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建病证结合(张敏建病证结合)

张敏建病证结合(张敏建病证结合)(1)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CP(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已为我国众多男科专家所共识,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就目前揭示和阐述中医辩证论治CP的本质和疗效优势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男科呢?

近日,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重庆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委会2016年会在重庆圆满召开。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男科主任张敏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重“病”轻“证”不能揭示辨证论治本质

“不同治法出现相同作用。”张敏建教授认为,“重‘病’轻‘证’不能揭示辨证论治本质,不同治法出现相同作用结果,反映了研究现状着眼‘病’而忽略重要核心‘证’,其研究结果对揭示中医辩证论治的科学意义不大。动物并不能与人类完全对话其感受,因此运用动物模型的这类研究思路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疗效机制研究预期目的。”

同时,张敏建教授表示,目前CP本身的发病机制还没搞清楚,靶标不明确,那么单体研究的科学意义风险就很高。

双管齐下 中西医结合不等于简单相加

“中西医结合疗效机制研究就应将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华与现代科学理论结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机制所能诠释的问题。病证结合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探索之路,也是中西医结合正在走的路。即从‘证’入手,从‘病’入手。”张敏健教授谈道,“回避没有出路,高效的办法是从临床入手,做到‘证候’真实有效。中西医虽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是研究的却是同一个对象,在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层次上必然有其共性的物质基础。”

张敏健教授表示,将单一“并联”的分子生物学信号通路的研究思路变为“串联”的研究思路,是做到“证候”真实有效的重要战略思路。病症结合的研究关键在“证”,证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基因、蛋白质分子水平,是目前热门的研究课题。病证结合研究之路漫长,道路艰辛,只有通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才能实现创新中国特色男科。(文/周绪梅 实习记者 陈荣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