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

作者刘兴国的话:

今年3月4日以来,我着手清理过去的资料。在清理的过程中,我又一次产生了将自己与原内蒙军区巴彦淖尔军分区骑兵十四团一个参加过西藏平叛战斗,名叫齐廷植的老革命一些往来书信进行整理后,在《雪域老兵吧》平台予以发表的想法。

齐廷植同志寄给我的相关资料,我当年整理发表过几篇,其余均完好保存至今。他精心撰写的《参加平叛的回忆》、《小分队剿匪战术研究》等已成形的文章和《平叛日记》等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以及我与他的来往信件,我觉得都是多少有些价值的史料。因此,目前初步打算将我与他的往来信件作为西藏党史、军史和战史研究的佐证和补充,整理出来发表,也许能留存后人作参考。

而他费尽心血撰写出来的回忆文章等资料,我现在已无力帮他全部实现夙愿,只有设法退还他离休后的定居地——山西大同市委党史办公室。

随后,我会尽快给山西大同党史办(已联系过,从网上所查得的电话都是空号或“不存在”。所以现添加个老干局——刘兴国2022年4月12日注)或老干局等相关单位写封信,若能顺利与他们取得联系,我再将资料寄还他们。并通过他们和我们的《雪域老兵吧》也许就与他的后人取得联系了,这样就能与他后人商量共同努力完成包括老齐在内的、参加过西藏平叛战斗,并在战斗中光荣负伤和英勇献身的一代英烈们的心愿!

我与齐廷植同志的信件往来,我留有底稿的是1983年7月13日至1984年8月27日期间的5封和齐廷植同志1983年7月24日至1987年4月11日给我的21封。

齐廷植同志若还健在,应该已有93岁左右,但由于平叛作战时负伤罹病,根据他与我联系时只有54岁,身体状况就已极差,后来与我失联等情况分析,应该早已辞世。

我特别认同《雪域老兵吧》平台里《写在前面的话》中的这段话:“我比较赞同有一定文字能力,又有写作冲动的人写自己的故事,哪怕是流水账似的日记或杂感,留下一些与自己生活的时代相关的痕迹,表示你真的来过。如果大家都不写,这些故事就湮灭了。至于写得有无价值,可否留存,那是后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一段真诚表述再次激发起我的整理热忱,帮我下定克服“少不了要用放大镜‘考古’”一般的重重困难,也要把这事做好的决心!

《从未谋面的忘年交》系列(之一)

——与齐廷植因撰写西藏平叛回忆录的书信往来

刘兴国

1、刘兴国第一次主动给齐廷植同志的去信

尊敬的齐廷植同志:

您好!我昨天在《西藏文艺》编辑部与该刊编辑魏志远同志交谈时,偶然得知您写回忆录的事。随后,我到他住所取来了您投给他们的稿子。粗略看了一遍,欣喜和兴奋不已!尤其是您身残志坚、抱病“为党的事业继续做点工作”的精神,使我深为感动!

西藏军区现在组织了五个人的写作小组,编写西藏平叛改革这一阶段的革命回忆录,我就是写作小组成员之一。

看了您的回忆录,我初步打算将您的《青》稿中感动人、有价值的几章(我这里是指您在给《西藏文艺》编辑部的来信中所指出的“在西藏地区发表有较大意义”的几章),加以必要的删节、润色,经您本人审阅同意和有关部门审定后,编入现正着手进行的《西藏革命回忆录》第三辑。

因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最近到成都参加一个会议去了,我的想法暂时还没能向领导汇报,为抓紧时间就先给您写这封信。

现有几个弄不太清和有必要加以了解的问题,向您请教。

第4页里说的是“部务会决定我去骑兵十五团工作”而第8页里讲“到达战区我和王强分到骑兵第十四团”。是情况临时变化了,还是您误记了?

骑兵十四团或十五团部队的代号是什么?

第九章中铁宝的外形特征,请来信较为详细地描述一下。

您现在多大年纪?何时何地负伤、致残?何时从何部离休?

您的《青》稿打印件若手头还有的话,请给我寄1-2份来,非常感谢!

回信请寄西藏军区司令部10分队转交刘兴国收即可。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致以军礼!

刘兴国

1983年7月13日

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1)

2、齐廷植同志收到我给他的第一封信后的第一封回信

亲爱的刘兴国同志:

7月13日来信收悉。感谢您诚挚的关怀和热情的问好。您的信充满革命的情谊和军人的热诚。真是相助何必曾相识,志同道合为人民。热爱祖国、保卫边陲的志向已把我们的心连接起来。您的“偶然”知道、即时“取回”、“抓紧”写信是感人肺腑、令人兴奋激动的,这不仅使我和幸存的战友们20多年的心愿将得以实现。更使为保卫祖国疆土完整的英勇献身的烈士在天之灵受到应有的赞扬。当然,您们为党为我军的思想建设和光荣传统之传播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理所当然的要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里,我怀着崇敬感激的心情,向您并您的同组同志致意,并向战斗在祖国西藏的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亲切的军礼!

我看过信即动笔回书,奈因心脏已中度扩大,又脑缺血,只能写写停停,五天后才完成。您提出的四个问题很好。为了使您了解的清楚并免得万里通信需时误事,顺将连想到的一些情况作必要的阐明。

所问《青》稿是否还有,给寄1份。因当时我想的不周,又在犯病住院期间无力多问,只打印8份已发完,没给贵军区寄甚感遗憾。给《西藏文艺》那份是我留的底本并命题《青春热血洒边疆》,其他几份是《参加平叛的回忆》,现特请求大同市委党史征集办公室将其存留的一份寄去。如不足,请向西藏自治区党史征集办索取寄给他们的那份。

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2)

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3)

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4)

此为齐廷植老革命回复刘兴国的第一封信的手迹第一页

供其可能看到本文的后人识辨

所问的四个问题:

1、2:第4页、第8页写的骑兵十五团、十四团不是误记,也不完全是临时变动。是:59年1月至2月我参加了内蒙军区受总参委托在我所在的巴彦淖尔军分区管辖的骑兵十五团(代号0174部队)举办五军区(有骑兵部队的)骑兵教学法集训。我担任的四个科研课目均取得优秀成绩(见解放军报59年2月X日我写的一篇报导《骑兵研究立、跪射》)集训结束,骑兵十五团要留我在司令部工作。到三月初,上级考虑到该团常参加拍电影任务,决定我去。两天后,报纸公布西藏消息,我要求去平叛,学习剿匪战术(67年写出六千余字的《小分队剿匪战术研究》),得到批准我受命带队。为取得第一个材料到战区(指玉树指挥部),我又要求去任务艰巨的骑兵十四团(代号41部队。记得曾问过团作训股德股长代号来由,他说是玉指为保密和称呼方便临时编定。内蒙军区去的另一个团部骑兵十三团代号31部队)。

烈士铁宝的外形特征:他面如铁钵(指皮肤黑,状如小盆)眼若铜铃(用铜铃意与铁钵呼应,如觉不当,看流星二字如何?总之,他眼睛大而眼神敏锐有光),个头高大,虎体猿臂,能骑善射,尤其是马上射击,弹无虚发,本领过硬。马刀劈术也颇通晓,马前马后,上下左右,刀光闪影劈得匪徒焦头烂额、狼哭鬼叫,吓得敌人屁滚尿流,缴枪求饶。铁宝出身贫苦牧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多说话,却道出词新意深的“高原幸福汤”来,给人一种肯钻研用心爱同志爱人民和胆大心细的印象。他面部常露微笑,一贯吃苦在前,荣誉让人,是全连最有威望的班长、共产党员之一。

我现年54岁,是太行山下的定襄县龙门村人。1959年9月23日在西藏素波战斗中负伤得高山病致残,经内蒙军区后勤部评定为二等乙级残废,现持晋荣字第005064残废证。1964年11月由内蒙军区巴彦淖尔军分区退休,根据82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解放战争时期入伍者改为离休并补发了过去少发的生活费3500余元。(素波之名是当地人民和向导之译音,位置约在巴青与聂荣宗之间。骑兵十四团59年主要活动于昌都、那曲北部)。

我离开部队的十几年,除卧床住院外,大部分时间参加了街道工作,任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为写回忆录,82年起自费函授学习文学艺术——河北省长城文艺讲习所。多次被评为军烈属、荣复转退军人及民政、卫生等工作先进代表,出席区(县)市代表会。回忆录脱稿前除专程前往回忆前言中提到的白永庭政委(59年是内蒙军区任免科长,现是巴彦淖尔军分区政委),苏若参谋长(现是包头军分区参谋长)等同志处请审阅修改。还寄给原骑兵十四团指导员(现内蒙军区党委委员,佈特哈模(此字存疑。——刘兴国2022年3月21日录入电脑时注)武装部政委孟登扎佈同志审阅提意见。他用一个月的时间详阅回忆后,来长信说:你完成了我想做而未能做的一件心头大事”、“我的笔记及保存的一些材料均在文化革命中被打‘内人党’时烧毁了。”总之,我尽力核对了材料,力求“三真”。我写这些是基于个人条件所限,做的还很差。您们修改时,还可向其他同志订正。

下面商榷几个问题:

目录九,我意去掉“请尝”二字,只留《高原幸福汤》,并请考虑是否加个副标题:——略谈从一次战斗中看“左”倾军事路线的危害,或在删改时于某段明确提出这个观点。我觉得这对我军建设和从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清除“左”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目录八,《中华民族一条心》不如用《向心力强的民族》为题,这本身就含意深刻,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大业有号召力。

关于文成公主的说明(第18页)我们知道许多故事、文章中都讲到她与松赞干布结为夫妻。我在回忆中引用了《旧唐书》的记载。这是出于①《旧唐书》是国家定的二十四史之一,史实依据可靠;②让读者探求了解藏族同胞婚姻习俗。即父王可将自己的爱妻宠妾赐予不是生身之母的有功之子。但不通俗,请定夺。

另外 ,第30页韮菜应为菠菜。因为菠菜营养丰富又适应在各种土壤下生长,实际情况也是吃它多。

写的够啰嗦了,但我还想说,您的信,对我是一个新的促进。我虽水平很低,仍愿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您们需要我做的工作,并即此感谢您们费心删改润色。望第三辑早日问世,为国防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放出应有之光。您谦虚的说,您要给我寄来审查同意,我意不必寄了。如寄请用挂号寄我家,以免丢失加误事。如果可以的话,请寄些您们的工作动态如简报之类,最后请多通信,并望同志们有机会来云冈看看。

(我有两本战地日记和一些战地摄影如有必要,复制寄些给您。)

即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代向魏编辑问好。

齐廷植

1983年7月24日

(注: 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兴国 湖北荆州自由撰稿人,曾在西藏军区司令部工作18年。1987年转业地方,2007年按国家相关政策提前退休。退休后,曾应聘加盟湖北《江汉商报》等媒体。

业余爱好写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新闻等各类作品若干。其中,《传奇将军的小酌》获全国有奖征文唯一的一等奖;《乡镇企业近亲繁殖现象透视》获湖北省企业家论文竞赛一等奖;《“天使”助我度危难》获荆州市“医者仁心”主题征文一等奖。

刘峙凭什么当上了徐州剿总司令(我与参加平叛作战的齐廷植老兵的书信)(5)

作者:刘兴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