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代表作有哪些(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卢照邻代表作有哪些(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1)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即今天北京市附近人。

卢照邻年少时,非常聪明,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能直接到官府谋了个差事。卢照邻在给唐高祖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府中做秘书之时,得到李元裕的赞赏与倚重,他曾对人说:“这是我的司马相如。”后来,卢照邻离开邓王府,被任命为新都县(在今天四川成都附近)的副行政长官——县尉。

在新都期间,卢照邻收获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他的恋人是一位普通人家的郭姓女子,女子美丽多情。骆宾王曾写过一首题为《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的诗,叙述卢照邻离开四川回到洛阳之后郭氏对他的思念之情。其中有“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的诗句。两人都已经分别两年之久了,而且女子是知道卢照邻离开四川的原因的,这女子还在那里苦苦思念着卢照邻,足见其痴情、善良。

后来,卢照邻离开了四川,回到了洛阳。这是因为他中风瘫痪了,从此成了一个残疾人。得病那年,他还不到四十岁。回到洛阳后,就到处求医问药,一直不见好转。在洛阳过了两年,移居太白山下,住在一间茅草屋中。这一时期,他得到一位方士的秘制药丸,叫做“玄明膏”,用了之后,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在这期间,他父亲离世了。父亲的死去,对卢照邻打击巨大,他悲痛过度,胃口大很不好,药丸一吃下去就立即呕吐了出来。吃不下药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以致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

好在卢照邻是著名诗人,人缘较好,加上在官场时结交了不少朋友,因此,家道贫穷的他,因病隐居之后,也能得到一些官员和朋友的资助。其中包括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贤,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符玺郎乔等人。有了这帮官场朋友的资助,卢照邻在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时候,还有能力移居具茨山下。他在那里买了几十亩土地,引了颍河水绕过房屋四周,供灌溉之用。

其间,卢照邻的心情不算太好。否则,他怎么让人在具茨山的这处居所附近,预先修造了坟墓?并且他还时不时地躺卧在墓穴之中,等待死去。

瘫痪之后的卢照邻,无法自己行走,身残的日子过了十余年。在这些年里,每逢春秋时节,为了欣赏烟霞景致,他就让人用轿子把他抬到户外,面对山川烟云,他悠然怅望,久久不愿离去。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释疾文》,为自己的命运感伤一番。

最后,卢照邻因为无法忍受疾病的痛苦,决定死去,在跟亲友一一道别之后,他跳进颍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卢照邻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他曾感叹:高宗时代崇尚吏治,他专攻儒业;武则天时推崇法治,他信奉黄帝老子的无为学说;后来朝廷屡次征召提拔贤士,他已经成了残废。其实,他还有一大遗憾,刚刚遇到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为了养病不得不与之马上分离,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卢照邻的诗,读过的人或许不多,即使读过也许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但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房里首席丫鬟花袭人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一般都认为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给她取“花袭人”这三个字,来自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浑欲醉”之类。但实际上,早在陆游之前,卢照邻的著名长诗《长安古意》中就有类似的诗句。《长安古意》的最后两句是:“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由此可见,曹雪芹为自己的小说人物命名,也受到了卢照邻诗歌的启发。

卢照邻才华横溢,尤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意境清迥,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已子安集序》)。明代胡震亨说“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唐音癸签》),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乃千古名句。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 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 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

卢照邻代表作有哪些(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2)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