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细思极恐(不一样的狐鬼奇闻怪谈)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纪昀(1724—1805),字晓岚,自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年少聪颖,天赋异禀,二十四岁考中解元,三十一岁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后被提拔为侍读学士,陪伴皇上读书。乾隆三十八年,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号文达。

阅微草堂笔记细思极恐(不一样的狐鬼奇闻怪谈)(1)

纪昀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尖锐,他崇尚实证,蔑视宋明理学的空洞和虚妄。他用自己的文字讽刺那些只知空谈的道学家,抨击那些不顾人间疾苦的假道学。《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刊,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共24卷,里面搜集了大量的传闻野史和鬼怪故事,包括作者亲身经历的奇闻轶事,文体简约,内容丰富多样,语言风格质朴凝练,亦庄亦谐,这些故事赞扬人民群众的勤劳质朴,并对当时的民间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具有明显反对宋明理学的倾向,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认识。

为什么说《阅微草堂笔记》是非同一般的鬼狐奇闻怪谈?是因为他记载的大量传闻野史、鬼怪故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奇闻轶事,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却能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借助因果报应之说劝人行善,重在催人醒悟,令人自律,痛斥贪婪邪恶,褒扬忠孝节义!

阅微草堂笔记细思极恐(不一样的狐鬼奇闻怪谈)(2)

现录《笔记》中《如是我闻四》中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原文] 里有古氏,业屠牛,所杀不可缕数。后古叟目双瞽。古妪临殁时,肌肤溃烈,痛苦万状,自言冥司仿屠牛之法宰割我。乎号月馀乃终。侍姬之母沈媪,亲睹其事。杀业至重,牛有功于稼穑,杀之业尤重。《冥祥记》载晋庾绍之事,已有“宜勤精进,不可杀生,若不能都断,可勿宰牛”之语,此牛戒之最古者。《宣室志》载夜叉与人杂居则疫生,惟避不食牛人。《酉阳杂俎》亦载之。今不食牛人遇疫,实不传染,小说固非尽无据也。

[注释]:《冥祥记》:南齐王琰所撰,主旨在戒恶劝善,内容多于佛事。《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所撰的笔记小说集,内容繁杂;包括志怪、传奇、杂录、琐闻、名物、考证等。

这篇短文说的是杀生的罪业很重,况且牛在耕种劳作上,对人类有很大功劳,所以杀牛的罪业就更加深重了。《冥祥记》中记载着晋代庾绍之的故事,其中就有“宜勤精进,不可杀生。若不能都断,可勿宰牛”的话。这是劝戒不杀牛最早的记载。《宣室志》记载着夜叉与人杂居会传染瘟疫,但夜叉却回避那些不吃牛肉的人。《酉阳杂俎》也有类似的记载,凡不吃牛肉的人,若遇有瘟疫流行,真的不会被传染。可见杂记小说中的记载,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阅微草堂笔记细思极恐(不一样的狐鬼奇闻怪谈)(3)

这个故事以因果惩戒的方式劝导人心向善,以善良的方式对待世间的牲灵。人和地球上的生灵都有同一个籍贯,那就是地球籍。善待其他生灵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人心向善,行事有约束,心中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有敬畏才会唤醒一个人的初心。除此之外,人间别无他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