陷入了贫穷或是忙碌的状态,就很难再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假如你恰好是一位整日为钱发愁,或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人,而你又很纳闷为什么会莫名奇妙地陷入这种怪圈无法脱身的话,那么此书你就一定不能错过。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一探书中的内容。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看目录,那么《稀缺》给你的第一感觉可能会是「千头万绪」。学术界出身的作者写书通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恨不得把所有自己知道的内容都都囊括在一本书里。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的书《思考,快与慢》就几乎涵盖了整个行为经济学的半壁江山。《稀缺》一书也不例外。两位学术界的翘楚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的专有名词和社会实验。由于这些名词和实验往往互相关联,因此作者所阐述的内容时常缠杂在一起,出现在书的各个章节中。打眼一看,没有背景知识的读者可能会摸不到头绪。所以,阅读此书的关键点是要理清它的主线。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抛开了此书的自然章节,把书中的内容归纳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稀缺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第二部分重点解释了为什么稀缺会给人们带来这些影响,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稀缺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就来一一解读这些要点。

如果你和我一样拥有一些经济学的背景,那么一提到「稀缺」两个字,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大学经济学课本中的定义。在经济学的定义中,有限的资源都是稀缺的。比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金钱对于马云来说就是稀缺的。因为马云虽然很富有,但他的金钱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他也必须面对如何有效地利用金钱的问题。然而,本书对稀缺的定义却和经济学中的定义有所不同。在本书中,稀缺指的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没错,本书中所说的稀缺完全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和心态。「我感觉我很穷」,「我感觉我很忙」, 如果有了以上的感觉,那么时间和金钱对你来说就是稀缺的,至于你的客观状态是不是真的很穷或者很忙则是次要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稀缺的客观事实会导致同样的心态,事实上,绝大多数稀缺的心态都是客观物质上的缺乏所造成的。但即使如此,这两者还是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个生活在孤岛上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在我们的眼中,部落的人都非常的穷,但这些人却很有可能没有「我很穷」的感觉,因此他们就不属于本书要讨论的范围。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稀缺是一种心态,是因为心态是本书提到的一切问题的根源。

有了稀缺的心态会怎样?书中的观点十分明确。只要你有了稀缺的心态,你就会智商下降,认知能力下降,自控力下降,鼠目寸光,更加冲动,最终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循环中无法自拔。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不信,出现了「我很穷」「我很忙」的感觉之后,难道我就变傻了吗?会不会是研究者们把因果搞反了,应该是傻人更加容易面临贫穷的问题,进而产生贫穷的心态吧?两位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研究人员随机找来两组美国人,每组里面都有一些穷人和一些富人。研究人员要测一下这些人的智商。但在测智商之前,他们要让这两组人首先思考一个与智商测试完全无关的问题。第一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假如你的车出了些故障,修车的费用不贵,只需要花 300 美元,但保险公司只能担负一半的费用,另一半的费用要自掏腰包。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要现在马上去修车,还是再等等看你的车还能不能继续开呢?在思考并回答完这个假设的问题之后,第一组的人开始做智商测试。测试的结果发现,在第一组中,穷人和富人的智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看来智商并不是导致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第二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与第一组人类似,还是修车的问题,但唯一不同的是修车的金额从之前无关痛痒的 300 美元,一下子涨了 10 倍,变成了 3000 美元。3000 美元的一半或许对一个富人来说没太大的影响,但对美国的平民阶层影响却非常巨大。2011 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的美国人没有能力在 30 天内凑齐 2000 美元,就算是急用也没办法。因此尽管修车问题是假设的,但如此庞大的金额也足以使第二组的平民产生「我很穷」的感觉,也就是稀缺的心态。果不其然,第二组智商测试的结果令人非常惊讶,在思考并回答完 3000 美元的修车问题之后,富人的智商测试结果没有太大改变,但穷人智商的测试结果却一下子比富人低了很多!类似上面的实验研究者们做了很多次,每一次都能发现稳定的结果。在一些实验中,一些研究者们把智商测试改成了自控力的测试和其他的能力测试,结果发现有了稀缺的心态之后,人们的自控力和其他能力也会有明显的降低。仅仅是一个假设问题激发出来的稀缺心态,就让人的心智改变如此之大,这不得不让人重视稀缺心态给人造成的伤害。

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要问:究竟为什么稀缺心态会给人造成这些伤害呢?这也正是我们第二部分要讨论的内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一些背景知识。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种经常被我们忽视的资本「注意力」。如果我提到资本两个字,很有可能大多数人会联想到时间和金钱。事实上,很多科学家已经开始发现,人们的「注意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我们平时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等一系列能力,都和注意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的行为学家都把注意力比作金钱。其实这种比喻并不难理解。无论你注意力是多是少,只要你在一件事物上放了过多的心思,那么毫无疑问,你在其它事物上所放的心思必定会少一些。这就好比如果你在一件事物上投入了过多的金钱,在其它地方就得节衣缩食。而前文中提到的稀缺的心态,恰恰就是一种能吸引人大量注意力的东西。如果你觉得你很穷,你就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投入到需要用钱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觉得你很忙,你则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该如何节省时间这个问题上面。

每天听书绝非偶然(每天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2)

关注公众号【求知帮】,收听音频版

在二战期间,一部分的研究者们曾做过一个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不太人道的实验。他们把一群健康的人集中到一栋楼里生活一段时间。在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研究者们严格地控制这些人的食物摄取量,但会保证他们除食物以外其它方面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每天处于一种虽然安全,但是非常饥饿的状态。研究的目的是想要发现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人,心理和生理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实验的结果非常的明显。当人们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时,他们会将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与食物有关的方方面面。这不但体现在吃饭的时候,即使在聊天时,他们也会主动聊关于食物的话题,看报纸时,会更加关注关于餐厅的新闻,在看电视时,这些人对男女浪漫的场面没什么兴趣,但看到吃饭的场面却兴奋不已。虽然这个例子看起来似乎有些极端,但它非常清楚地展示了稀缺会如何大量地占用我们的注意力。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当下稀缺的事物上,难道不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吗?放更多的心思,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解决当下你所面临的问题。表面上看这种逻辑是没问题的。实际上,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两位作者也用了一段文字说明把大量的注意力投放到一种问题上,的确可以提高解决该问题的效率。比如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如果对你来说是稀缺的话,你就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准备考试上,进而会更有效地利用余下的时间复习,最终取得高分。研究者们还为这种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做「专注红利」。既然有专注红利,那为什么还会说稀缺的心态会伤害人呢?问题的关键,在「当下」这两个字上。为了便于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每一年,美国的消防队员们都会有人受伤或是因公殉职。如果我让你列举三个最可能导致消防队员死亡的原因,你会列举什么呢?很有可能你列举的原因会与烈焰、高温、毒气或是坍塌的建筑有关,但事实并非如此。除去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之外,导致消防队员丧生概率最高的竟然是交通事故。据统计,1984 到 2000 年间,机动车相撞引起的事故,在消防队员的死因中占了将近四分之一。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79% 的消防队员死于没有系安全带。这样的结果非常令人惊讶。首先,消防队员自己对这组安全数据并不陌生,因为消防队的安全培训总是反复强调这一点;其次,这些消防队员在日常生活中驾驶自己的车辆时,也没有不系安全带的,非但如此,他们还会提醒家人系安全带。那么为什么他们在出火警的时候会犯这种错误呢?原因就是,在接到报警之后,消防队员直接面对的是时间的稀缺问题。他们必须要快。无论是抵达火场前的准备工作,出车,在路上制定消防策略,优化路线,计算需要的水龙头的数量,等等,这一切都都需要时间,而火是不等人的。正是这种时间稀缺的心态会让他们把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速度上,而与提高速度无关的其它方面,则会被暂时地屏蔽在注意力的范围之外。不幸的是,系安全带这个本应被重视的问题,同样也没被分到足够的注意力。

听到这里很多听众可能已经明白了,稀缺的心态之所以会给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会让人丧失一种更宽广的视野。书中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管窥」。就好比一个人从一根管子里面看事物,只能看到中间的那一点点,旁边的的事物都被管子屏蔽了。管窥会使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稀缺的事物上,而不去考虑那些虽然当下还没有稀缺,但如果不及时注意,就会在未来给人带来很多麻烦的事。

比如一个不太富裕的学生丢了手机,他就会产生一种稀缺的心态。他想要手机,又没有钱,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他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能弄到一部手机」上,而忽视其它的方面。也许他会决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缩减伙食费,吃一些便宜但是不健康的食物,或者干脆省掉午饭,用省下的钱再买一部手机。或者他会觉得省钱太慢了,想要通过借钱来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他很有可能去考虑校园贷或是其它形式的贷款。稀缺的心态让他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手机上,而严重低估了他为了得到手机而付出的代价会给将来的自己造成什么样的麻烦。靠省伙食费来攒钱的同学很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而不得不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花更多的金钱去获取健康。考虑校园贷的学生在未来可能会被高昂的利率搞得焦头烂额,更有甚者,会因为无力还贷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好心向那位同学指出这些将来会出现的问题,他很有可能听不进去或是向你发火:「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没有手机用我怎么办,你给我买吗?」 当一个人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了当下稀缺的事物上时,将来的后果就显得不太重要了,而与负面后果有关的劝说,自然也听不进去。我们每一次看到类似的新闻可能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用不顾后果的方式去解决当前的问题呢?在听了今天的内容之后你也许就会了解,这一切都是稀缺的心态导致的管窥造成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稀缺的心态会让人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稀缺的事物上,导致管窥的现象。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被占用的这些注意力真的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稀缺的心态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但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被占用的注意力中只有有限的一部分会被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其它的大部分都被浪费掉了。

每天听书绝非偶然(每天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3)

关注公众号【求知帮】,收听音频版。

比如一位工作很忙的父亲,因为答应参加女儿的话剧表演而不得不放下工作去观看话剧。但由于时间稀缺的心态攫取了这位父亲大量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在观看话剧的时候,他的脑海里还是挂念着工作上的事。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看话剧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是根本没什么用的,因为他不可能在话剧结束之前工作,因此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话剧也没好好看,工作也没多做半分。事实上,在现实的生活中,过多地投放注意力在一件事物上有时甚至会使人产生焦虑的情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遇到麻烦之后时时刻刻担心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该如何减少稀缺的心态给人们造成的伤害呢?在书的最后作者探讨了这个问题。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啊。稀缺的心态之所以会给人造成伤害,主要是由于它会使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稀缺的事物上。既然如此,我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稀缺的事物上,不就避免了这种伤害了吗?这个方法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主观地要把注意力放到稀缺的事物上,而是下意识地做出这种行为。换句话说,在如何分配注意力这个问题上,很多时候你自己说了不算!

为了验证这一点,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群人,一部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节食的人,另一部分则没有节食。他们让这群人分别坐到电脑屏幕的前面,每人手里发一个计数器。电脑屏幕过一段时间会在随机的位置闪现一个小红点。这群人的任务非常简单,每当屏幕上闪出红点时,他们按一下计数器就可以了。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在一些红点闪现之前,科学家们会让屏幕闪过一张图片,图片在屏幕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 33 毫秒,也就是一秒的 1/30。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有意思,对不节食的人来说,图片对红点的记录不产生影响。对节食的人来说,普通的图片也同样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但一旦红点前出现的图片与食物有关,节食者们往往就会错过之后出现的红点。听了前面内容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了,对节食者来说,食物的稀缺会使他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与食物相关的图片上,因此更加容易忽略随后出现的红点。但这个实验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与食物有关的图片所停留的时间只有 33 毫秒,而大脑主观处理问题的时间最少需要 300 毫秒,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节食者们对食物图片投入过多注意力的行为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并不是他们主观地想这样做。

「下意识」这三个字十分致命。因为它意味着你主观想要做的改变基本都是徒劳的。这就好比一个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主观上很想让自己不害怕,甚至有自控能力强大的人可以让自己不表现出害怕的模样,但他依旧没办法改变密集恐惧的本能。向稀缺的事物投入过多的注意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书中,作者们大量提到了政府应该怎样制定和调整政策去帮助那些被稀缺心态所影响的人们,而对如何在主观上做出改变却介绍的非常保守。为什么呢?因为太难了。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如果真的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直到今天依旧陷入贫穷和忙碌的怪圈中无法逃脱呢?当然,难并不意味着完全没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这本书的核心——「稀缺的心态」。作者认为,逃离稀缺怪圈的突破点是在自己没有稀缺心态的时候制定一系列可行的计划。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你平时有多穷或是多忙,总会有那么几天心态比较放松。比如一个人刚刚拿到了工资或是刚刚完成了一个大的项目,在那几天里,贫穷和繁忙的心态会暂时褪去。没了稀缺的心态,管窥就会消失,之前受到影响的智商、判断力、自控力和大局观等就又被暂时地解放了出来。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赶紧结合自己的当前情况制定一系列可行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让未来的自己能够摆脱稀缺的问题,进而使稀缺的心态不再出现。比如,缺钱的人可以规划一下未来几个月的收支,看看能否开源节流,想办法让自已有一定的存款来应急;忙碌的人可以计划一下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比如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让自己有一些时间休闲、锻炼以及陪陪家人。一旦这些计划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稀缺的问题就会被缓解,稀缺的心态也会随之消散,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慢地从贫穷和忙碌的怪圈中摆脱出来。

当然,这种方法虽然听起来不错,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首先,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在稀缺的心态再次出现时,又有几个人能坚持自己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呢?其次,在很多时候,我们生活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来打乱我们的计划。比如一个收入微薄的人,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花很多钱买药,这个意外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之前制定的收支计划,再次陷入财政困境;或是一个很忙的人,明明已经规划好了时间,项目却意外地出了差错,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收拾烂摊子,之前计划好的休闲时间又全被占用了……总之,要完全靠自己从稀缺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除了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之外,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当然,一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稀缺的心态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并在积极地想办法帮助民众摆脱这种心态。比如从 2017 年 1 月开始,芬兰政府选择了 2000 个年龄在 25 至 58 岁的失业者,在其它补助的基础上,每月无条件额外提供给他们 560 欧(约 3900 人民币)的生活费用。这项资助历时两年,到 2018 年末结束。从本书的角度来看,政府提供的额外资助会使这些失业者们从贫穷的心态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对未来的规划上,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资助结束前彻底摆脱贫穷的问题。那么芬兰政府的资助是否真的有效呢?真正的结果要等到 2019 年末才会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我的观点来看,《稀缺》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着眼,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做支撑,十分精彩地阐述了稀缺心态给人造成影响的方方面面。然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读过《稀缺》的人对它的评价分歧很大。一方面,作为行为经济学界和认知心理学界的翘楚,两位教授的作品一经问世,便收到了很多来自学界的的称赞。比如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哈佛幸福课》的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等都对此书有着非常正面的评价。但另一方面,一部分作家与读者却对此书颇有微词。比如金融时报的著名经济评论员、《卧底经济学》的作者提姆·哈福德就批评此书有严重的结构问题。而在豆瓣和亚马逊上的一部分读者也反映这本书十分冗长难以理解。一本书的评价为何会如此不同呢?如果我们仔细看书评就会发现,大多赞扬此书的读者们都聚焦在它的内容上,而大多的批评或多或少会都提及它的写作手法和结构。事实上,作为由两位世界顶尖学府教授合力推出的作品,此书在内容上的优秀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样也是因为两位作者是学界的知名教授,所以在创作此书时总会或多或少受到学术写作风格的影响。比如他们会在书开始的部分大量的介绍诸如 「带宽」「管窥」「专注红利」「目标抑制」等一系列名词,而在介绍完这些名词以后,他们就会假设读者们搞懂了这些名词的意思,因此会在书的中后部分频频使用这些名词而不做过多的解释。事实上,由于名词太多,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们会很容易在阅读此书的中后部分时忘记这些名词代表的含义,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此书晦涩难懂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这次的领读中,我尽量抛开了书中原本使用的专业名词,用浅显的语言去解构这本书内容。希望我的解读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精髓。

每天听书绝非偶然(每天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