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和痔疮外观有什么区别(肛门外翻与内痔脱肛的区别有哪些)

肛门外翻是指肛管内的直肠发生病态反应而从肛内脱出,脱垂在肛门之外。肛门外翻医学上也叫做脱肛,当然不是所有的脱肛都是直肠外翻引起的,内痔脱出也称为脱肛,那么内痔脱出而形成的脱肛和肛门外翻而形成的脱肛两者有和区别呢?

脱肛和痔疮外观有什么区别(肛门外翻与内痔脱肛的区别有哪些)(1)

首先发生群体有差异

肛门外翻一般高发于婴幼儿群体,不受性别的影响。内痔外脱高发于成年人,婴幼儿一般不会产生痔疮,受生育的原因的影响,女性群体更加多见。

其次外观形态不一样

肛门外翻是肛管内的直肠脱出,它是肠道的一部分,而内痔外脱脱出的是内痔息肉,形状像花瓣。肛门外翻一般是大便时脱出,大便后一般都会自行收回,不会有便血的情况,如果便后不能及时的收回,可能会出现因为直肠上的粘膜充血水肿而导致部位出血。而内痔外脱一般会伴随有便血的情况。

再次恢复的方法不一样

肛门外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一般会慢慢的自己恢复,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一般自愈后不会复发。而内痔外脱在注意日常的护理的同时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只能手术切除,而且复发的机率比较高。

脱肛和痔疮外观有什么区别(肛门外翻与内痔脱肛的区别有哪些)(2)

肛门外翻高发于婴幼儿,关系到幼儿的健康问题,这是的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肛门外翻有没有好的预防办法呢?

先天性肛门外翻:没办法预防只能加强日常护理,如没明显异常可以等着自行恢复。

后天性肛门外翻:如果婴幼儿出现肠胃疾病,如长期的便秘、腹泻、肠道感冒,都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肛门外翻。

饮食上要合理搭配补充定量高蛋白的同时要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效的减轻肠道负担,防止便秘的发生。

1岁以内的婴儿,尽量减少把便次数,有些家长们喜欢经常性的给婴儿把尿,这是不太可取的,因为小孩自主排便习惯的养成一般是在2岁左右,过早的排便训练,加大了肛门外翻的风险。建议使用尿不湿,及时更换就行。

脱肛和痔疮外观有什么区别(肛门外翻与内痔脱肛的区别有哪些)(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