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

#创作挑战赛#

众所周知,嬴政、高洋、杨广、完颜亮是中国古代人尽皆知的淫暴之君。然而,他们四人与元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妥懽帖睦尔的荒唐相比,却又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位被朱元璋冠以元顺帝之称的蒙古帝王,在其统治时间内大搞邪门歪道,淫乱朝堂,玷污佛学。

在大都,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胡搞乱搞,毫无避讳。大殿之上,数百名女子陈列其间,手持佛珠,高唱佛经,大跳“雁儿舞”。

不仅如此,元顺帝还指使秃鲁帖木儿将他多年“研习”的淫乱之术尽数教与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纵观上下五千年,能够在自身宣淫的基础上,还要腐蚀下一代储君的帝王,唯有元顺帝一人。因此,当朱元璋敲响元朝的丧钟时,元顺帝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要匆匆逃往草原了。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1)

“和尚”朱元璋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1271年,蒙古铁蹄踏碎南宋政权后,就在中原大地实行“四种人”的划分。根据元制,普通人没有拥有名字的资格,多以行第以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比如,朱元璋出生时,他的父亲与母亲年龄相加正好八十八岁,故而唤作朱元璋为朱重八。常遇春之父常六六,汤和祖父汤六一,皆是如此。

其实早在朱元璋以前,元朝统治者对中原大地的破坏就已罄竹难书。蒙古人入主中原时,将宋、金留下的大量“官田”、“公田”据为己有,还强行霸占了普通人正在耕种的良田。这些上等的田地被元朝统治者赏赐给了宗亲、贵族和寺庙,并免除了他们缴纳租赋的义务。由此,王朝的收入来源全都落在了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少量自耕农身上。

为了生计,自由民甘愿成为奴隶主压榨的“驱丁”,他们可以整家整户地被田主任意典卖,男为仆,女为婢,子子孙孙,延续不断。而在南方,大量人口被掠夺到北方,充当奴隶。那些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南宋勋贵,对待普通百姓的残酷狠辣,更是远胜于蒙古人。

然而即便如此,自由民、自耕农仍旧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因此在元朝中期,官府和色目人发明了骇人听闻的“瀚脱钱”。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羊羔儿息。即百姓向官府和色目人借取一锭银本,十年后就要还一千零二十四锭。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2)

高强度的压迫和剥削致使元朝的自耕农屡屡掉入破产、逃亡的循环中,因此而催生了忽必烈时期引以为傲的纸币交钞成为一叠废纸。当时,元廷只顾压榨百姓,对通货膨胀置之不理。在需要军费开支时,统治者们就通过印刷纸币,索取大量百姓的财产,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引发了元末的财政崩塌。

除此之外,元廷的恶性统治还让明教在民间飞速发展。这个波斯人摩尼创立的混合教派,自武则天时期传入中国后,就吸引了大量信徒。在唐武宗灭佛时,明教遭遇了灭顶之灾。然而北宋时期,明教又死灰复燃,它将道教、民间淫祀和原始传说结合在一起,垄断了江南地区的民间信仰。等到了元朝末年,明教与韩山童执掌的白莲教合流,暗中串联,欲借天灾人祸之机,密谋起事。

当时,淮西地区遭遇大饥荒,游方僧人彭莹玉借“明王”之名,四处收拢信徒。在缺少经济联系的农村地区,明教曾多次暗中起义。1337年,胡闰儿在陈州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明教暴动。而在一年后,彭莹玉又指使他的徒弟周子旺在惠州起事,率众五千人,自号“周王”,揭竿而起。尽管明教的多次起义均遭到镇压,却将“谋反的种子”散播到中原各处。

1344年,伴随大饥荒而起的传染病席卷江淮地区,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二哥、幼弟皆染病而亡,年仅17岁的朱元璋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前往皇觉寺出家为僧。然而庙小和尚多,食物早已被僧人吃尽。朱元璋只好步行至合肥、光州、汝州等地,四处乞讨,化斋为食。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3)

郭子兴的“刻薄寡恩”

就在朱元璋出家的第六年,黄河水灾肆虐北方,元廷宰相脱脱不顾众人反对,执意派遣贾鲁主持河政,勒黄河入故道。这本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然而对于内外交困的元廷来说,征调数十万“心怀不满”的百姓治理黄河,无疑成了元末大乱的导火索。

不久后,一直密谋起事的韩山童命人暗中凿刻了一个一只眼睛的石头巨人,埋在了开河必经之地黄陵岗,并派遣信徒四处宣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韩山童、刘福通还以明王出世为由,打起了“反元复宋”的旗号。

当数以万计的黄河挑夫、士兵亲眼目睹“石人出世”的情景时,百年来积压的怨气、愤恨随之而爆发。在颍州,刘福通、杜尊等人趁势而起,共推韩山童为“明王”,聚众起事。然而人多口杂,就在韩山童率师起义前,竟被元兵捕捉,当场处死。刘福通、韩山童的妻子杨氏以及韩林儿等人仓皇逃窜,勉强脱离了虎口。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明王”已死,余党再无兴风作浪的理由。然而侥幸逃脱的刘福通振臂一呼,竟在数日内收拢河工数万人。他们头缠红巾,杀掉黄河监工,攻占元廷在河南的粮仓朱皋,开仓放粮,旬月之间,红巾军人数攀升十万余人。

而在长江沿线,彭莹玉趁势推举徐寿辉为帝,占据武昌、江陵,建国“天完”。郭子兴、孙德崖等人也攻占濠州,自称元帅。当时,朱元璋受到汤和邀请,离开皇觉寺投奔郭子兴。郭子兴初次见到朱元璋时,就对他极为欣赏,不仅升任朱元璋为十夫长,还将干女儿马氏下嫁给他,并为他取名“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4)

由于“躲在”刘福通身后,徐寿辉、郭子兴等人并未受到元廷的攻击。然而在当年十月,“芝麻李”兵败徐州,彭早住和赵均用不得不撤入濠州,却引发了濠州动乱。彭早住、赵均用自恃兵多将广,竟喧宾夺主,位列郭子兴、孙德崖之上。

濠州城内,郭子兴投奔彭早住,孙德崖依赖赵均用,双方势同水火,互不相让。而在城外,贾鲁所率大军,也将濠州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此之时,赵均用、孙德崖仍携个人私怨,执意设计诛杀郭子兴,若非朱元璋及时赶到,郭子兴早已命丧当场。

七个月后,贾鲁病逝,元军不战自溃,连夜撤退。失去了元兵威胁,赵均用和彭早住躲在小小的濠州城,自称王侯,逍遥自在。而朱元璋却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他领兵南下定远,收服溃散在山野的红巾军近三万人,声威大震。

除了收拢溃兵,朱元璋也非常重视吸纳人才。攻略定远时,朱元璋招募了冯国用、冯胜兄弟,而在此之后,儒生李善长、朱文正、李文忠又相继来投。尤其是冯国用,此人有勇有谋,极具战略眼光,投奔之初就力劝朱元璋攻占金陵,以成王霸之势。

在朱元璋的事业如火如荼时,郭子兴却被彭早住、赵均用裹挟到泗州,沦为二人争斗的马前卒。不久后,彭早住中箭身亡,失去靠山的郭子兴成为赵均用的眼中钉,意欲拔之而后快。朱元璋闻讯后,当即重贿赵均用,软硬兼施,终于将郭子兴从泗州要了回来。然而郭子兴为人寡恩刻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在抵达滁州后,就剥夺了朱元璋的兵权,将滁州据为己有,甚至还妄想称王,建国立业。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5)

1354年冬,脱脱领兵围攻张士诚,六合守将急切派人求援郭子兴,可郭子兴却以张士诚非红巾军出身,拒绝营救。朱元璋劝说道:“唇亡齿寒,六合一破,滁州必亡,何必因小失大。”幡然醒悟的郭子兴顿感朱元璋所说有理,可放眼麾下,竟无一人敢与脱脱大军相抗。

当时,郭子兴屡屡听信谗言,欲将朱元璋处死,若非马氏重贿郭子兴之妻,朱元璋早已死无葬身之地。而郭子兴的爱子郭天叙、郭天爵也极为忌惮朱元璋的功劳,竟在酒中下毒,想要毒杀朱元璋。因此在救援六合的事情上,郭子兴最不愿朱元璋前往。然而面对脱脱百万大军,郭子兴麾下众人皆心惊胆颤。故而郭子兴不得不派遣朱元璋迎战元军,可给于他的兵马却只有数千老弱。

朱元璋进抵瓦梁垒时,六合城已被元兵攻克,滁洲城危在旦夕。在回防滁州途中,朱元璋设计,命耿再成佯败,诱敌深入,击杀元兵数千人。而后朱元璋发挥他“能屈能伸”的秉性,将所缴获的人马尽数送还,并奉送大量黄金白银,交与元兵大将。

元军丢掉的面子找了回来,就急匆匆地向朝廷汇报已“招安“滁州,不再跟朱元璋过多纠缠。而在滁州之战后,朱元璋又招募了大将胡大海,用以充任先锋。当时,滁州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同,并非久居之所。朱元璋有意脱离郭子兴自立,而郭子兴也不愿跟朱元璋共在滁州,因此郭子兴接受了朱元璋的请求,命他攻取和州自立。

在胡大海攻占和州后,朱元璋严肃军纪,与民秋毫无犯,相较于以往的红巾军,朱元璋的兵马显然更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然而朱元璋在和州立足未稳,孙德崖就率众前来夺粮。朱元璋与孙德崖并无怨恨,心甘情愿地为他奉上粮草。可是,郭子兴却提大兵前来,将孙德崖扣留在和州城内,而外出送粮的朱元璋也被孙德崖的部下捆缚双手,囚禁在营中。

就在双方大战一触即发时,汤和自告奋勇,用自己换回了朱元璋。尽管郭子兴闷闷不乐,却也不得不将孙德崖送回。在孙德崖走后不久,郭子兴终日饮酒泄愤,最终突生疾病,死了。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6)

攻取应天

郭子兴、孙德崖、彭早住、赵均用和朱元璋这些红巾军将领之所以能在濠州、泗州地区争斗的你死我活,恰是因为率先起义的刘福通挡住了元廷的铁蹄,为他们做了嫁衣。当时,刘福通在毫州迎立韩林儿建“宋”。他本身才略不凡,先是击败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俘虏了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后又击败察罕帖木儿,军威大振。

1356年,刘福通派遣三路大军同时北伐,他自己则率军袭扰河南、河北,并施反间计,逼死了答失去八都鲁。而自潼关西出的李武、崔德在凤翔遭遇元兵袭击,损失惨重,沦为溃军,四处逃散。毛贵率领的东路军连战连捷,席卷整个山东,却在攻略大都时爆发内讧,毛贵被赵均用所杀,而赵均用又死于毛贵部下之手,东路兵马不得不分成数股四散突围。

最为神勇的当属关铎和潘诚率领的中路军,他们本应前往山东支援毛贵,却在中途遭遇元兵的围剿,进而转战晋北,一举攻克了元朝两都之一的上都。随后,关铎自蒙古草原东进,攻占辽阳,进入高丽,驱逐了高丽王。然而这支强悍的战斗部队却倒在了高丽人的温柔乡里,他们享受着高丽臣子进贡的美食、美酒和美人,逐渐丧失警惕性,最终被高丽人一网打尽,尽数屠杀。

刘福通的三路兵马虽然兵败,却也消耗了元廷大量的有生力量。“躲”在刘福通身后的朱元璋得以图谋金陵,为日后称王称霸打下根基。可是摆在他前面的还有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以及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二人虽无军事才能,却因郭子兴的关系,位在朱元璋之上,节制他的兵马。

不久后,邓愈率兵一万来投,常遇春也在半路拦下朱元璋的车架,愿为他效力。而在朱元璋苦思无水军将领时,常年在巢湖出没的廖永安、廖永忠和俞廷玉又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当时,朱元璋可谓是兵强马壮,实力强大。

朱元璋为何投靠郭子兴(郭天叙入营赴宴)(7)

在黄墩,廖永安携水军击败元廷水师,打通了通往长江的水路。在采石矶,常遇春身先士卒,左冲右突,击败完颜不花,攻占采石矶、太平。而在太平城下,邓愈出奇谋,定奇略,俘虏了元廷大将陈野先。

陈野先本是元朝骁将,对元廷忠心耿耿,即便归顺了朱元璋,也是出工不出力。朱元璋听闻后,也不与他计较,竟将他释放回乡。可在离开朱元璋后,陈野先却偷偷摸摸地与集庆主将福寿联络,并伪装身份,深入郭天叙大营,力邀郭天叙、张天佑前往他所在的营中商议军国大事。当郭天叙、张天佑兴高采烈地奔赴酒宴时,就已经走上了陈野先为他二人准备好的断头台。在刚落座后,郭天叙就被乱刀加身,血肉横飞了。

陈野先的无意之举,为朱元璋扫清了障碍,他终于可以全权指挥所有的兵马,放手一搏了。在刘福通北伐同一年,朱元璋派遣常遇春先行进攻集庆。常遇春勇悍无比,在水上大败蛮子海牙,收降陈兆先麾下数万人。而冯国用又以五百精兵激战蒋山,诛杀集庆守将福寿,迫使康茂才率兵投诚。

1356年3月,朱元璋进驻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建元帅府,受封江南行中书省平章。至此,朱元璋在他的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在应天府周边,西有徐寿辉、东有元将定定,南有八思尔不花,北有青衣军,东南方向还有虎视眈眈的张士诚。应天城,俨然成了元末的四战之地。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