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

河南戏曲各剧种,因进入城市剧场较晚,在城市剧场上演相较京昆要少许多,自诞生以来,受众又多系中低层民众,自然就有重唱轻表的习惯。直至被誉为梆子大王、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的豫剧三鼎甲状元陈素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称雄开封城后,在她的直接影响下,豫剧、越调、曲剧等河南剧种在之后的近百年间,才逐渐把做舞两工提升上来。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1)

李万春回忆录中的便装照

但在表演上,河南各剧种是不能与京昆相提并论的,河南戏曲的表演,从陈素真始,也一直在向京昆学习借鉴。陈素真在唱念做舞上可谓集大成者,1938年出生的京剧名家刘琪在武生大家王金璐的鉴证下拜入陈素真门下,这是我所看到的的唯一名剧名家拜师河南戏曲大师的例子。更多时候,是河南戏曲名家拜师京剧大师。

广为人知的,是京剧马连良收了越调申凤梅为徒,昆曲白云生收了豫剧六大名旦之中的崔兰田为徒(京剧尚小云的弟子名录中有崔兰田,但不知是否举行了拜师仪式),京剧梅兰芳收了豫剧六大名旦其中的马金凤、阎立品为徒。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2)

李万春回忆录中关羽剧照

近日读了京剧武生泰斗李万春的回忆录《菊海竞渡——李万春回忆录》,书是李万春先生过世后出版的,是周桓根据李万春的录音整理而成。

书是以章回体写就,对当代人用章回体,先入为主的反映是心里排斥,读过一半之后,后半部就流畅舒展许多,周桓的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

每晚睡前读几页,周末了就多读一会儿。读到第二十八回,题目中赫然出现“冀豫转战 欣闻关羽唱‘越调’”。

——越调?李万春跟河南越调还有交集?还在回忆录中专门提到越调。

读了这章,很是开心:没想到,河南也有能被京剧大师认可的好关戏。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3)

郑州市越调剧团杨百泉生前接受采访截图

现将回忆录原文摘录如下:

我们巡回演出于河南焦作一带的小县城,是在1981年的时候。条件比河北一带还艰苦。像武陟县这样的地方,从来没有大城市的剧团去过。我们所到之处,当地领导和广大观众见了我们那份亲切劲儿特别让人感动。

在这些小县镇演出,多是演完最后一一场连夜转移,到下一个台口。我都是尽量与大家一同行动。一天晚上演完了戏,往底下的一个演出点转的时候,我和砚秀一同坐212小车,走在半路,就听有锣鼓声响。临近一看,一个露天舞台上正在演戏。舞台四外里三层外三层围满观众。我爱看戏,小地方的戏更得看看。让司机停下车来,往台口仔细一看,台上演的正是关羽戏《古城会》,唱的是越调。就更加引起我的兴趣,尤论如何得瞧瞧越调的关戏有什么特点我便挤到离台较近的地方,看清楚了扮关羽的演员岁数似乎不太大,可是身上嘴里都不错,有关羽的气派。戏已接近尾声,我想不会眈误路程,等着散戏以后,我和砚秀到后台去跟演员见面。

听我自报家门,剧团的人把我围上了。那位演关羽的演员,冲我深深鞠躬,说:“我这可是圣人门前卖《三学经》啦,老师多给指点吧!”

原来这位演员只有30多岁,名字叫杨百泉,是郑州市越调剧团的主演。我告诉他:“我马上就要到郑州去演出,今天太晚了,等到郑州再详谈吧!”

在郑州,我们见面后,杨百泉看了我的戏,并且向我求教。还由河南省、郑州市和他们剧团领导共同出面,让我收个越调剧种的徒弟。他们怕我碍于剧种界限不肯收,便引经据典地说:“这可是有先例的:马连良先生就收过我们周口市越调剧团的申凤梅为徒弟呀!”

后来,杨百泉专程来北京举行拜师仪式。原准备大请客,举行宴会。我坚决反对,跟他们说:“咱们得改变这种铺张浪费的旧作法。”给他们出主意,在民族文化宫办了个茶话会,请来百十位来宾。我讲话的时候说:“这是既简单又隆重的拜师礼。”

再后,郑州市把我邀去做示范演出,并向杨百泉传艺。我带去我新收的弟子韩增祥和孙子李磊。

我演《古城会》,由韩增祥扮马童;演《闹天宫》由李磊扮哪吒。我这个小孙子挺有我小时候的样子,从不怯场,学我的念唱和身段,被大伙儿公认一个“像”字。他在猴与哪吒开打,抡棍、扔圈的时候都挺有内心感情。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孩儿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不少熟人都说:他可以算是“李派”的真正继承人。

这回在郑州,我给杨百泉排出了《走麦城》,可以说一招一式都是把着手教出来的。百泉没有旧框框,学习又极为认真,不仅做了

回忆录最后一章,是对李万春门人弟子的评价,说到杨百泉时,原文这样说:“兄弟剧种中,郑州市越调剧团的杨百泉,一出《走麦城》可谓实授,演出了‘李派’的特点”

杨百泉生前在接受采访时,也介绍过自己的拜师过程,与李万春的说法有些细节是不同的。咱们看看杨百泉怎么说的。

杨百泉:没开演前他(李万春)到后台去了,他一看我自己勾的脸不对,他就亲自给我把脸又给我改了改,重新勾了勾脸,演了戏以后他又到后台去,他挺喜欢这出戏,也挺喜欢我演的关公,他在焦作宾馆住,他说明天下午三点钟你到焦作宾馆去,我给你说戏。到焦作宾馆以后,我师娘跟我说了一句,她说李先生昨天晚上看了戏回来,说了,还没有地方徒弟呢!想收你做徒弟你愿意不愿意?当时我就说我求之不得,后来我师父说了,咱不在这儿拜师,要拜师回北京拜师。八二年正月十六是我生日,那天,举行了拜师会,在北京市民族文化宫。

我拜师的时候,申凤梅老师带着剧团在北京正演出《明镜记》,当时我到拜师会场一看人都到齐了,已经开始了,这申老师怎么没来呀?常香玉也去了,申老师没来。我拜师结束以后,申老师说孩子你拜师咋不叫我呀?我说对不起申老师,不是我不请你,这拜师的帖子,我都不知道谁发的,咋发的发到哪里的我都不知道。所以这一点,我就觉得对不起申老师。

在另一次采访中,杨百泉说的是,北京拜师仪式前,杨百泉见到了正在北京演出的申凤梅,申凤梅何许人也?那不仅仅是河南越调,更是河南戏曲界的一代宗师,杨百泉当然非常希望申大师到现场。也跟团里和市里领导说了。结果,唱越调的申凤梅始终没等来请柬。在北京的申凤梅没到现场,唱豫剧的常香玉却从郑州专程到了北京,作为嘉宾出席了河南戏曲演员拜师京剧大师的现场……

——我是不是想多了?

关于李万春与杨百泉,还有两个细节让我记忆深刻。

一、李万春看杨百泉演出,中间有一个赶场换装,时间紧张,杨百泉坐椅子上,一位团里的女演员蹲下为他换靴,这是,年过七旬的李万春突然蹲下,为徒弟脱下了另一只靴,为他换靴。同样为京剧名家的李万春妻子李砚秀后来不无感慨地对杨百泉说,我唱了几十年,你师父也没给我换过靴、这样照顾过——读李万春的回忆录,能清晰地感觉到,少年成名的李万春,骨子里是相当清高自傲的,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清高自傲,也才让他在建国后历经坎坷,离开北京带着自己的队伍被分配到西藏拉萨成立西藏自治区京剧团,两年时间,就有两位演员在那里离世。离开西藏拉萨,本想着可以返京,没想到又被安排到了内蒙古,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好不容易在那场浩劫后返京,依然已然成了鬓发发白的老人。但骨子里,他的桀骜不驯岂能烟消云散?杨百泉能得到他的如此关照,可谓少见。

二、李万春问杨百泉,你愿不愿学《古城会》,杨百泉说,愿意,但是,我只学前半部吧!后半部的武戏我怕自己镇不住场——当晚,李万春把杨百泉叫到宾馆自己的住处,训斥杨百泉一直到了凌晨三点钟。

河南戏曲界,拍关戏出名的没有,记忆里,许昌下辖的长葛市的刘体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挑袍》唱腔非常棒,但没有看过他的表演,刘体明最终也没有走出许昌形成更大的影响力。许昌作为汉魏古城,前几年推出了《灞陵桥》,效果不错,但也没让关羽的扮演者推上更高的舞台。河南省豫剧院李树建和弟子李东杰排了《关公》,网络上争议较大,首先,豫西调的李氏唱腔,是典型的衰派老生,演绎二爷,似乎天然地缺些力度和气势。豫东红脸演员也拍过关戏,但也未能有太大影响。

得李万春真传的杨百泉,一生在重唱轻表的河南戏曲界默默无闻,少为人知。而原本实力强劲的郑州市越调剧团也早已支离破碎少有人提及,杨百泉的关戏表演艺术,也随着他的二〇一六年去世,被带入了棺木之中,为世人所不见。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4)

杨百泉演出越调《关羽走麦城》截图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5)

李万春观看郑州市越调剧团演出后上台接见演员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6)

杨百泉关公造型视频截图剧照

河南越调申大师珍贵资料(河南也有好关爷)(7)

李万春在后台为郑州市越调剧团杨百泉等演员传授技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