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

美国的中心曾经有个小镇,春天的时候山花烂漫,无数的小鸟飞来啄食浆果,但突然一种奇怪的力量悄悄侵袭了这个地区,每个地方都安静得出奇,母鸡下的蛋孵不出小鸡,猪崽太瘦弱存活没几天就会死去。

今天和大家聊的这本书叫《寂静的春天》,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用了这样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寓言故事,引出了一个在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严峻问题,“是什么东西让美国无数的城镇失去了春天的声音”?

而答案,就是农药。

自然界的昆虫有50多万种,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之时,它们并不对人类构成威胁,因为自然界的法则,会迫使各个物种与环境之间构成平衡。然而,人类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平衡,单一作物的农业模式出现了,还有很多民族的大迁徙也让不少动植物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一些昆虫的繁殖逐渐失控,“争夺人类食物供给,传播疾病”,于是人类称之为“害虫”。换句话说,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发展,才让这些昆虫变成了敌人。

很多人都知道农药有毒,如果误服了农药,人是有可能丧命的。但在《寂静的春天》里,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却在告诉我们什么叫生不如死。

美国是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各类杀虫剂,十年后,死于白血病与淋巴癌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足足上升了大约50%,基于这样的数据,研究者开始怀疑杀虫剂的滥用与白血病等癌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更为直接的证据是,知名的医疗机构梅奥医院,收集了几百个病例,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生前“都曾接触过这些环境致癌元素”,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在用高浓度滴滴涕杀灭蚊虫蟑螂的时候中毒了,后来诱发了急性白血病。由于当时对于细胞的认识还很粗浅,本中虽然引用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但还是没能把癌变的过程解释清楚。但作者的结论却非常准确,那就是少量而长期地接触这些农药,比短时间大量接触的危害大多了。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还谈到了另一个现象,那就是农药的滥用,还会导致一些人生不出孩子,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农药分子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甚至直接破坏染色体。其实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出乎意料,既然它们可以让鸟蛋再也孵不出幼鸟,那么我们哺乳动物又哪儿来的豁免权呢?生不出孩子也就算了,由于这些农药还会诱发基因突变,所以保不齐还会生出一些变异的胎儿,这恐怕更是我们人类的噩梦。环境中残留的这些农药,最终也会进入我们的体内,并且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癌症、不孕不育、基因变异,这些事情都可能会发生。

《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人类不计后果地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自然,结果却换来了自然的惩罚,人类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该如何与环境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