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第七章背景故事(夜的第七章福尔摩斯)

昨天刷抖音,有个活动是用rap唱电影,然后看到一首翻唱杰伦《夜的第七章》,来唱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作品《无人生还》,剪辑的素材用的是2015年英剧版的,好家伙,全是顶配。

夜的第七章背景故事(夜的第七章福尔摩斯)(1)

即使不看侦探小说的人们,至少也应该听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名字,但大部分读者心中,《无人生还》才是莎婆的最经典作品。

10个人被困孤岛,连续离奇死亡事件印证一首黑暗的民谣,与此同时每个人阴暗丑恶一面也逐渐揭露,最后10人全部被杀,无人生还,留下了几乎无法破解的谜团。

氛围,悬念,主题,无一不臻完美。另外有话剧版,莎婆亲自动笔改编,最终让一对男女存活。对于话剧,这样的结局让人心里更容易接受些,需要这样一个拯救式的结尾来释放观众压抑的情绪。但无疑是冲淡了整部作品那种冷峻严肃的主题。

《无人生还》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这种封闭式的连环杀人案件的模式在后世各类小说影视作品中常被运用。美国电影《致命ID》就是一次经典演绎,只不过还加上了人格分裂的设定。至于我们熟悉的《名侦探柯南》就更多了,最经典的一次致敬是《召集的名侦探》。

为什么说《无人生还》和《夜的第七章》是绝配呢?

首先《夜的第七章》是一个犯罪故事来致敬福尔摩斯的。关于开头“1983年小巷 12月晴朗”有很多解释。有说本来应该是1893年, 柯南道尔先生于 1893 年十二月发表的《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被写死以结束这一系列故事。然而唱的时候,被周杰伦唱错为“1983年”,后来索性将错就错。也有说MV拍摄,要还原1893年太难了,干脆就是1983年。

至于歌词中,据考证是一句一彩蛋:

打字机继续推向接近事实的那下一行:《身分案》中福尔摩斯通过打字机打出的字条上残缺的“e”和“r”推断出温迪班克就是安吉尔;

石楠烟斗的雾:虽然原著中并没有提起福尔摩斯用石楠烟斗,但随着影视作品的传播,石楠根烟斗、猎鹿帽、放大镜都福尔摩斯的典型装备;

飘向枯萎的树:《马斯格雷夫礼典》案中马斯格雷夫庄园中有一棵被雷电击毁的老榆树,通过对这树的丈量,福尔摩斯找到了查理一世留下的皇冠;

贝克街旁的圆形广场:这个不用解释了;

无人马车声响:《孤身骑车人》中,福尔摩斯与华生在萨里边界的乡村发现维奥莱特•史密斯的空马车,断定史密斯小姐遭到不幸;《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跟踪嫌犯“索叶太太”的马车,后来却发现只剩空空的马车,嫌犯已经中途跳车溜走;

深夜的拜访:《歪唇男人》一案中凯特•惠特尼深夜拜访华生,请求他去大烟馆寻找自己失踪两天的丈夫;

血色的开场:福尔摩斯与华生共同办理的第一个案件是《血字的研究》,英文为The Study on Scarlett,直译为暗红色(血色)研究,福尔摩斯和华生见第一面时,福尔摩斯正在做血色蛋白质沉淀实验;

消失的手枪:《雷神桥之谜》中吉布森的两只手枪消失了一只;

焦黑的手杖:《红发会》中福尔摩斯用手杖敲打人行道;《格洛丽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中,老特雷佛使用灌了铅的手杖;

融化的蜡像谁不在场:《空屋》和《王冠宝石案》中福尔摩斯使用蜡像诱骗敌人;“谁不在场”在这里可能指蜡像在房子里,而福尔摩斯却在房子对面的空屋中等待猎物;“谁不 在场”也是侦破的有效方法之一,《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福尔摩斯曾差人调查庄园管家白瑞摩是否在庄园中,以排除他来到伦敦跟踪亨利爵士的可能;

珠宝箱上符号的假象:《四签名》中的大宗阿格拉宝物乘在一个沉重箱子里;《跳舞的小人》作案者利用小人形态涂鸦来传递信息;

........

夜的第七章背景故事(夜的第七章福尔摩斯)(2)

虽然此种考证略显牵强,但强烈的福尔摩斯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貌铺面而来。世界上有无数名侦探,也有很多比《福尔摩斯》更出色的侦探文学作品,但是加在一起也没有福尔摩斯的名气大(柯南粉也比不上,因为知道柯南的不可能不知道福尔摩斯)。

歇洛克·福尔摩斯,敏锐,理性,桀骜不驯,嫉恶如仇,甚至可以说自带暗黑气质。再加上阴郁的伦敦,变动中的时代,让犯罪呈现出一种哥特风格。

柯南·道尔的一些短篇推理性更强,像《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这几部中篇小说,论推理性、悬疑感并不如阿加莎·克里斯蒂,但是文学性就高些,其探讨的“复仇”“犯罪”等话题明显更深层。另外像《米尔沃顿》《显贵的主顾》《波西米亚的丑闻》这类已不属于典型的推理故事,但又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

夜的第七章背景故事(夜的第七章福尔摩斯)(3)

《夜的第七章》是一首极具电影感的歌曲,其MV也展示了一个精彩的犯罪故事。MV讲述的是一个悬疑的蓝玫瑰凶案,由周杰伦亲自饰演大侦探,南拳妈妈的詹宇豪饰演侦探的小助手,宋健彰饰演嫌疑犯。故事描述一个发生在伦敦近郊的公园里的凶杀案,现场唯一留下的线索是死者口里的一朵蓝玫瑰,还有一个可疑逃跑的年轻人。大侦探和小助手从蓝玫瑰开始查起,在花店、老人家探访,甚至到图书馆找数据,抽丝剥茧终于找到嫌疑犯工作的咖啡厅,在追逐的过程中,嫌疑犯负伤逃跑;两人只好回咖啡厅问到嫌疑犯的住所地址,一步一步查找真相。

虽然是致敬福尔摩斯,但不是一个具有柯南·道尔典型风格的故事。至于“如果邪恶是华丽残酷的乐章,它的终场我会亲手写上。晨曦的光 风干最后一行忧伤,黑色的墨染上安详。”这几句相较于《无人生还》,却是再贴切不过。具体情节如果没看过故事的,值得去看看。

我是比较喜欢听音乐的,但听得杂,品味其实不高的。《夜的第七章》和《以父之名》号称话语流行音乐天花板,这个我也无法确认。只说歌词,两首是黄俊郎作词。二者风格相近,如同《夜的第七章》致敬福尔摩斯一样,《以父之名》也致敬了《教父》。相比而言,《夜的第七章》是外在画面上的致敬,《以父之名》是内在气质上的致敬。

《以父之名》是逐步坠入黑暗,《夜的第七章》是拨开迷雾;前者到最后深沉呓语,后者最后是华丽沸腾。孰高孰下,无法比较。

黄俊郎的词和方文山有些相似,喜欢用多种极富代表性的意象肆意铺陈,华丽甚至妖艳。但细看也有些区别,黄俊郎是通过景物描述塑造氛围,整体叙事性更强。

而方文山善于抓住景物与故事的内在连接:

居酒屋里的小神龛

离铺满鹅卵石的玄关

差不多一米宽的信仰

我坐着喝味噌汤

在旁观看 庭园假山

京都的夜晚

有一种 榻榻米 的稻香

叫做禅

“一米宽的信仰”“榻榻米的稻香叫做禅”,景物与所表达情绪直接相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以青花喻人,华丽的辞藻绝非是空洞堆砌。自文山以后,中国古风歌曲大盛。但是佳作太少,大多内容堆砌,无逻辑,矫揉造作,甚至有时为了韵脚和句式让文理极为不通。才情之高下,一比即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