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笔记(学地理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理解运用部分:

青藏地区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等)、人口与城市分布,饮食习惯、服饰、传统民居等的影响

关注点:

1、青藏地区知识网

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笔记(学地理青藏地区)(1)

2、特别提醒

(1)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

(2)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藏族同胞穿着时喜欢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有时两边衣袖露在外面),这是为适应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的天气环境。

(3)青藏地区农作物(青稞、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的自然原因。青藏地区日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4)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的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温相对较高,土壤肥沃等。

(5)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例题详解1

例题:(2014·龙岩中考)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回答6、7题。

1.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是用某种粮食和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这种粮食是 (  )

A.大米 B.高粱 C.大豆 D.青稞

2.在藏族同胞的庆祝活动上,你可见到的场景是 (  )

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笔记(学地理青藏地区)(2)

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

1、D

2、B

【知识背景】

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的区域特点。

【解题思路】

第1题:青藏地区的主体为青藏高原,“高寒”是该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在这种条件下,粮食作物为耐寒的青稞。

第2题:青藏地区的主要民族为藏族,藏族同胞在庆祝活动中跳锅庄舞。

例题详解2

3.读图,回答问题。

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笔记(学地理青藏地区)(3)

(1)图中所示区域主要为我国的青藏地区,为________(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

(2)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因此本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带,这里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还波及位于中、尼边境的________(世界最高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为防震减灾,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任写一点)

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

(1)藏族

(2)高寒 河谷 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气候更为优越;地势更为平坦;土壤更为肥沃;水源较为充足

(3)珠穆朗玛峰  位于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4)多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增加抗震救灾演练等

【知识背景】

本题组考查了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还考查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震减灾的措施。

【解题思路】

第(1)题: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青藏地区。

第(2)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候特征突出“高寒”特点;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同时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主要分布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第(3)题:尼泊尔的地震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该地震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第(4)题:我国同时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为了防震减灾,应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多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增加抗震救灾演练等。

【小结】

青藏地区的学习建议同学们围绕“高寒”这个特点来展开,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我们资料中的知识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理在线课堂——在线学习,助力中考!

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笔记(学地理青藏地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