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姐告状评剧经典片段(从花为媒到杨三姐告状看评剧经典作品)

《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评剧经典片段(从花为媒到杨三姐告状看评剧经典作品)(1)

《花为媒》

故事说的是王少安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诉衷情,赠罗帕定终身。李月娥走后,王母托媒人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来到张家,介绍张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双全,一说便妥。但王俊卿心爱表姐月娥,不允张家亲事,并忧虑成疾。王母又托阮妈到李家说亲,月娥与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说王俊卿轻狂,不懂礼教,顽固拒婚。王俊卿闻知与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爱子心切,心焦如焚。际妈献计去张家花园相亲,以为王俊卿亲眼看见张五可的才貌后便会答应,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贾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张家花园相亲。张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见贾俊英英俭文雅,心中之恨顿时雪化冰消,并赠红玫瑰,私订终身。贾俊英将张五可私赠的红玫瑰转送表兄,倍加赞美张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并将红玫瑰扔在地上。阮妈又向王母献策,先将张家小姐娶来,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张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应允,于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万分。李母溺爱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采纳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李月娥送到王家与王俊脚拜堂成亲。王俊卿以为新娘是张五可,拒不拜堂。当他听说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顿时心花怒放,疾病痊愈。待张五可的花轿前来,他们早已拜完花堂。张五可闻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闯进洞房,质问王俊卿。阮妈见状,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际,突然发现贾俊英,随即将他拖入洞房,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皆大欢喜。

《秦香莲》

杨三姐告状评剧经典片段(从花为媒到杨三姐告状看评剧经典作品)(2)

《秦香莲》

此剧是梆子、皮黄剧种广泛上演的剧目。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王延龄授秦香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面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其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公主、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

《杨三姐告状》

杨三姐告状评剧经典片段(从花为媒到杨三姐告状看评剧经典作品)(3)

《杨三姐告状》

成兆才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说的是民国七年,滦县士豪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雇农之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言劝夫改邪归正,高非但不听,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贵和(高拐子)将二姐害死。杨三姐随母到高家吊孝,发现疑迹,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挠,掩盖事实真相。杨三姐愤而赴县衙告状,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款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检查厅上告。新任厅长为沽名钓誉,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告状获胜,杨二姐之冤得雪。

《小二黑结婚》

杨三姐告状评剧经典片段(从花为媒到杨三姐告状看评剧经典作品)(4)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改编自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是评剧大师韩少云、新凤霞的代表剧目。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根据地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帖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罗列罪名,趁火打劫,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天折。后来抗日民主区政府区长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流氓恶棍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