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

利用率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希望你的员工从事生产性工作,这对实现一天中的预期结果很重要。当一些东西使工人无法工作时,比如材料短缺或设备故障,他们就没有被利用。了解员工能够高效工作的时间百分比,也就是利用率百分比,有助于您了解是否有机会优化劳动力的人才。

本文将帮助您:

•定义利用率百分比。

•确定利用率公式。

•计算利用率百分比。

•在示例报告中解释利用率百分比。

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1)

利用率百分比的定义

利用率百分比将员工在没有延误的情况下高效工作的总时间与他们在工作上的总时间进行比较。百分比利用率捕获员工高效工作的时间百分比。这是管理层让员工能够完成组织所需工作的时间。简单地说,百分比利用率揭示了一个组织通过最小化延迟和使生产性工作成为可能来使用其资源的情况。

影响利用率的因素本质上是导致员工工作延迟的任何影响。为了保持较高的利用率,管理者必须尽自己的努力:

•防止故障。

•准确规划和安排工作活动。

•明确说明要做什么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

•避免等待工具、设备、材料或任何必要资源。

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2)

利用率公式

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员工从事生产性工作的小时数除以总的带薪工作小时数,再乘以100。

生产性工作是由工作时的带薪总小时数减去延迟小时数确定的。延迟时间通常也作为一个指标捕获,并在报告中显示为延迟百分比。

有可能实现100%的利用率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工作没有延误,员工将得到100%的利用。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应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并且他们正在经历允许的休息时间和津贴值中涵盖的其他事件。

在百分比利用率计算中,生产性工作的定义包括标准中考虑的所有内容。标准包括满足工作人员需求的活动类型。这意味着员工可以花时间满足个人卫生需求,休息和午餐时休息,偶尔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小延迟,例如调整设备或掉落物品,但仍然可以100%利用这些时间.

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3)

计算利用率百分比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何计算杂货店前端员工的利用率百分比。收银员早上8点开始工作,下午3点下班,总共工作7小时。她有半小时的免费午餐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从她的总带薪工作时数中减去,这将导致6½个带薪工作时数。

轮班时,她要做5个半小时的出纳结账工作。该组织对这项工作有标准,包括问候客户、扫描物品和打包物品等活动。她每天还要花半个小时做一些组织工作,比如整理杂志和糖果架、擦拭皮带和填充袋子。这也被认为是她所在组织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她总共花了6个小时从事生产性工作。这项富有成效的工作包括两次10分钟的休息,收银员在整个轮班期间都会得到休息。

收银员在等待一个卡住的抽屉被修好时,确实经历了10分钟的延迟,她总共花了20分钟在登记处等待,没有顾客。在整个轮班过程中,她总共经历了30分钟或半小时的延迟时间。

您可以使用这些数字来确定出纳的利用率。百分比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员工从事生产性工作的小时数除以总的带薪工作小时数,然后将结果乘以100。总的工作时间减去总的工作时间。在本例中,收银员的工作时间为6.5个小时,因为她的午餐是无偿的。减去½小时的延迟时间将导致6小时的生产性工作。这6个小时除以总带薪工作时间的6½小时。结果是0.92。这个数字乘以100,得到92%的利用率

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4)

解释报告中的利用率%

能够识别和解释报告中的利用率百分比对于理解工作场所的延迟管理情况非常重要。在此示例报告中,部门利用率为87%。仔细查看单个团队成员的利用率,尤其是一名员工的利用率为100%,因为该员工的延迟时间为零。团队其他成员的利用率较低,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严重的延迟。这种反馈有助于管理者认识到不平衡,以便对其进行调查和解决。百分比利用率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措施,而不是员工的措施,因为它基于员工一天中可以从事多少生产性工作。

百分比利用率指标是根据收集的关于工作时间的实际数据生成的。例如,马丁内斯记录了5.8小时的标准工作和0.6小时的非标准工作,总共6.4小时的生产性工作。她还经历了1.6小时的延迟时间。将这些时间加起来,可以确定马丁内斯总共有8个带薪工作小时。6.4除以8得到0.8,再乘以100,总利用率为80%。

绩效管理模块考核指标(绩效管理七)(5)

总结

利用率百分比是一个指标,它将员工在没有延误的情况下高效工作的总时间与他们在工作中花费的总小时数进行比较。利用率百分比主要反映了管理层在最小化中断或延迟时间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延迟百分比的倒数。在本课中,您将在示例报告中计算利用率百分比并解释利用率百分比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