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开启微创技术新篇章)

又一例高难度腹腔镜下微创四级手术——市内首例“无举宫”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我院妇科顺利开展。它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高超的腹腔镜下操作技能。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市“无举宫”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妇科微创技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开展高难度的腹腔镜手术打开了新局面。

45岁的巩女士,以“外院宫腔手术后4月,间断腹胀不适2 月”为主诉入院。在多家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宫颈及宫腔粘连,并行多次宫腔粘连分离失败,患者疼痛难忍,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入科后,行专科检查可见:宫颈上唇可见创面,有血迹;宫体前位,孕60 天大小,质软,活动一般,压痛明显,双附件区增粗,压痛;行B超示:宫腔不纯性积液(积血可能前后径约5.6cm)。初步诊断:1.宫腔粘连(射频消融后宫腔粘连);2.宫颈粘连 ;3.子宫腔积液(积血)等。

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开启微创技术新篇章)(1)

妇科全科医师对巩女士的病例进行了缜密讨论,并邀请省级专家会诊。在确定手术方式时,考虑到患者宫颈粘连,进行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风险明显小于腹腔镜手术,但对于患者来说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于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又无法举宫,手术难度非常大,这对于术者也是巨大的挑战。经过全面评估分析后,妇科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择期为巩女士进行“无举宫”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开启微创技术新篇章)(2)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手术如期举行。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60 天大小,子宫后壁肌瘤,质硬,大小约2.5cm×2.0cm,双侧输卵管增粗迂曲,积血,暗红色,无法举宫,大大增加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切除宫颈时的界限很难把握、手术难度明显增加。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手术麻醉科也派出精兵强将,全程监护;妇科手术团队密切配合,术中操作精细准确,在强大的团队协助下,成功完成了首例“无举宫”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近年来,我院妇科新开展的微创技术有: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宫腔镜下取环术、宫腔镜下异物取出术、宫腔镜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宫腔镜下宫颈管息肉电切术、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宫腔镜下复杂性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节育器移位取出术、腹腔镜下“困难大子宫”全切术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微创宫腔镜冷刀新技术、视窗射频消融术、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修复整形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腹腔镜下剖宫产疤痕妊娠病灶切除 疤痕修复整形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宫腔直视观察吸引术(可视人工流产)、LEEP宫颈锥切术等。

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开启微创技术新篇章)(3)

妇科微创技术主要是以腹腔镜、宫腔镜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由于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女性患者朋友的认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来治疗妇科各种疾病。我院妇科大力开展各类疾病的腹腔镜及宫腔镜微创治疗,微创技术不断突破,手术方式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科各类手术,已经成为了主流技术,手术技巧日趋纯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病床周转率快,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