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洗澡时间规定(古代女子两个月才洗一次澡)

古代女子基本都是2-3个月洗一次澡,甚至有位皇宫的妃子洗澡后,将自己的洗澡水全部喝了下去,不是她们不喜欢洗澡,是她们有苦难言,有时候洗澡会有生命危险。

我们现代人的洗澡很随意也很方便,但是在古代洗澡却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洗澡不仅仅是讲究个人卫生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礼仪和公德,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要见重大的人物或者要参加一些祭祖等重大的节日都会沐浴更衣。甚至在汉代,官员有专门的洗澡假期,大概是每月5天放假洗澡,大家可以不用上朝,这点是写在了《汉宫仪》里的“五日以假洗沐,亦曰休沐。”可见,那时候,洗澡显得多么的重要和正式。

古代洗澡时间规定(古代女子两个月才洗一次澡)(1)

我们常说洗澡洗澡,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那是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全身洗洗、冲冲凉。但是在古代,洗、澡、沐、浴是四个概念,“沐”就是洗头发,“浴”就是洗身体,“洗”就是洗脚,“澡”就是洗手。甲骨文中对沐浴有详细的记载,比如说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除此之外,古代人洗澡不像我们现代人这样的随便,对于洗澡用的浴巾都有特殊的规定,比如洗澡用的上半身的浴巾和下半身的浴巾要分开,而且要男女必须分开,洗澡不能男女共浴。当然了,要求分开沐浴,可能以前存在男女一起沐浴的行为和现象,慢慢地也许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才出现不允许共浴的规定。

古代女子洗澡的频次

贵族家的女子

在古代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人的很多的活动受男女性别的影响,洗澡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基本是和地位等级相对应的。

古代洗澡时间规定(古代女子两个月才洗一次澡)(2)

地位高的女子具备一定的洗澡条件,一般洗澡2~3天一次,能达到这个频次的大多是皇宫嫔妃和那些官员家的女子,经济和地位决定了她们可以任性地洗澡,享受洗澡带来的那种舒适。

关于洗澡的花样,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一个女人——赵飞燕,有资料记载,每次汉成帝去看赵飞燕姐妹的时候,两姐妹几乎都是在澡堂里,而且这些澡堂里的水都放了从西域过来的香料的,大家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看见这样的情景其开心程度应该是溢于言表的,所以汉成帝不止一次的夸这两姐妹,当然也很喜欢去看她们姐妹。不管怎么样,赵飞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皇帝能够宠幸她们。现在想想她们也挺可悲,为了一个皇帝,可谓费尽心机。

要说古代女子会享受的,那必须得提提一个人——慈禧,慈禧洗澡基本上每次都有几十个人伺候,会用一把专用的椅子,耗费几百条毛巾,据说这椅子特别的神奇,在那么落后的年代里,慈禧不动手,也不用作任何的移动,可以完成洗澡。

传言说这把椅子一尺来高,八条小龙附在椅子腿上,每条椅子腿上两条龙一条向上爬,一条向上爬,椅子的背是可以活动的,椅子左右扶手能够拿下来,还能实现向左或者向右转。椅子上还有和现在轮椅类似的踏脚装置。可见,在当时,这把椅子应该特别先进而且人性化。

咱们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

古代,洗澡几乎是贵族的特权,普通人家的女子可以说根本实现不了洗澡,原因有二:

首先,洗一次澡的成本太高,在古代一般人家根本没有条件进行洗澡。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大众澡堂,一般洗澡都是在家用浴桶洗,在古代没有网购,也没有专卖店,所以家里有这玩意的,估计得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也可以想象,现在我们家要自己做只浴桶,估计能做出来的也不多,不仅仅要有材料,而且要有一定的手艺,在古代估计要找专门的木匠来做,特别麻烦。

古代洗澡时间规定(古代女子两个月才洗一次澡)(3)

其次,洗澡大多用热水,现在煤气、电热水器、太阳能等等,烧水很方便,在古代要烧一大桶水,费时费力,尽管我们看到很多的电影电视剧里那些主角在泡澡,但是真正的在古代要烧一大桶水,没有自来水,不可能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有水,这就需要来回打好几次水,而且烧一桶水得分开烧,需要很多的柴火,引用句现代的话,家里没矿的,还真不敢轻易洗澡。

有野史记载,孝庄进了北京以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为了能够适应和顺应周围的人,她才有意识地适应汉族人的生活,改变了蒙古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的习惯,每年除夕的时候洗一次澡,因为感觉太浪费水,每次都会把自己的洗澡水收集起来,然后在未来几天内全部喝掉。

例外的情况:有的人因为条件不达到不洗澡,而有的人不洗澡是因为天生不喜欢洗澡

在我国:

东晋的晋元帝,特别的不爱洗澡,可以坚持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洗澡。有时候没有办法,因为不洗澡体味太重,才勉强被大臣和后宫的妃子们要求洗一次澡。可见,这邋遢的毛病不仅仅存在于我们普通人中,那些皇亲贵族也有不讲究卫生,不喜欢洗澡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也属于那种特别不爱洗澡的人。有次洗澡后,还写诗吐槽,诗中这么写道:“经年不洗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大概意思是,由于洗澡把自己洗瘦了。洗澡如果真的能洗瘦,估计有些我们身边的美眉会一天除了吃饭就洗澡了,个个洗得骨感美艳。

在国外

在我们国家洗澡这么困难的时期,西方国家洗澡同样被人们所不齿。可见,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是如此的遥相呼应和同步。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些医学者普遍认为洗澡会降低免疫力,他们要求人们用干毛巾擦脸,建议最好别洗头发,伊丽莎白是欧洲洗澡最勤快的女子,她一个月只洗一次澡,这样看来,别的男人根本没有办法能够打破伊丽莎白洗澡的记录。

在古代,洗澡很危险,有时候会危及生命

古代洗澡次数之所以不多,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在古代洗澡也会受到健康因素的制约。如果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洗澡,对于一些气温高的地方来说,也没什么,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但是,在一些比较寒冷地方的冬天,洗澡就得及时地停止,因为在古代医疗很不发达,遭受风寒如果出现严重的反应,得不到及时的就诊,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您可能存在的一个小疑问:在古代,那么长时间不洗澡,能忍受那浓重的体味吗?

其实,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相对来说,大家都一样的时候,也就不存在任何显著的差异了,如果人人都不洗澡,几乎应该没有人嫌弃别人不洗澡而引起的体味重。在古代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点也适用于洗澡这件事,大家都是一年半载洗一次澡,你我基本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你香我臭的情形。

说到此,我们应该感受到现在的人条件真的太好,最起码的洗澡这些很简单也很基本的生活卫生条件,每个家庭几乎都能保障,洗澡变得便捷而方便。现在一周洗一次澡或者是1月洗一次澡,这样的人很少见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我们得感谢我们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我们可以清清爽爽健康享受美好的每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