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1)

自从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实行以来,除了第一年新生儿人口攀升,之后便开始持续下降,2019年新生儿人口更降低到1465万,创建国以来历史新低。

当初国家开放二胎,也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严重,但没想到问题不但没解决,新生儿人口也没提高。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2)

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国家为此也是绞尽脑汁,提供各种优惠和福利,但奈何还是没有效果。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3)

对此专家们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建议开放三胎,当这建议一出,网友可以说是“炸锅了”,虽然了解专家的建议是对国家好,但生孩子这件事却并不是一件简单事。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4)

对于专家的建议,网友有话说:

@鱼儿水中游:治标不治本,问题根源根本不在这。

@笑一笑,十年少:该不生还不生,开放二胎不也是么,生的人一直生,不生的人一胎都不生。

@王中王:养育成本要是不高,生十个我都愿意。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5)

为何现如今人们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如此抗拒?
  • 首先,工作不稳定,没法维持正常生活

现如今的时代可不像是以前,不管工作是否累,至少都是铁饭碗,反观如今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的工作是稳定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或一些特殊因素发生,工作根本无法稳定,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生活,夫妻两人面对这种情况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孩子却不能。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每月都需要2000以上的固定支出,根本无法节省,都是必须要花的。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6)

  • 其次,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的前提是不上班,养育孩子的前提是父母有收入,这太矛盾了,有孩子后父母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上班挣钱无法陪伴孩子,要么陪伴孩子全家生活质量降低。

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有弊端,面对这种情况,谁敢轻易生孩子,只生不养不对,只养不陪伴也不对,父母太难了。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7)

  • 最后,没底气给孩子好的生活

谁都不想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遭罪,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让孩子健康平安快乐的长大。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钱,可这却是普通家庭的父母最缺少的,现如今养育孩子成本和生活成本太高了,父母根本没有底气给孩子好的生活。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8)

虽然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但在如今的这个社会中,贫困家庭父母教育孩子更难,毕竟比起物质上的缺失,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精神富足。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9)

如果真的想要提升新生儿出生率,这些办法或许能有用

1)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近年来幼儿园的收费真的是水涨船高,一年托费,餐费,书本费,材料费加到一起需要近3万元。

如果能将幼儿园能纳入义务教育,或许能提高下新生儿出生率,毕竟现如今幼儿园缴费单可劝退不少父母了。

或者多建设公立幼儿园,让大多学生都能进入公立幼儿园上学,父母养育压力也能小一些。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10)

2)全面禁止宝妈就业“高门槛”

虽然说国家明确下达不允许企业因为是宝妈就“歧视”,但真正遵守的又有多少呢。

有多少宝妈有了孩子以后就被各种职业拒之门外,企业的想法能理解,怕宝妈因为孩子而耽误工作,但确实有些太过不近人情了。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宝妈在家庭地位就会直线下降,到最后真的变成了丈夫,孩子都嫌弃的保姆,这种情况也是如今众多女性不敢生娃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国家能全面禁止宝妈就业的“高门槛”,想必效果会好一些,至少女性对生娃这件事不会太排斥。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11)

3)优惠福利力度大一些

国家为了鼓励二胎,确实发放了一些优惠和福利,让二胎家庭省一点钱,但这与养育孩子需要花费的金钱相比不值一提。

如果说优惠福利力度能够大一些,相信一些在是否生二胎这件事犹豫的父母或许就会选择生了。

为什么建议不要三胎(全面开放二胎后效果不好)(12)

育儿寄语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当今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人们生活压力大所以才不生的,如果真的开放二胎,新生儿出生人口或许有提高,但就如开放二胎的第一年一样,可能只是一时,治标不治本,生的还是那些人,不生的还是不生,催生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今日话题:你不生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