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

野鸡作为曾经最常见的“野味”之一,在许多地区差点被吃灭绝,好在国家及时将野鸡纳入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这才让它们免于被吃绝。非但如此,在近些年,在一些地方的野鸡甚至已经呈“泛滥”的势态,在田野里、山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不过,白天满山飞的野鸡,到了晚上就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们到底去了哪里呢?这还要从野鸡的习性中找一下答案。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1)

野鸡

野鸡是我们对雉鸡的俗称,它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分布非常的广泛,正是因为如此雉鸡有了多达30个亚种分化,仅仅是在我国就有19个不同的雉鸡亚种。非但如此,雉鸡从10世纪开始就被作为一种狩猎鸟引入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使得雉鸡成为了分布(包括人工饲养下)仅次于家鸡的雉科动物。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2)

除了分布外,野鸡的生存环境也复杂多样,无论是农田地边、低山丘陵、甚至是沼泽草地上它们都能很好地生存。不过,野鸡对生存环境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要有较密集的植被覆盖,因为这种环境有利于它们隐藏。

同时野鸡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较密集的植被覆盖无论是昆虫还是植物种子都相对的充足。不同季节,野鸡的食物有一定的变化,从整体上看,野鸡春、秋、冬三个季节偏素食,主要以植物的茎叶、种子为食,而到了夏季食物偏肉食,主要以昆虫为食。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3)

与大多数的鸟类一样,野鸡也是偏群居的鸟类,只不过,它们属于一夫多妻制的鸟类,所以在繁殖期,成年雄性野鸡们会“占地为王”,一旦有其他成年雄性进入其中,二者必然会爆发大战,这类似于狮子的结构,一旦落败,雄性野鸡失去的不仅仅是领地,还有繁殖的机会。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4)

在繁殖期,一只雌性的野鸡平均能产下约10枚蛋(北方一年一窝,南方一年两窝,不过南北方的野鸡每年产卵量几乎是一样的),在产卵时,它们通常会选择茂密的草丛、灌木丛等周围遮挡较好的地方提前筑巢,相比较其他鸟较为精致的鸟巢,野鸡的巢其实就是用爪子刨个小坑,然后叼一些枯草、枯树叶垫一下就完成了。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5)

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为什么晚上就消失不见了?

第一:习性。在农村有句老话“早五点、晚五点,瞧见白圈不松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早上和下午五点左右,如果在草丛中看到一个白圈,那一定是野鸡。因为野鸡的脖子上有一圈明显的白色羽毛。而早五点和晚五点,其实就是说的野鸡的习性,早上五点开始,是野鸡出巢的时间,晚上五点是野鸡回巢的时间,这两个时间内,野鸡是移动的,比较容易发现。

这与白天随处可见,晚上不见就有关系了,因为它们是昼出夜伏的鸟类,所以晚上是要找地方躲起来休息的。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6)

第二:觅食习性。白天我们在田野中经常看到野鸡,其实是它们在觅食。此时,无论是原本就在农田里栖息的野鸡,还是在附近丘陵、低山上栖息的野鸡都会跑到田野里,原因也很简单,田野里的植物和昆虫是最多的。

到了晚上就不同了,它们完成觅食后,各回各家,原本在农田中的野鸡趴在窝里安安静静地休息,山上的野鸡也回到了山上的灌木丛或者是草丛里休息。此时,就给了我们一种野鸡晚上突然都消失的错觉。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7)

第三:躲雨习性。在农村关于野鸡还有一句俗语“阴雨天、大雨后,在树林边上遛一遛”,意思就是在阴雨天或者下大雨时,就要去树林附近找野鸡。野鸡作为一种鸟类,它们的巢在地面上,上面几乎也没有什么遮挡,所以一旦下雨,是没法避雨的。

此时,原本喜欢栖息在开阔地带的野鸡们就会去到附近的树林的树上暂时的避雨。白天还好,因为它们需要觅食(不断地移动产生热量,羽毛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这样不会失温),到了雨天的晚上它们基本上都跑到树林里了,因为如果下雨还在窝里窝着,那么体温就会逐渐的下降,所以即使你知道野鸡的栖息地在哪,也找不到它们。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8)

总结

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与它昼出夜伏的习性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与它们并不集中的分布也有关系(各回各家)。而它们晚上去哪一般离不开几个地方:地头的草丛中、田里的垄上、公路旁、低山上的灌木丛、树上,原因与季节变化导致食物变化以及天气有关。

最后,野鸡虽然在一些地方已经比较常见了,但是它们依然是受威胁的物种,依然在我国三有保护动物中,所以大家不要打野鸡的主意哈。

野鸡一般白天在哪里(白天随处可见的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